《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研究》旨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立足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规范与实证、纵向与横向比较等研究方法,梳理和借鉴典型国家(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经验,提出和界定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流通产业绩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理论,对于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新时期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条件所限,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块短板。因此,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探索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道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书旨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立足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规范与实证、纵向与横向比较等研究方法,梳理和借鉴典型国家(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经验,提出和界定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流通产业绩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理论,对于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新时期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李崇光 男,1957年生,博十,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华中师范学院法学学十学位,1989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 1998年8-12月于美国 Iowa State University进修;2006年在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作访问学者。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丰任委员、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获得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和营销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以及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义70多篇,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湖北发展研究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代表作有《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农产品营销销渠道冲突与整合研究》和《中国大米与油料比较优势分析》等。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农产品流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产品流通理论
四、研究内容、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典型国家(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一、美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二、日本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三、法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四、中国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五、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六、我国与典型国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比较
七、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八、本章主要观点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内涵
一、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二、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
五、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原则和目标
六、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七、本章主要观点
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评价与流通产业绩效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绩效分析:基于SCP的视角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绩效分析:基于效率的视角
四、本章主要观点
第五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一、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路径选择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关系
二、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三、资源要素组合整体提升路径——内生路径
四、政策制度推动路径——外引路径
五、因地制宜相机决策路径——内生与外引相结合路径
六、本章主要观点
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模式:“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视角
一、“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二、发达国家(地区)“农户”与“市场”对接模式比较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四、“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机制实证分析
五、“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执行路径
六、本章主要观点
第七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模式:流通联盟的视角
一、农产品流通联盟的一般分析
二、农产品流通联盟模式选择
三、本章主要观点
第八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涵、类型与特点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三、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电商的主要经验
四、推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五、本章主要观点
第九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转型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二、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三、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推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转型的对策措施
五、本章主要观点
第十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一、期货市场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及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与特征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利用期货市场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五、本章主要观点
第十一章 中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一、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条件及动因
二、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三、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公共政策建议
四、本章主要观点
第十二章 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现代特征的流通新格局
二、提高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打造农产品流通一体化链条
四、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水平
五、提高农产品流通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六、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
七、健全法律法规,优化流通环境
八、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扶持政策
九、本章主要观点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条件所限,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块短板。因此,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
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探索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道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书旨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立足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规范与实证、纵向与横向比较等研究方法,梳理和借鉴典型国家(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经验,提出和界定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流通产业绩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理论,对于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新时期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书认为,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伐化是指在中国市场经济和具体时代背景(国情)条件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满足经济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流通体制与管理现代化、流通方式与模式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设施与技术现代化为主要内容,进而促进农产品流通先进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特征体现为: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特色性。特别是企业或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竞争机制、农民在流通体系中的地位和利益保障机制,政府、企业、农民在农业流通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第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些特色体现在由于受中国传统农商业文化“基因”的二重性,以及农产品流通制度与体制独特性的影响,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路径只能走“后发优势”基础上的追赶型道路,同时在区域上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第三,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任务复杂而艰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本身内容、手段的独特性和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之路是漫长的,特别是中国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农业科技与教育发展滞后,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面临的困难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第四,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目的的独特性。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达到城乡之间、工农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农产品流通一体化,推进整个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