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描写了一位飞行员因飞机发生故障被迫降落在沙漠中,遇见了可爱的小王子。小王子原本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那里还有一朵玫瑰花,小王子很喜欢她,可是却不懂如何爱她。他厌倦了玫瑰的自夸和对他无休止的要求,离开自己的星球,去许多不同星球旅行,最后来到地球,邂逅了落难的飞行员。小王子要求飞行员给他画一只绵羊,并带飞行员找到了沙漠清泉,启迪飞行员用心灵去发现万事万物的秘密。经过一年的旅行,小王子明白自己仍深爱着玫瑰,决定重新返回自己的星球。临别时,他把笑声作为礼物送给飞行员。分别六年后,飞行员写下这个故事,以表达自己对小王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适读人群 :7-14岁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同名3D动画电影10月16日上映
未经删减和改写的全译插图本
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先生倾情作序
百所学校百位老师联袂推荐
图文并茂,书后附有阅读问答题
送给中国孩子的经典读本
导读
彭懿
世界上的童话多得你一辈子都读不过来,可是写得像《小王子》那么透明、单纯、干净,读完之后让你有一种忘记尘世、仿佛降落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似的童话,还只有这么一部。有太多的大人喜欢它,简直是顶礼膜拜,不论是在生命的低潮还是高潮,他们总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它,寻求心灵的慰藉。它不像格林童话揭露了那么多人性的黑暗,也不像安徒生童话宣扬了那么多的悲悯情怀,用作者的话来说,它说的不过就是“奇怪的星球,奇怪的问题,奇怪的语言……”可它就是拥有一种让人着迷的奇怪魔力。有时候真让人怀疑,它该不是从天外飘落到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一本书吧?
当然不是了。不过,写这个童话的人,确实与我们不一样,他长着一对翅膀,不像我们是从大地仰望星空,而是从天上仰望星空。
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位法国飞行员,喜欢一个人在天上孤独地飞翔。会不会是因为他距离星星太近了,会不会是因为他总是在天上思索……才写出了这样一个谁也写不出来的一尘不染的星星王子的故事?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了。《小王子》出版的第二年,他在执行一次飞行侦察任务时未能返航,就那么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连飞机的残骸都没有找到。我们只能说他像他的小王子一样,走了,借用他书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他已经回到了他的星球……”
但他把《小王子》留给了我们。
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位成人小说作家,他小说的视野与众不同,都是讲述一位飞行员看大地的,如脍炙人口的《夜航》。《小王子》则是他写的唯一的一本童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纽约。有一天,他在一家餐厅的白桌布上涂鸦,出版商问他在画什么,他说:“没什么,一个活在我心中的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后来《小王子》的雏形。《小王子》一开始是在美国出的英文版,并不是法文版,但因为评论家们没有看出来这个小人儿要传达的是什么,没有像几十年以后,《圣埃克苏佩里:天使与作家》的作者娜塔丽·德瓦利埃那样看清楚:“《小王子》集合了圣埃克苏佩里所有的忧虑和肺腑之言,他通过一个小小的人物委婉地说出了藏在他内心最深处的话。”所以冷落了它,没有给予它太多的关注和赞美。只有一个人为它拍手叫好,这个人就是童书作家、《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作者帕·林·特拉芙斯。她在《纽约论坛读书周刊》上写道:“当像《小王子》这样的童话,从依靠星星指引方向的飞行员之手诞生时,我们也就不用为格林兄弟哭泣了。”现在,它早就成了二十世纪的童话经典,人们对它再也不吝啬溢美之词了。
《小王子》的故事一点也不复杂,是一位飞行员的回忆,说的是六年前,当他因为飞机故障而迫降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时,遇到了一个来自B612号小行星的小王子。他们朝夕相处了九天,小王子不但陪伴他一起找到了水井,还为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最后,他目送着小王子重新返回了自己的星球……
在解读这个童话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它里面的插图。
其实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被它里面那些出自于作者之手的插图所吸引。原图是彩色的,稚拙,天真,充满了孩子气,看似随意的几笔涂鸦,却画出了一种专业画家都画不出来的独特的幻想味和梦幻感。你看,作者把小王子画成了一个有着金黄色头发、系着一条长长的黄围巾的小男孩。你再看,小王子那么小的一个星球上,居然有两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和一朵套上了罩子的玫瑰,他站在上面,就好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圆球上面。还有那只长着长长尖耳朵的狐狸,那三棵紧紧地攥住小星球的猴面包树……如果不是他亲笔把它们描绘出来,我们又怎么能看见他脑海中的这些画面呢。据说一开始构思《小王子》时,圣埃克苏佩里并没有打算自己画插图(虽然他很喜欢画画,他有这个天赋,他母亲玛丽就是一位画家),他本来是想请画家贝尔纳·拉莫特来画的。贝尔纳·拉莫特曾经为他《空军飞行员》最初的版本画过插图,他当时十分惊叹画家怎么能如此真实地再现不曾见过的场景和人物。可是这次贝尔纳·拉莫特的画稿没能让他满意,缺少一种童真,于是决定自己把蕴藏在心中的那个小人儿画出来。他一共画了上百幅,但最后定稿时只用了五十余幅。
自从圣埃克苏佩里在桌布上信手画出那个金黄色头发的小人儿之后,小王子已经在世界上风靡了几十年。那么在今天,人们又是如何评价《小王子》的呢?有评论家说得非常好:“这是一部从飞行员的特异体验中诞生的童话杰作。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彻底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来写作。不是一本‘为孩子而写的书’,应该说是一本‘彻底拒绝大人的孩子摆在大人面前的书’。它将诗、批评、小说与图画,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融合到了一起。”
如果你读了它,你会发现它从头至尾都贯穿了一种对大人及大人世界的失望、不信任、讽刺和尖锐的批判:“那些大人自个儿什么也弄不懂,老要孩子们一遍一遍给他们解释,真烦人。”“我在那些大人中间生活过很长时间。我仔细地观察过他们。观察下来印象并没好多少。”“他们就是这样。不必怪他们。孩子应该对大人多多原谅才是。”“我也许已经有点像那些大人了。我一定是老了。”“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他们老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实际上,作者在《小王子》开篇的献词(不可思议的是,竟有中译本删去了这篇至关重要、一直被人们引用的献词)中就已经摆出这样一副姿态了:“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倘若所有这些理由加在一起还不够,那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孩子时的这个大人。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可是他们中间不大有人记得这一点)……”
不过,恐怕连圣埃克苏佩里自己也没有想到吧,这个他一心一意“写给孩子看的童话”,最后还是更受大人,特别是女性读者的欢迎,成了一个“写给大人看的童话”。这是因为它没有太多的故事,更多的是隐喻人生哲学的对话。这些东西,相比孩子,更能感动大人。而且书中的那些意象和象征,也远不是一个孩子所能理解的。日文版《小王子》的译者内藤濯在《小王子赞歌》中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童话与他的童话不同,与其说是一个孩子与大人并肩阅读的童话……不如说是一个面向大人的童话。而所谓的大人,如果不寻回一颗未泯的童心,也是无法读懂它的。
每一个喜欢《小王子》的大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王子。有人喜欢会说出类似“如果有个人爱上一朵花儿,好几百万好几百万颗星星中间,只有一颗上面长着这朵花儿,那他只要望着这许许多多星星,就会感到很幸福。他对自己说:‘我的花儿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这样梦幻般美丽语言的小王子;有人喜欢忧郁地坐在自己的小小星球上,挪动椅子,一天看四十三次日落的小王子;有人喜欢爱上了一朵娇嗔玫瑰花的小王子……同样,每一个喜欢《小王子》的人,也可以从书中读出不同的意义来,比如童年的消失、人类的孤独以及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反思,但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就是爱。
小王子和那朵玫瑰花的爱,是这个童话的主线。飞行员之所以会在杳无人烟的撒哈拉大沙漠遭遇小王子,是因为小王子逃离了他自己的那颗小小的星球。他逃离,是因为他爱上一朵美丽的花儿,却又受不了她多疑的虚荣心的折磨,和她闹了别扭。可逃离之后,他又后悔了:“我当时什么也不懂!看她这个人,应该看她做什么,而不是听她说什么。她给了我花香,给了我光彩。我真不该逃走!我本该猜到她那小小花招背后的一片柔情。花儿总是这么表里不一!可惜当时我太年轻,还不懂得怎么去爱她。”当他在一座花园里看到有五千朵玫瑰花和他的那朵花一模一样时,他失望极了,竟趴在草地上哭了起来:“我还以为自己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一朵花儿呢,可我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罢了。”这时的他,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可以说,他的这趟旅行,就是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也就在这时,一个智者出现了,一只耳朵又长又尖的狐狸给了他珍贵的教诲:“你驯养我吧……现在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小男孩,跟成千上万别的小男孩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对你来说,也只不过是个狐狸,跟成千上万别的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要是驯养了我,我俩就彼此都需要对方了。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接着,狐狸就说出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要是你驯养我,我的生活就会变得充满阳光。我会辨认出一种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的脚步声。听见别的脚步声,我会往地底下钻,而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到洞外。还有,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是不吃面包的。麦子对我来说毫无用处。我对麦田无动于衷。可悲就可悲在这儿!而你的头发是金黄色的。所以,一旦你驯养了我,事情就变得很美妙了!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会喜爱风儿吹拂麦浪的声音……”现在,小王子终于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了。他再一次来到玫瑰园,对那五千朵玫瑰花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我那朵玫瑰在一个过路人眼里跟你们也一样。然而对于我来说,单单她这一朵,就比你们全体都重要得多……她,是我的玫瑰。”
小王子走了,因为狐狸告诉他:“只有用心才能看见。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对你驯养过的东西,你永远负有责任。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负责……”他忠贞不渝地爱她,不然,在他“像一棵树那样,缓缓地倒下”,回到她身边之前,就不会说出这样一番让人感叹不已的话来了:“你知道……我的花儿……我对她负有责任!她是那么柔弱!她是那么天真。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用来抵御整个世界……”
作者曾说过小王子是“一个活在我心中的小人儿”,那么,小王子与作者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是他对逝去童年的幻想,还是他内心里的自我?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在《儿童文学的人物修辞》中解读说:“实际上,对童话更深层的解读显示,小王子是飞行员的‘内心孩子’,即他最终发现了被压抑的自我。”
《小王子》还有一个魅力,就是它书中的那些象征了。它们有些好懂,比如玫瑰、六个小行星上的居民、沙漠里的水井、黄色的蛇。有些则像猜不透的谜,比如玫瑰的刺、不知何时爆发的死火山。在说到它的象征时,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这样一句话:“《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含着一整套哲学思想……这本给成人看的儿童书处处包含着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
圣埃克苏佩里,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国里昂。他是法国文学史上传奇的作家,同时也是一名飞行员,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伏尔泰、卢梭、雨果同入法国先贤祠,一起接受后人的敬仰。在现代文学史中,圣埃克苏佩里被认为是很早就开始关注人类生活状况的作家之一。其经典代表作《小王子》问世后获得一致好评。人们为了纪念他,还以他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圣埃克苏佩里与他笔下的小王子,共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印记。
柳鸣九,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
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二
我就这么孤独地活着,没有遇到过一位我能和他推心置腹交谈的成年人。直到六年前,我的飞机在撒哈拉沙漠发生故障。发动机里不知什么零件坏了。飞机上既没有机械师,也没有乘客。我只得单枪匹马,自己试着进行修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大考验。机上携带的饮用水很有限,只能维持八天。
第一天夜晚,我睡在远离人烟的沙漠里。我比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遇难者更为孤立无援。可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轻微的声音把我弄醒了,请你们设想一下,当时我是感到多么惊奇。那声音对我说:
“请你……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吧!”
“噢!”
“请给我画一只绵羊。”
我霍地一下跳了起来,就像被雷击中了似的。我使劲揉揉眼睛,仔细察看四周。我看见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瞧着我。请看,下面就是我后来给他画的最好的一幅肖像。当然,我画得远不如他本人那么生动。这可不是我的过错。早在我六岁时,那些大人使我断送了当画家的前程,所以,除了蟒蛇整体图与蟒蛇剖面图以外,我就不会画任何别的东西了。
我非常惊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这显形的神童。请你们不要忘记,那时我正远离人间世界十万八千里,而我眼前这个小人儿,看来并不像是迷路的,他不疲惫,不饥,不渴,也不认生害怕。他丝毫不像一个在荒凉可怕的沙漠中迷了路的小孩。当我定下神来能够说话了,就对他说:
“怎么回事……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他用轻柔的声音,郑重其事地仍重复他那个要求:
“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
奥秘神奇的东西一旦使得你震惊,你就不敢违抗,尽管当时我觉得自己身陷渺无人迹的地方且有生命危险,遇上此事甚为荒唐可笑,我还是从自己衣袋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支钢笔。不过,我想起了我过去专攻的课程是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而不是绘画,就带点遗憾的心情对那小人儿说,我是不会画图画的。他回答说:
“这不碍事。请你只画一只绵羊。”
因为我从来没有画过绵羊,就把我仅仅会画的那两幅画中的一幅,重新画了出来交给他,也就是那幅蟒蛇整体图。他的答复使我特别惊讶,他说:
“不!不!我不要一头在蟒蛇肚子里的大象。一条蟒蛇太可怕,一头大象太庞大太拥挤。我家里非常狭小。我需要的是一只绵羊。给我画一只绵羊吧。”
我只好给他画了一只。
他仔细认真地端详之后,说:
“不行,这只羊已经病病歪歪的啦,再给我画一只!”
我又画了一只。
我的这位小朋友和善地笑了,他宽宏大量地说:
“你瞧……你画的不是一只绵羊,而是一只公羊,它有角……”
于是,我又重新画了一只。
但是,又遭到了他的否定,就像上两只一样。
“这一只羊太老了。我要一只能活得很久很久的绵羊。”
一让再让,我实在是不耐烦了,因为我急于去修理飞机发动机。于是,我随便涂抹了一幅,扔给了他:
“画上是一只箱子,你要的那只绵羊就在箱子里。”
可是,我的这位小小裁判官却笑逐颜开了,这真使我感到意外,他对我说:
“这正是我想要的!你说说,这只绵羊要吃很多很多草吗?”
“你问这干什么?”
“因为我家里很狭小……”
“箱子里的草肯定够它吃,我给你画的是一只特小的绵羊。”
他低下头去看看那张图画,说:
“也不是那么小呀……瞧!它在箱子里睡着了……”
我就是这么认识小王子的。
三
我费了好长的时间才搞清楚小王子来自什么地方。他似乎从不听我的问话,倒是不断地向我提出种种问题。正是从他时不时偶然的只言片语中,我得知了有关他的一切。当他第一次见到我的飞机(这里我不想把我的飞机画出来,对我来说,画飞机实在是太难了)的时候,就曾问过我:
“这是什么东西呀?”
“这不是一件东西。这是一架飞机,是我的飞机,它会飞。”
我还得意扬扬地告诉他我是驾飞机来的。他一听,就惊叹地说:
“怎么?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的。”我谦虚地承认。
“啊,这可真是有趣呀……”
小王子乐得大笑起来,这使得我很恼火,我期望别人对我飞机出事的遭遇抱同情的态度。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
“这么说,你也是从天上来的啰!你是从哪个星球来的?”
我立刻感到,这是刺探他是如何出现的秘密的好机会,可以打听打听他是怎么来到我眼前的。于是,我猛然发问:
“你是从别的星球上来的吧?”
但他并不回答我的问题,轻轻地晃动着脑袋,望着我的飞机说:
“说真的,光靠这东西,你不可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接着,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足有好一阵子。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我给他画的那只绵羊,观赏起他的这个宝贝来了。
你们可以想象出,他问话中关于“其他星球”模棱两可的含义,是多么使我感到惊讶,因此,我使劲要问个明白:
“我的小宝贝,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你的家在哪儿?你要把我的绵羊带到什么地方去?”
他静静地沉思了一小会儿之后,答道:
“多好呀,你给我的那只箱子,夜晚就可以给绵羊当房子住。”
“当然啦。你要是乖乖的话,我再给你画一根绳子,好让你白天把绵羊拴住。再给你画一根木桩。”
我这个建议使得小王子很不高兴。
“把绵羊拴住?多么荒唐的想法!”
“可你要是不拴住它,它会到处乱跑的,它会走丢的呀……”
我的小朋友又咯咯笑了起来。
“但是,你想它往哪里跑呢?”
“随便哪里,一直往前跑……”
小王子一本正经地指出:
“没有关系,我那个地方实在是小得很!”
他似乎略带忧伤地,又说了一句:
“它一直往前跑,也跑不了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