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和技术评估:辽河流域案例研究》汇集了“十一五”规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辽河流域重化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辽河流域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潜力分析和技术评估”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以理论介绍为主,其中第1章介绍了流域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特征、基本理论和优势等内容,第2章梳理了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的方法,第3章介绍了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的方法学,第4章介绍了清洁生产技术评估的主要方法,中篇主要是案例应用,其中第5章以辽河流域为案例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第6章对辽河流域的清洁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下篇主要是政策分析,其中第7章梳理了国内外清洁生产管理政策,第8章分析了流域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综合管理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资源使用和管理上,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浪费并存、洪涝灾害与生态失衡并存、水环境污染与水管理不善并存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水污染问题上,目前,我国十大江河水系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尤以海河污染为重。据《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的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我国政府向来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进行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环境保护的意识\t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跨区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何加强跨区域的环境管理、减少和避免环境持续恶化、努力实现流域不同地区间的环境公平、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对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实行水资源的流域管理,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并已成为当前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管理模式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清洁生产工作已经在企业层面有了较好的推进实施,考虑到目前所面临流域污染防治的严峻性,在流域范围实施清洁生产将成为流域污染防治的创新环境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重点流域周边基本形成了产业集聚区和都市密集区,这些产业集群的行业工艺水平差异较大,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流域污染防治力度,采取了一些高效的末端治理技术,解决了一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问题,但有一部分行业和企业由于自身生产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产污量仍然很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由此可见,末端治理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如果对所有行业都采用相同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工程手段,不仅增加了污染治理的投资,也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考虑到流域行业的多样性和成本的经济性,实施流域清洁生产不仅要有针对性,结合水质改善目标识别出主要行业,研发和引入源头及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降低产污强度;还要从外部管理入手,形成一套适用于流域范围内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方法,由外及内、内外结合的从源头、生产和管理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控制污染物产生,构建全面综合、高效低耗、科学合理的工业污染防治体系。
本书汇集了“十一五”规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辽河流域重化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辽河流域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潜力分析和技术评估”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以理论介绍为主,其中第1章介绍了流域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特征、基本理论和优势等内容,由乔琦、刘景洋执笔;第2章梳理了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的方法,由孙晓明、孟立红执笔,第3章介绍了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的方法学,由谢明辉、卢庆治执笔,第4章介绍了清洁生产技术评估的主要方法,由白璐、王兵执笔;中篇主要是案例应用,其中第5章以辽河流域为案例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由宋睿、韩丽明、王诗凝、孙晓艳、张钊执笔,第6章对辽河流域的清洁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由邢杨、李晶、李伟执笔;下篇主要是政策分析,其中第7章梳理了国内外清洁生产管理政策,由白卫南、马天昊执笔,第8章分析了流域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综合管理对策,由孙启宏、万斯执笔。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环境保护部水专项办公室和辽宁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对有关单位、专家和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受时间和资源限制,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作者
2014年12月于北京
上篇 理论篇
第1章 流域清洁生产概述
1.1 清洁生产的由来和发展
1.2 流域清洁生产的内涵和特征
1.3 流域清洁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4 流域清洁生产的优势
第2章 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方法
2.1 清洁生产审核
2.2 物质流分析
2.3 效益分析
2.4 情景分析
2.5 最佳可行技术分析
2.6 生命周期评价
2.7 系统动力学
第3章 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方法学
3.1 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模型设计
3.2 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程序设计
3.3 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方案设计
第4章 清洁生产技术评估研究
4.1 国内外清洁生产技术评估
4.2 流域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4.3 流域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方法研究
中篇 案例篇
第5章 辽河流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研究
5.1 辽河流域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情况诊断分析
5.2 冶金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5.3 造纸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5.4 石化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5.5 啤酒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5.6 制药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5.7 印染行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6章 辽河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6.1 辽河流域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6.2 辽河流域清洁生产对减排的贡献研究
下篇 政策篇
第7章 国内外清洁生产管理政策分析
7.1 国外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7.2 我国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7.3 流域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7.4 辽河流域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第8章 流域节水减排清洁生产综合管理对策
8.1 总体框架
8.2 政府层面
8.3 企业层面
8.4 技术层面
8.5 消费者层面
8.6 流域重点水污染行业源头减量和过程控制技术路线
附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