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四大经典今释》作者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非常适时的;而他选择《周易》、《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作为研究的重点,则又是非常有眼光的。《周易》向被称为“群经之首”,无论研究哪家哪派文化,都不可不了解它、研究它,我们甚至可以说它蕴藏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所有密码;《老子》之道,从哲学的高度,究天人之理,实乃“非常”之“道”;《论语》和《孙子兵法》,一为儒家文化元典,一为兵家文化元典,所谈则属经天纬地之文武二道,是打天下、治天下者所不可不高度重视、不可不深入探究的著名经典。所以,这四部书实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它们实际上蕴涵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义甚至灵魂,而研究它们,则无疑是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郑张欢,男,一九四六年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早年曾长期从事基层行政工作。爱好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故长期业余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始对《周易》产生浓厚兴趣,经三十余年研究、探索,先后撰成《周易今释》、《论语今释》、《老子今释》、《孙子兵法今释》,由齐鲁书社出版。《国学四大经典今释》是这四种释解的合集,是一次对国学经典哲理与思想的重新阐释与全面解读。
总序
周易今释
序
卷首 绪论·入经研究
一、关于对中国文字学的研究
二、关于对《周易》科学认识产生的研究
三、关于对《周易》象、数、理、占有关问题的研究
卷一 上经之释
干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元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卷二 下经之释
咸
恒
逐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苤
升
困
井
茧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卷三 十翼之注释
一、彖上
二、彖下
三、象上
四、象下
五、文言
六、系辞传上
七、系辞传下
八、说卦传
九、序卦传
十、杂卦传
结语
论语今释
序: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
绪言·泛论孔子及其学说
一、人类的人文思想文化与社会形态问题
二、孔子的人世之道思想与教育思想的价值问题
三、研究、释解《论语》的文字与语言困难问题
四、研究《论语》的认识误区与哲学误区问题
五、《论语》二十篇应划分为上、下二卷的问题
上卷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
老子今释
孙子兵法今释
纵观《孙子兵法》一书所阐述的用兵思想,与孔子的《论语》一书所阐述的世治思想相辅相成,贯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为邦本、上下依存、天下协和而成事业的思想文化理念,对后世中国乃至近代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欧洲的一些国家与当时中国周边的一些民族,一旦强大,对外即多以武力烧杀抢掠、掳人为奴及进行殖民统治为荣,而对内又多视民为奴为仆。如中世纪的英国就有以暴力驱除人民、焚烧民居、大肆圈地之事。但是,中国则相反,是以追求协和相处为目的,即使强盛起来也不以武力为手段对其他民族进行烧杀抢掠,也不掳其他民族的人为奴,更不对其他民族进行殖民统治,对以武力为手段烧杀抢掠别的国家、民族不是以为荣而是以为耻,对内则多追求治道,追求国泰民安。所以,当时未融人中华民族社会的一些民族中,有些民族一旦强盛则以武力为手段烧杀抢掠,而一旦融人中华民族后就再也没有烧杀抢掠过别的民族和国家。
从存亡兴废看,欧洲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一些国家、民族,与当时中国周边的一些民族,如欧洲在历史上就有过几次走向统一的局面,出现过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匈帝国等时期,由于人们持有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享受每一天而追求侈靡生活、崇尚自然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从而对外多以烧杀抢掠为荣,内部上下之间人际之间则往往淡漠而冷酷,并且都是靠强大的武力维持其统治的,最终则再次地土崩瓦解而致小国林立的局面,或一旦被其他国家民族以武力征服或分割,则永远不能再行复兴与聚合统一。然而中国则相反,由于持有追求上为国家民族昌盛、下为子孙后代造福而崇尚义理的思想文化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念,不仅对外以烧杀抢掠为耻,而且内部以得人心为上而追求上下之间人际之间的协和,故能几经分裂而再行统一,几经覆灭而顽强复兴。
从近代看,自清末至民初以来的长达一百多年问,列强不断以武力大举侵略中国。疯狂烧杀抢掠,在极力夺取财物与土地的同时,千方百计企图瓜分与消灭中国,但中国的各民族、中国的众百姓,却有列强们预想不到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无可比拟的凝聚力,面对深重灾难与威逼利诱始终坚持统一,始终奋发抵抗,始终能屹立于世界东方。这在世界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这些都是中国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一些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思想文化理念所产生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有些人凡事总以欧美等国家、民族的种种理念为是,总是说自己的文化不行、思想愚昧,不断对自己的思想文化与历史进行诋毁,而不明白自明清之际以至清末所以行“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之政策而备受烧杀侵掠之害的历史原因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