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始终是毛泽东所说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建设史(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及其宝贵经验的书。以专题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着重展现党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李君如,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兼任中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以来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著、论文多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国家级大奖。
上册
绪论
一、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一、党建史是反映党的建设客观进程及其基本经验的党史
二、党建史是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执政党建设史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特点
(1921年7月-19 23年6月)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一、在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帮助下筹备建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和党的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的制定
四、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特点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1923年6月-19 27年7月)
一、中共三大前后国共合作策略的提出及党的建设的发展
一、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初步认识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规律
二、北伐过程中党的成长壮大
四、经历党的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挫折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建设
(1927年8月-19 35年10月)
一、从失败中奋起,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一、中共六大前后党对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认识
二、在开辟革命新道路中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建党新思路
四、在创建红色政权和局部执政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五、“左”倾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危害
六、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转折和党的优良作风的恢复
第四章 从内战到抗战转变时期党的建设(1935年10月-19 37年7月)
一、民族危机下政治路线和策略的转变
一、在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加强党的建设
二、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国共合作抗日中加强党的建设
第五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1937年7月-1945年8月)
一、在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战略思想中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力
一、建设全国性的大党
二、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五、党在抗日根据地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
……
第六章 夺取全国政权过程中党的建设
第七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建设
第八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
下册
大会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其在民主革命中的态度,认为资产阶级虽然能够参加这场革命,但是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是利用工人农民,而当“运动发展到决定胜负时,他们往往欺骗无产阶级而与敌人妥协”,导致革命难以进行到底。而只有受压迫最重、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级,因此,会议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只有无产阶级的参加,依靠无产阶级与农民等一切劳动阶级,才能防止其妥协。会议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现状是,越是上层阶级,在革命中越不可靠,“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中共四大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于工人运动的领导。《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唯一的指导者,要加强职工运动中共产党的政治教育及党的组织,在工人群众中吸收党员成为组织骨干,加强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第二,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并且把这一问题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相联系,从而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大会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指出了农民在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中国,农业经济基础虽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而崩溃,然而占有人口80%的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所以农民问题在中国尤其是在民族革命时代的中国特别重要。决议强调,农民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成分,他们天然是工人阶级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第三,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