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版 前 言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系列教材出版发行已经6年有余了。该系列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完备,版式紧凑,注重实践,深受学生和教师好评,在全国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发展动向,提升教材质量水平,更好地把握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医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使本系列教材更有利于夯实能力基础、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合格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故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订。
再版系列教材将继续明确坚持“系统全面、关注发展、科学合理、结合专业、注重实用、助教助学”的编写原则,分析不足,丰富内容,完善体系,在保持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叙述偏多的与各学科交叉的内容,充实和更新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其能充分发挥助教助学的功能,真正成为课程的载体、师生的益友。
本系列教材每章仍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
本系列教材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基础医学教材、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材,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对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的学习要求相同,对高起专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每章导学部分予以说明。本套教材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
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将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平台(http://des.cmu.edu.cn)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网上练习、模拟测试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资源,建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本系列教材的再版发行再一次得到了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主,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等单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合作,对于他们为此次修订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谨致深切的谢意。
由于整体修订,工程巨大,任务繁重,在教材修订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惠予指正,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成人高等教育要求的精品教材。
陈金宝 刘 强
2016年6月
陈金宝,教授,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医学影像制作、医学图像处理和资源库建设数十年,曾获卫生部、教育部各种奖励7项。策划并主编医学彩色图谱5部、卫生系列教材54种。
刘强,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虚拟仿真应用研究专业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教育技术与应用学组委员。
刘伟,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辽宁省护理学会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曾参编《老年保健》、《康复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一、 古代中医护理学
二、 近代中医护理学
三、 现代中医护理学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二、 辨证施护
第三节 中医护理的护治原则
一、 预防保健
二、 扶正祛邪
三、 调整阴阳
四、 护病求本
五、 三因制宜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 五行的概念、特性和归类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
一、 五脏
附:心包络
二、 六腑
三、 奇恒之腑
四、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气、血、津液
一、 气
二、 血
三、 津液
四、 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五节 经络与腧穴
一、 经络概述
二、 腧穴概述
三、 十四经脉及其常用经穴
四、 常用的经外奇穴
第六节 病因病机
一、 病因
二、 病机
第三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 全身望诊
二、 局部望诊
三、 望排出物
四、 望小儿示指络脉
五、 望舌
第二节 闻诊
一、 听声音
二、 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二、 问诊的内容
三、 问现在症
第四节 切诊
一、 脉诊
二、 按诊
第四章 方药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应用
三、 中药的分类与常用中药
第二节 方剂基本知识
一、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二、 方剂的使用方法
三、 方剂的分类与常用方剂
第五章 中医辨证护理
第一节 一般护理
一、 生活起居护理
二、 饮食护理
附:常用食物性味简表
三、 情志护理
四、 用药护理
第二节 八纲辨证护理
一、 表里辨证护理
二、 寒热辨证护理
三、 虚实辨证护理
四、 阴阳辨证护理
第三节 脏腑辨证护理
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
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三、 肝与胆病辨证施护
四、 脾与胃病辨证施护
五、 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护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 毫针的基本知识
二、 针刺前的准备
三、 毫针的基本刺法
附:毫针刺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二节 灸法
一、 灸法的作用
二、 灸法的分类
三、 灸法的操作方法
四、 灸疗的不良反应
五、 灸法的注意事项及灸后护理
六、 灸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灸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三节 推拿疗法
一、 推拿基本知识
二、 常用推拿手法
附:捏脊法
三、 各部位推拿手法练习程序
附:推拿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四节 刮痧疗法
一、 刮痧疗法的作用
二、 刮痧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 刮痧部位的选择
四、 刮痧疗法基本手法
五、 刮痧疗法操作流程
六、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七、 刮痧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刮痧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五节 火罐疗法
一、 火罐疗法的作用与机制
二、 火罐疗法的适应范围与禁忌证
三、 火罐疗法操作流程
四、 火罐疗法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五、 火罐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火罐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六节 耳穴疗法
一、 耳郭的表面解剖
二、 耳穴的分布规律
三、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四、 耳穴疗法的适应范围与禁忌证
五、 耳穴疗法的选穴原则
六、 耳穴疗法操作流程
七、 耳穴疗法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八、 耳穴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耳穴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七节 药物贴敷疗法
一、 药物贴敷疗法概述
二、 药物贴敷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 药物贴敷疗法操作流程
四、 药物贴敷疗法注意事项及护理
五、 药物贴敷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药物贴敷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八节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
一、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概述
二、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操作流程
四、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注意事项及护理
五、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一:不保留灌肠疗法及其应用
附二: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九节 药浴疗法
一、 药浴疗法概述
二、 药浴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 药浴疗法操作流程
四、 药浴疗法注意事项及护理
五、 药浴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药浴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第十节 药熨疗法
一、 药熨疗法概述
二、 药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 药熨疗法操作流程
四、 药熨疗法注意事项及护理
五、 药熨疗法临床护理应用举隅
附一:其他热熨法
附二:药熨疗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