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建筑创作具有民族根生性,通过建筑创作的形态、空间、审美表现出民族根生性特点。《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从日本当代建筑形态的几何结构化、纤细观念化和相对复杂化,建筑空间的短暂而流动、灰度和自然要素,建筑思维的原始祖型构造审美观念、含蓄性的机能审美体验和自然的生态素材审美转向三方面展开研究,论证了民族根生性是建筑创作思维研究的根源视域,由于它的存在,不同建筑之间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
《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适合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建筑历史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日本当代建筑创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截至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揭晓,日本是获奖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共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此奖。委员会在给获奖建筑师的评语中都提到了“日本的”建筑,这说明日本当代建筑中存在的“日本趣味”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日本当代建筑师们大多不提传统或民族,甚至有意回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再则,对于当代建筑的民族性问题,我们在讨论方法上存在一个误区,一直停留在当代建筑是否具有民族性以及有什么样的民族性上。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应该是理解建筑为什么具有民族性,当代建筑为何与民族性无法分离,这就要谈到建筑民族性形成的基因——以民族为本位的根生性,它使得当代建筑及今后任何时代的建筑都无法真正地与民族性相分离。
民族根生性是建筑创作思维研究的根源视域,由于它的存在,不同建筑之间才形成不同的民族性。作为针对建筑创作思维根源因素的研究,本书以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为切人点,通过探讨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民族根生性的关系,以及对建筑的民族根生性概念的厘定,从而建构一种以“民族根生性”为主线,以生命的特殊性和意识的原初性为哲学基础,以建筑民族学和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关于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原始动因和潜在原则。
本书以形式逻辑推导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概念构建-内涵分析-内容和形式-日本民族根生性的表现-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表达”为研究脉络,探究了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学理溯源、概念内涵、生成机制、内容和形式、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同时,论述了日本民族根生性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从理论维度和表达形式方面分析了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基本要义,阐明了民族根生性在日本当代建筑中的鲜明特色;而后落脚到日本民族情感、民族认知和民族理想,并结合当代建筑创作的形态、空间、审美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特点,并从建筑形态的几何结构化、纤细观念化和相对复杂化,建筑空间的短暂而流动、灰度和自然要素,建筑思维的原始祖型构造审美观念、含蓄性的机能审美体验和自然的生态素材审美转向三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反思了在民族与当代建筑创作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当代建筑创作研究的前沿思考。本书取得了以下有益的理论成果:
(1)以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为切入点,建构了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
(2)以“建筑民族学”和“文化哲学”为理论支撑,提出了日本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的理论内涵。
(3)从日本的民族情感、民族认知和民族理想,及其对日本当代建筑形态、空间、审美的突出影响,揭示了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特殊性的深层结构。
总体来说,本书从理论建构、表现形式、研究价值三个层面对日本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理论建构层面:从学理溯源、一般规定性、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各方面全景分析了建筑民族根生性,以建立理论层面的建筑民族根生性学理框架。表现形式层面:针对日本当代建筑民族化的经验、表现形式和相关建筑理论,引发对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成因、内涵、趋势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以推理论证建构的理论。研究价值层面:当代建筑面对时代性、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时空境遇,如何表达特色并有持续的生命力,按照民族的根生性思索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期待独具个性化的民族特色价值诉求未来建筑的发展。
本书由黑龙江大学单琳琳独立撰写,在写作中有幸得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的悉心指导,并给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使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完美解决,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曾远赴日本收集资料,在那里得到了很多日本友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及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单琳琳,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任职于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副教授。
教学方面:发表教改论文2篇,其中1篇为EI检索论文;出版教材1部;省级教改立项1项(已结题);指导学生校级立项4项,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奖2项,省级奖6项。
科研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论文4篇,EI检索论文3篇,省级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厅局级项目3项,参加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科研奖励5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2章 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的民族根生性理论建构
2.1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概念与特征
2.2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内涵分析
2.3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内容与形式
2.4 日本民族根生性的形成原因与表现
2.5 日本传统与近代建筑民族根生性传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族情感主导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形态创作
3.1 建筑形态中的民族情感特征解析
3.2 谨慎之情在形态中的几何结构化体现
3.3 自然之情在形态中的纤细观念化体现
3.4 独我之情在形态中的相对复杂化体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族认知影响下的日本当代建筑空间创作
4.1 建筑空间中的民族认知特征解析
4.2 民族时空认知在空间场所中的体现
4.3 民族环境认知在空间行为中的体现
4.4 民族文化认知在空间意象中的体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族理想制约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审美表达
5.1 建筑审美中的民族理想特征解析
5.2 “古道”信念成就建筑构造审美
5.3 “空灵”思想融入建筑机能审美
5.4 自然理想的生态转换建筑素材审美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