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惊叹的生命火花——绘本《玛莎》的导读
儿童文学作家 保冬妮
我喜欢《玛莎》,不仅仅因为我也碰到过一只躺在地上的硕大的乌鸦,更因为我也曾住在莫斯科。我熟悉书里所传达的每一丝气息,就好像我又回到了我住过的多玛杰多夫斯卡亚。那也是一个雪天,乌鸦在楼间的树林里滑过,穿着臃肿的老婆婆走在街上,满脸红扑扑的少年牵着狗跑过雪地……而且我也去过动物诊所,那些熟悉的场景好像就在昨天。
《玛莎》是一本闪耀着生命火花的绘本,画家杰纳迪·斯宾瑞娴熟地用水彩细致描绘了他和孩子所经历的一幕幕动人的场景,翻阅每一页细腻的彩绘,让读者好像亲临现场,写实的画风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人物的表情和服装,服饰的肌理和纹饰,鸟的羽毛和姿态,室内户外的一切细枝末节都那么逼真和讲究,这就是俄罗斯艺术家的追求和态度,精致地展现经典作品的完美特质。这种在每一页都极致地闪耀着生命火花的描绘,不是任何画家都能做到的,所以,斯宾瑞的作品屡屡获奖真是靠了他的才气及对艺术的尊重。
我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门口遇到过一只硕大无比的乌鸦,它躺在地上宁静又安详,黑色缎子般的羽毛闪耀着蓝紫色的神采。但是,它已经死了。我劝说着身边同我一样对这只死乌鸦产生好奇的陌生年轻人,应该把它带回家,做成标本珍藏。我掏出一个纸袋,郑重地把乌鸦放进去,交给他,他欣然抱着乌鸦回家了。但愿,那只乌鸦“活”在年轻人的书房里。
《玛莎》里的乌鸦,比我见到的这只中国的乌鸦更幸运。她有幸被斯宾瑞的儿子伊利亚遇到,并且没有听从兽医的劝告,坚持把乌鸦留下,带回了家。于是,生命的火花点燃了乌鸦受伤的身体,这只被取名为“玛莎”的乌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她吃药,吃饭,并欣然把斯宾瑞的家当成了修复伤痛的港湾。我印象最深的是玛莎居住的篮子,那厚实温暖、美丽又雅致的垫子,给了玛莎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所有的人都没把玛莎当一只乌鸦来看待,“玛莎大胆地爬上我的手臂,接着她一路跳到我的肩上,仔仔细细地把我的左耳研究了个遍,然后小心地用尖尖的嘴巴把我的头发分了个缝儿……从此我的头顶成了玛莎观察房间的新据点,也成了她新的调查对象,仿佛头发中藏着什么宝贝。”这样的描写既让读者觉得妙趣横生,又让我们感怀这家人对玛莎真挚的情感。玛莎就这样成了家庭中的一员。但是,一个午后,她终于还是飞离了斯宾瑞的家。夏天过后,斯宾瑞一家也从乡下返回了莫斯科。然而,就在一天早上,伊利亚发现了一只做了妈妈的乌鸦在自家窗外建了窝。谁也不能肯定这只美丽的乌鸦就是玛莎,但是伊利亚坚信她就是玛莎。
一家人和一只乌鸦的故事,在图画书里像火花一样点燃了读者,人与动物的情感是这样纯真无瑕,假如世间皆如此,那真是天堂。让我们为这美好去践行吧,为了让所有的孩子有天堂般的生活,去爱和珍惜身边的每一个幼小生命,让更多的生命火花去点燃黑暗里的希望。
杰纳迪·斯宾瑞出生在莫斯科郊外,是享誉多年的艺术家和插画家。他于1991年应Philomel and Dial出版社的邀请移居美国。此后他为Philomel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图画书,包括《费尔波克》《杰克和豌豆》以及《火鸟传奇》 。
斯宾瑞创作的插画为他赢得了许多国际大奖,包括插画师协会四项金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zui佳插画奖、两年一次的布拉迪斯拉发国际童书插画金苹果奖,并先后四次荣获纽约时报zui佳插画书的美誉。
斯宾瑞先生携妻子和三个儿子现居住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