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的一生颇具传奇,他所亲历的事、交往的人、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让后人对他产生浓烈的兴趣。作为中国戏剧出版社日记馆系列丛书的第一部,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张天翼日记(1957-1974)》,走进童话大师张天翼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
张天翼(1906-1985),现代文学作家,以写讽刺小说和儿童文学见长。1922年开始写作,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多年,留下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包括儿童文学)、评论、杂文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1957年年底,任《人民文学》主编。1963年任《儿童文学》主编。
该日记为1957-1974年所记。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〇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八年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三年
一九七四年
《张天翼日记(1957-1974)》:
昨上午牧良拿回来一篇短篇。当时读了,谈了意见。拿矿山缺饮水,要合作社的一口井水用,农民中因此有不同意见:有肯有不肯(要用这水灌萝卜田)。事情是如此。看采取哪些方面、情节、场面、人物的活动等去表现。这篇用几个农民的谈话,从对立到说服。只是谈,谈道理,因此无说服力。同时,整个矿山与农村的总貌没有写出,读者完全不知道矿山要用这口井的必要和重要性——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是不行的。牧良说:“我是想写人物,主要的不是写事情。”对,出发点可以是这而不是那。但这两者在这里是分不开的。事情没写清楚,没选取事情的主要点(最足以表现这事情的)来写,则人物性格亦无从表现:读者看不出这些人物的分野、矛盾,以及何以会如此,而且不相信这矛盾就此真的解决。
他答应改一改。但整个骨架——谈谈解决问题——则无法改:改,就是重新写过。但我总觉这骨架本身不是这题材的恰当表现手段。
今日傍晚他又顺道来此,仍谈到这骨架问题。他有点紧张似的。说要想一想。
他是急于想要发表出去。又想到久未发表作品,一旦露面,总得站得住些的。这两者有矛盾。因此不免急躁。我力劝他先摆一摆,写点别的,再回头检阅这一篇。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题材可写。
沙汀说:假如想到自己是个老作家,一写就得不弱于人,这就反而写不好。——诚然。而这样所造成的紧张、矜持,甚至急躁,也都是因为从“作者”自身着想,而不是从读者群众出发之故。
作家是为了读者群众——一定的具体的读者群众,而不是抽象的读者群众——存在,而不是读者群众为了作家而存在的。
二十七日 星期二 阴,时雨试了试《作家个人主义与创作自由》。要使人看了有点用处,有点益处,就得写清楚些,不是拿一点化开,之乎者也一通所能了事。还是归到文艺思想斗争、的战场里去。
看《我在霞村的时候》(书是宽从她编辑部借来的),札记数条。等《丁玲选集》借到时,再看看要不要扯到《莎菲》之类。扯一扯也有好处,更可看清作者的思想和作品里所表现出的作者这个人。
晚开支部会,十一多钟归。
二十八日 星期三 阴,时雨起得较迟,仍感睡眠不足。累。补了些关于《霞村》的札记。从资料室找到了《在医院中》,殊出意外。看了,札记数条。这篇比《霞村》那篇更为露骨,更看出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看法、感情、态度,等等。装做卓立不群而实卑劣,装做风雅而实庸俗。实际是心中有鬼,政治上的自卑感,却把自己吹胀,好像比任何人都高些。
下午开党组扩大会。
晚清琦来,并带一同学张永西。清琦谈到一些关于交友的事。谈了她们将进大学在精神上应做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