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学问家,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执学术牛耳,被誉为大清才子。《大清才子 纪晓岚》遍采野史与民间传说,收录了若干有关纪晓岚的经典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编写出若干个吟诗嘱对的故事。故事从纪晓岚的少年时代一直写到他终老京师。
虽每个故事都围绕着纪晓岚聪慧机敏、博学多才、出口成章、随机应变等才子品质这一主题描述,通过这些故事,让人们从才子的角度去欣赏纪晓岚,并给人们带来一点吟诗嘱对的乐趣。《大清才子 纪晓岚》故事并尽可能按编年排列,以传记的手法,为大家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纪晓岚来。《大清才子 纪晓岚》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融故事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老少皆宜的读物。从中我们既能感受到纪晓岚的天才的一面,也能学到为人处事的智慧,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之魅力。
第一篇 才子携才下凡尘
才露尖尖角
庙门题谜联
妙联对太守
小童子暗藏春色
会说话的箩筐
端午趣联答三嫂
水月寺前续绝联
妙对和尚
青梅佳对对竹马
才子以才夺花魁
微笑吹灯留佳联
童子以才服考官
第二篇 才高八斗
一篇 《谢表》真名世
一手好联答乡亲
“先斩后奏”结官司
第三篇 才子也坎坷
解元会试走麦城
趣判古诗
终得金榜题名时
妙联戏太监
妙联吞六国
第四篇 一下陪伴君王去
巧制灯谜受瞩目
奉命吟诗
天子重英豪
佳联贺圣寿
玉簪剔破海棠红
佛见佛笑
一年一根牛
第五篇 才情为他展双翼
任职山西主乡试
随乾隆三巡江浙
顺天乡试识俊才
第六篇 南下福建任督学
运河当中遇对手
八音齐奏巧续联
等灯登阁各攻书
巧判子嗣案
恐压八闽十二州
酒楼对联
山在虎还来
第七篇 恃才斗和坤
竹苞
智讹和坤
盐业泄密案
第八篇 发配新疆留诗篇
皇恩浩荡得东归
第九篇 呕心沥血纂《四库》
无书不读
缺一少十
巧改古诗
巧解老头子
圆明园巧续联
南海观音下凡尘
临场宣祷文
妙联赚得姐妹花
酒楼佳人行酒令
酒楼行令属佳对
第十篇 六巡江南留逸李
献得妙计为南巡
巧免皇粮
泰安城里留妙联
扬州城妙解纠纷
篮子不装南北
投江辱圣明
杭州城里多佳联
一人独占一江秋
“也”字不挑勾
竹林寺里巧解联
千叟宴上献佳联
第十一篇 才气飞扬著《阅微》
才子抱才西归去
阅微草堂耀世人
参考资料
《大清才子 纪晓岚》:
第一篇 才子携才下凡尘大清雍正年问,在直隶省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崔尔庄,村里一户望族,叫纪天申。他们祖辈是在明永乐二年(1404),奉“迁大姓实畿辅”命,从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江宁县)迁徙而来,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至雍正年间,纪家已经历14世,繁衍出景城、崔尔庄两大分支。崔尔庄纪氏家族已有数百口之多,有民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数了北京就数崔尔庄。崔尔庄哟,崔尔庄,九门九洞九关厢。十字街头跑开马,南关园子立道场……”纪氏家族祖辈为开明士绅,书香世家,纪家子弟读书不辍,家学熏染,其前七世,皆为饱学之士。
经过几代经营,纪氏崔尔庄一支,已成为纪氏大家族中的大户。雍正二年6月15日,纪晓岚在这个村庄诞生了。关于其出生,后人附会了诸多故事。
清文人方士滏在《蔗余随笔》中记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在雍正二年(1724)6月15日,纪天申家,住了多年的一位好友突然告辞,告知主人说“兵部尚书”就要来了,他得走了,纪家人不解其意。时隔不久,纪晓岚就呱呱坠地了。
朱畦在《纪文达墓志铭》中记载:“先是郡为九河人海故道,天雨则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
公王父梦见光人楼中,已而公生,光遂隐,人以为公实此灵物化身也。”梁章钜《归田琐记》载日:世传名人前因皆星精僧,此说殆不尽虚。相传纪文达师为火精转世,此精女身也,自后五代时即有之。每出见,则火光中一赤身女子,群击铜器逐之。一日复出,则入纪家,家人争逐,则见其径入内室,正哗然间,内报小公子生矣。公生时,耳上有穿痕,至老犹宛然,如曾施钳环者。足甚白而尖,又若曾缠帛者。故公不能着皂靴,公常脱袜示人,不之讳也。又言公为猴精,盖以公在家,几案上必罗列榛栗梨枣之属,随手攫食,时不住口。又性喜动,在家无事,不肯坐片时也。又传公为蟒精,以近宅地中有大蟒,自公生后,蟒即不见,说甚不一。少时夜坐暗室,两目如电光,不烛而能见物,比知识渐开,光即敛矣。或谓火光女子,即蟒精也。以公耳足验之,传为女精者,其事或然。惟公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一盘,熬茶一壶耳。宴客肴馔亦精洁,主人惟举箸而已。英煦斋先生尝见其仆奉火肉一器,约三斤许,公旋话旋啖,须臾而尽,则饭事毕矣。《听松庐诗话》云:姜西溟不食豕,纪文达不食鸭,自言虽良庖为之,亦觉腥秽不下咽。且赋诗云:“灵均滋芳草,乃不及梅树。海棠倾国姿,杜陵不一赋。”以梅花海棠为比。虽不食鸭,而鸭之幸固已多矣。《芝音阁杂记》云:公善吃烟,其烟枪甚巨,烟锅又绝大,能装烟三四两,每装一次,可自家至圆明园吸之不尽也,都中人称为纪大锅。一日失去烟枪,公日:“毋虑,但日至东小市觅之自得矣。”次日果以微值购还,盖此物他人得之无用,又京中无第二枝,易于物色也。
还有说,在其出生前一天夜间,一个火球从天而降,落人纪家的大院。正在书房里休息的纪天申被惊醒后,见到桌子上的蜡烛烛芯噼噼啪啪爆出几朵火花,第二天家里就添一男丁。
人们为英雄人物、名人尊者往往演绎出多种神话般的故事,古已有之。纪晓岚的出生也被打上了神秘色彩。其实多包含了人们对这位先哲的敬意。
总之,一代天才就在这里出生了。按辈分,纪晓岚排于十四世,名字用日字作偏旁,故取名昀,字晓岚。
才露尖尖角纪晓岚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读书过目不忘,再加上家庭的浸润与学馆先生的教导,纪晓岚自幼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他四岁开始受书,“自四岁至老,未尝一日离笔砚”,qI生奇慧,为文不假思索……过目不复忘”。
“其才思敏捷,尤非人所能及”(清咸丰《初续献县志》)。父亲对其教育重视有加,督促甚严,延请了当时的名士,如许南金、李若龙、董邦达等为其授业。父亲也经常以自己的学识和阅历进行人情常理和社会知识教育,“贫莫断书香”,是他教育孩子的座右铭,“子弟读书之余,亦当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后可以治家,可以涉世”。纪晓岚7岁参加童子试,获“神童”之称。老师和父亲的教益对纪晓岚来说,受益终生。
几岁时,父亲纪容舒奉命赴云南任职,纪晓岚留在家乡跟四叔纪容端一起生活。这年秋天,纪晓岚在学馆前的院坝里与同学们嬉戏玩耍。先生走出来说:“同学们别玩了。你们看那广阔的田野里,秋收的场景是多么壮丽啊!人们有的正忙着收割,有的将收割后的秸秆堆积起来,有的却又在将堆好的秸秆盖上苇席。看到这些,不由使我想到一句联语,你们来对对好不好?”同学们停下来异口同声地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