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将饮食上升为大雅学问,写吃货严苛的要求:
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腻如一。曾在某观察家用餐,诸菜尚可,饭粥却粗粝,我勉强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场大病!
一盘菜,若用肉,不要超出8两,若用鸡、鱼,zui多不过6两。有人会问:不够吃怎么办?答案是:吃完再炒。
鲫鱼,要选扁身且带白色者,肉质鲜嫩松和,熟后一提,骨肉自然分离。圆身黑背的鲫鱼,肉质僵硬多刺,简直是鲫鱼中的\"地痞鱼\"。
猪有43种做法,而甲鱼只有6种;鸡分5个部分可吃,而鹿zui佳者,只在尾上一道浆。做一餐饭有14个注意事项,而且不能涮火锅……
《随园食单》,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蔬饭之间,是闲情,是雅趣。
◇《随园食单》将饮食变为大雅学问。在蔬饭之间,写生活态度,文字清爽可爱。
◇人生不过几十年,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
◇如何对待食物,就如何对待生活。
◇本版《随园食单》,特邀青年设计师徐婧儒全新设计绘制,配以57幅全彩插图,以现代手法,完美诠释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
△袁枚,清代文人中活得zui洒脱,吃得zui讲究。被描述为\"通天老狐,醉辄露尾\"。
序言
诗人美周公而曰\"笾豆有践\",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曰:\"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鬐离肺,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以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阏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袁枚(1716-1798)
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字子才,号简斋。
乾隆四年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历任潥水、沐阳、江宁等县县令。然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不惑之后,毅然辞官,于南京小仓山购隋氏废园,改名\"随园\",吟咏其中,放情声色。一生好游山玩水,贪口腹之欲。
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个人性情\",反对复古模拟风气。为乾嘉时期\"性灵派\"代表人物。
清代文人中,活得zui潇洒,吃得zui讲究。同时期文学家洪亮吉评价其:通天老狐,醉辄露尾。
目录
序
须知单
先天须知
作料须知
洗刷须知
调剂须知
配搭须知
独用须知
火候须知
色臭须知
迟速须知
变换须知
器具须知
上菜须知
时节须知
多寡须知
洁净须知
用纤须知
选用须知
疑似须知
补救须知
本份须知
戒单
戒外加油
戒同锅熟
戒耳餐
戒目食
戒穿凿
戒停顿
戒暴殄
戒纵酒
戒火锅
戒强让
戒走油
戒落套
戒混浊
戒苟且
海鲜单
燕窝
……
江鲜单
特牲单
杂牲单
羽族单
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
杂素菜单
小菜单
点心单
饭粥单
茶酒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