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文献史略》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文献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础,画学文献是美术史研究的基础。在画学文献研究方面,过去主要以目录书的形式进行。目录书虽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它既无重点,也无法涉及专著以外散伏于经史子集中的画学文献,不利于学习。目前,美术史界对文献的关注很不够,虽偶有绘画史籍概要之书,也极不系统。《中国画学文献史略》以时间为线索,在浩繁的画学著述中择出代表性的专著,探讨其得失,并对专门著述以外的画学文献也给予关注,对不同时期画学文献的编纂疗法、态度、质量的演变进行系统梳理,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的画学文献的梳理,同时也是对中国美术史学史的梳理,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中国画学文献史略》可用作高等院校艺术史方向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美术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过去诸种画学书著录,尤其以清代《四库提要》、民国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20世纪末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最具代表性,这著作是从目录学角度对以往画学文献的总结,虽然也属于史的范围,但显然不是通史性质的,只能归于史部目录类。近些年偶有绘画史籍概要之书,如温肇桐《中国古代画论要籍简介》,因仍袭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之体例,将46种画史要籍分为画理、画法、品评、画史、著录、诗词题跋、丛辑、书录书目(实为伪托画论要籍)八种,显然此处所指“画论”,已不能作狭隘理解,而应理解为画史要籍,但46种所选之书并不代表古代画学文献的整体面貌,也未及专著之外的散佚文献,其书写方式虽接近现代“史”的观念,实质仍是目录体。对中国古代画学著述进行历史梳理,严格地讲尚未出现。
相比一些华而无实的当代学术著作,目录书仍然有其难以替代的优点。但要了解中国古代画学文献的情况,仅仅目录书是不够的。目录书至少存在这样一些不足:
第一,无重点。史学研究必有取舍,不可能事无巨细,将所有事项均列人其中。对于数量极少的早期画学文献,目录书或者容易入门,但对于明清以后数量剧增的成千上万的画学文献,通过目录书是无法了解其大概的。事实上,现在最详细的书画目录书也只涵盖了部分的画学文献。对于非专门的研究人员而言,要想从这种目录书中得到画学文献的整体面貌,实属不易。
第二,以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为代表的书画著作目录书,迄今为止,在学术水平上仍未超越《四库提要》,而即便《四库提要》,仍有很多可商榷之处。
第三,目录书无法涉及专著以外散佚于经史子集中的画学文献,基本只是对专门著述或相关著述的著录。这些散佚的画学文献,不但数量巨大,且学术价值也不低于专门著述。这是目录书的先天缺陷。
卷一 中国早期画学文献
壹 六朝以前的画学文献
贰 六朝画学著述
叁 散见于他书的魏晋南北朝画学文献
肆 伪托书
卷二 唐代画学文献
壹 专门著述
贰 经史中的画学文献
叁 集部画学文献
卷三 宋元画学文献(上)
壹 《益州名画录》
贰 《五代名画补遗》与《圣朝名画评》
叁 《图画见闻志》
肆《画继》《声画集》《图绘宝鉴》
卷四 宋元画学文献(下)
伍 经部画学文献
陆 史部画学文献
柒 子部画学文献
捌 集部画学文献
玖 伪托书
卷五 明代画学文献
壹 画跋著录体
一 《珊瑚木难》
二 《赵氏铁网珊瑚》
三《书画跋跋》
四 《书画题跋记》
五 《清河书画舫》
六 《真迹目录》
七 《珊瑚网》
贰 纪传体
叁 表
肆 资料汇编
结语
一 纪传体的问题
二 画跋著录体的问题
三 考据问题
卷六 清代画学文献(上)
壹 清早期画学著述
一 《庚子销夏记》
二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三 《江村销夏录》《南宋院画录》《国朝画征录》等
贰 《佩文斋书画谱》
叁 乾隆时期画学著述
一 画学著述《四库提要》
二《石渠随笔》
三 乾隆内府藏画著录
卷七 清代画学文献(中)
肆 乾隆以后的画学著述
一 《南薰殿图像考》
二 《国朝院画录》
三《西清札记》
四 画姓韵编
伍 画论著作
一 画论著作的考据
二 石涛《画语录》
三 《画学心印》等
卷八 清代画学文献(下)
陆 考据与画学著述
一 历算学在清代画学中的表现
二 考据家对画学著述的参与
三 画学著述在考据上的特点
结语
卷九 明清别集中的画学文献
壹 序
贰 记
叁 书信
肆 论说
伍 碑传
陆 赞
柒 赋
捌 题跋
玖 杂文
拾 诗
拾壹 别集
结语
卷十 近世画学文献
壹 重要的画学著述
贰 译著
叁 域外影响下的画学著述
一 日本的影响
二 苏联的影响
三 欧美的影响
肆 画学文献研究现状
一 材料整理
二 注释
三 文献考据
结语
跋
参考文献
《中国画学文献史略》:
陆
史部画学文献
史部书中与绘画有关的内容较多。宋代的正史如《新唐书》《新五代史》等,都有涉及绘画的内容。除此之外,编年类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还有后来李焘的《续通鉴》等,也有零散的有关绘画的内容。史部目录类和地理类的书可作为重点来了解。
目录类的书,就是把以前的古籍书名、作者、卷数等相关内容记录下来,以供后人研习了解,它对研究非常重要。好的目录类书籍,除了以上所说内容外,还应该有内容提要。宋元时期目录类的书基本上都能做到这一点,不过因为历史原因,有的书已经无法看到全貌。《崇文总目》是现在能够见到比较早的目录类书籍。《四库提要》说“考原本于每条之下,具有论说,逮南宋时郑樵作《通志》,始谓其文繁无用,绍兴中遂从而去其序释”,郑樵的这种做法完全出于私心。《四库提要》说“今观其书,载籍浩繁,抵牾诚所难保。然数千年著作之目,总汇于斯,百世而下,藉以验存佚,辨真赝,核同异,固不失为册府之骊渊,艺林之玉圃也”,对其评价颇高。
此外,南宋人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以及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都很重要,《四库提要》经常用这两个目录类的书。尤其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其后赵希弁续写过,在很多问题上,晁公武的看法和今天的看法不一样,这恰恰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目录类的书中,《隶释》《隶续》为南宋洪适所著。《隶释》记载他见到的历代碑刻的内容,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和美术有关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尤其是隶书方面的;二是和图像有关系的,涉及很多画像砖、石。洪适参考了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书,《集古录》《金石录》在美术史上也很重要,到了洪适写《隶释》,则更为精博了。这些当时很有学问的学者,对于过去的礼制比现在的学者了解得清楚,而这些碑刻、祠堂类的东西又恰恰与礼制关系密切,因此他们在解读这些图像的时候,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今天对画像石的研究已成气候,各地都有相关学者。而洪适的《隶释》,包括后面续写的《隶续》,对于研究画像砖、画像石,作用仍然很大。
地理类的书籍中有几种杂记,研究民间美术的人经常引用到,原因是这些书经常涉及某地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很多和民间美术有关系。其中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主要记载北宋时期汴梁的一些情况。南宋吴自牧模仿《东京梦华录》的体裁,写了一部《梦粱录》。这两部书常被研究民间美术的学者引用,另外地理类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作者徐兢是很有才气的人,文章写得好,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可是每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不顺,所以很郁闷。宣和六年,宋徽宗派徐兢出使高丽国,“以奉议郎为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去了高丽之后,他把自己在高丽的所见用图画下来,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回国之后就成了这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当时该书是有图有文字的,给徽宗看的时候,徽宗很高兴,就赐他进士出身;该书在南宋时已经没有图了,徐兢本人也想把这些图补上,最后还是没有补起来。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实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有军事和政治上的作用。但该书对宋徽宗的政治决策没有大的影响。
史部政书类考工之属的《营造法式》,为宋代的李诫所著,是研究古代建筑很经典的书,里面涉及纹样、绘画等。另外还有别史类《东都事略》,是宋代王偁写的,书里记载了一些文人,这些文人有的是画家,其中《米芾传》等都可以看一下。元代史部有书叫《秘书监志》,也为今天研究美术史所常用,该书的文风和其他书不一样,有很多口语,读起来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