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拟话本小说集,题材覆盖奇案、绿林、野史、仙幻、婚恋、行商、骗术……以曲折情节、生动笔致写尽亘古人性,不但畅销当时,更成为流传四百年的恒远寓言。今日读来,仍不免\"惊奇\"以至\"拍案\"。
古典白话小说,个中翘楚,长有\"四大名著\",短属\"三言二拍\"。
明崇祯五年,抱瓮老人选编的《今古奇观》刊行,此为\"三言二拍\"第一种主要选本,之后,因读者需要、有利可逐,此类选本层出。
读者所以舍全集而取选本,除毁禁因素之外,盖因全集计有一百九十八篇之多,且远远谈不上篇篇可读,选择成本可谓高昂:购得不易,开卷为难,遍阅者更是无几。
因此,明末以降,四十卷本《今古奇观》,影响更甚于\"三言二拍\",此非劣币驱逐良币,而是顺理成章的自然选择。
时移世易,对精彩故事的渴求古今不二,但好故事的标准自是
大为改观了。
我们再出选本,理由即在此。
\"求全\"往往不免\"委屈\",这份委屈,何必让读者承担?
\"三言\"与\"二拍\"虽常并称,实则秉性颇异,因而并不选做一辑。本辑选自\"二拍\",即《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原编著者凌濛初。相对\"三言\",其原创成分更高,且多涉市井俗事,实为明末生活之百科式图卷。
选篇标准,首要为\"趣味\"二字--或情节紧凑、波折密集,或寂静悠远、余韵绵长;题材上,婚恋、行商、绿林、奇案乃至神鬼等兼收并蓄,读来移步换景,总觉新鲜。
文本依据为明尚友堂刻本,另参考诸本,特别是李田意先生辑校本。为保障流畅而专注的阅读体验,删去了冗长且无关的\"入话\"部分,将个别用字今化处理,且仅对势必影响阅读之处做了简明的注释。
借这本选辑,望能淡化\"艰涩\"的刻板印象,将\"二拍\"还原为有趣、有味的好故事。但囿于时代,其中伦理观常悖现世,读者当可体谅。
自\"二拍\"问世算来,虽历四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但所谓经典恰是如此,纵然千百年过去,读者总不免掩卷感叹:
人间悲喜,不外如是。
编者
凌濛初(1580-1644)
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明末小说家、戏曲家。
十二岁入学,屡试不中,十八岁得补廪膳生,后开始著述活动。
崇祯七年(五十五岁)以副贡授上海县丞,任内政声颇著。崇祯十五年(六十三岁)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次年程继孔农民军起,凌濛初入何腾蛟幕下参与镇压,不久殉职。一说他在房村遭李自成军围困,忧愤而逝。
生平多有著述,以小说、戏曲成就为高,其中,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影响zui大,与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并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代表。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1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19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 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39
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 53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63
赵六老舐犊丧残生 张知县诛枭成铁案 79
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 91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107
金光洞主谈旧变 玉虚尊者悟前身 123
诉穷汉暂掌别人钱 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133
屈突仲任酷杀众生 郓州司马冥全内侄 147
占家财狠婿妒侄 廷亲脉孝女藏儿 157
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 171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183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199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223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梅香认合玉蟾蜍 249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273
田舍翁时时经理 牧童儿夜夜尊荣 297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311
那个人生得身长七尺,膀阔三停。大大一个面庞,大半被长须遮了。可煞作怪,没有须的所在,又多有毛,长寸许,剩却眼睛外,把一个嘴脸遮得缝地也无了。正合着古人笑话:\"髭髯不仁,侵扰乎其旁而不已,于是面之所余无几。\"陈大郎见了,吃了一惊,心中想道:\"这人好生古怪!只不知吃饭时如何处置这些胡须,露得个口出来?\"又想道:\"我有道理,拼得费钱把银子,请他到酒店中一坐,便看出他的行动来了。\"他也只是见他异样,要作个耍,连忙躬身向前唱喏,那人还礼不迭。陈大郎道:\"小可欲邀老丈酒楼小叙一杯。\"那人是个远来的,况兼落雪天气,又饥又寒,听见说了,喜逐颜开。连忙道:\"素昧平生,何劳厚意!\"陈大郎捣个鬼道:\"小可见老丈骨格非凡,必是豪杰,敢攀一话。\"那人道:\"却是不当。\"口里如此说,却不推辞。两人一同上酒楼来。(《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
寄儿酒量原浅,不十分吃得多,饮了一杯,有些醺意,两人别去。寄儿就在草地上一眠,身子又到华胥国中去。国王传下令旨,访得著作郎能统率多士,绳束严整,特赐锦衣冠带一袭,黄盖一顶,导从鼓吹一部。出入鸣驺,前呼后拥,好不兴头。忽见四下火起,忽然惊觉,身子在地上眠着,东方大明,日轮红焰焰钻将出来了。起来吃些点心,就骑着牛,四下里放草。那日色在身上晒得热不过,走来莫翁面前告诉。莫翁道:\"我这里原有蓑笠一副,是牧养的人一向穿的;又有短笛一管,也是牧童的本等。今拿出来交付与你,你好好去看养,若瘦了牛畜,要与你说话的。\"牧童道:\"再与我一把伞遮遮身便好。若只是笠儿,只遮得头,身子须晒不过。\"莫翁道:\"那里有得伞?池内有的是大荷叶,你日日摘将来遮身不得?\"寄儿唯唯,受了蓑笠、短笛,果在池内摘张大荷叶擎着,骑牛前去。牛背上自想道:\"我在华胥国里是个贵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够了,却叫我擎着荷叶遮身。\"猛然想道:\"这就是梦里的黄盖了,蓑与笠就是锦袍官帽了。\"横了笛,吹了两声,笑道:\"这可不是一部鼓吹么?我而今想来,只是睡的快活。\"(《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