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根据临床工作中患者、患者亲属常常提出的问题,设置了治疗与护理篇、营养与饮食篇、用药篇、心理帮助篇、功能康复篇、日常生活与复查篇等六个部分。《胃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以问答形式与读者交流,读者通过目录查找到问题后,就可在书中找到答案。由于对患者护理、照顾的基本原理的一致性和方式上有许多相通,所以不同单册书中的内容也有相同部分,但对于不同癌症的不同治疗护理、照顾都在每一册书中进行了详尽介绍。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完成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读者的需求,《胃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中的营养部分为患者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食谱,供患者参考选择。癌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于患者家庭都是信心和意志的一个考验,因此,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将不断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心、增强与疾病斗争的意志,作为一项治疗内容同步进行。《胃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中的“心理帮助篇”,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对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真诚地希望患者能够尝试书中介绍的方法,积极应对疾病。
由于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病、慢性病,有关癌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人群,人们希望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以降低癌症对健康韵威胁,减轻癌症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尤其是患者及其亲属更希望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对于治疗中、治疗后的患者,在与癌症长期的斗争中如何给予他们更多地帮助,是在战胜癌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问题。长期持续的护理、细心科学的照顾,对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尽早康复或带瘤生活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亲属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在日常工作、居家生活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服务。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专家答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专门应对癌症治疗和侧重于癌症护理的科普读物。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专家答疑丛书》——《应对×癌专家谈》,共18个分册,主要侧重于癌症的临床治疗、康复和预防。继而国家癌症中心再次组织肿瘤专家编写了新的分册——《×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包括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和宫颈癌,共10个分册,主要侧重于癌症患者的护理、照顾与膳食。《×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癌症检查、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知识,以及家庭亲友如何对癌症患者更加专业的照顾,是对《应对×癌专家谈》的补充和完善。《应对×癌专家谈》侧重于医疗方面,《×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侧重于护理方面。
新编分册包括肺癌等十种疾病,每种疾病内容独立成册。编者根据临床工作中患者、患者亲属常常提出的问题,设置了治疗与护理篇、营养与饮食篇、用药篇、心理帮助篇、功能康复篇、日常生活与复查篇等六个部分。丛书以问答形式与读者交流,读者通过目录查找到问题后,就可在书中找到答案。由于对患者护理、照顾的基本原理的一致性和方式上有许多相通,所以不同单册书中的内容也有相同部分,但对于不同癌症的不同治疗护理、照顾都在每一册书中进行了详尽介绍。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完成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读者的需求,丛书中的营养部分为患者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食谱,供患者参考选择。癌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于患者家庭都是信心和意志的一个考验,因此,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将不断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心、增强与疾病斗争的意志,作为一项治疗内容同步进行。丛书中的“心理帮助篇”,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对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真诚地希望患者能够尝试书中介绍的方法,积极应对疾病。
丛书的编者是国家癌症中心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医生、护士和药学、营养及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结合,秉承科学、严谨、专业特点突出的原则,对丛书的内容、文字反复提炼、细心修改,力求实用、通俗易懂,能够给予读者最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休息时间进行创作,尤其编者中许多是从事护理工作的骨干,她们在每天24小时倒班的空隙中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书稿的编写,充分表达了她们对患者的真挚爱心。刘金英老师承担了“营养与饮食篇”,的编写,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李国辉主任组织编写了“用药篇”,编者们用十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全部书稿的编写,通过此书将医疗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了社会、家庭。在此,对他们辛勤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非常感谢首都医科大学的杨芳宇教授,应邀编写了“心理帮助篇”,运用心理学原理给予患者提供帮助。还要特别感谢孙桂兰、岳鹤群、田守光三位老师,他们的抗癌经验、与病魔斗争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丛书编写过程中,策划编辑张平主任,建立微信群、收发书稿,全方位联系参编部门及人员,并参与了公共部分内容的修改,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付出了艰辛劳动,对她为本套丛书出版做出的贡献致以衷心的感谢。丛书顺利与读者见面,还要感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吴桂梅主任带领的编辑团队,是她们的工作将丛书尽快送到了读者的手中。
作为科普读物,丛书在内容的收集、语言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永不言弃。
聂红霞,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护士长,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腹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2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2005年取得国际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文凭,在胃肠肿瘤外科护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一、治疗与护理篇
(一)外科治疗与护理
1.胃癌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有哪些?
2.手术后伤口如何观察与护理?
3.手术后洗澡可以用沐浴露或香皂吗?
4.伤口渗液怎么办?
5.伤口周围有麻木感怎么办?
6.伤口周围瘙痒是怎么回事?
7.伤口红肿怎么办?
8.出院之后伤口化脓了怎么办?
9.为什么有些人伤口不易愈合?
10.手术后肚子上的皮肤没有感觉了,是怎么回事,能恢复吗?
11.出院之后患者还用回医院换药吗?
12.使用拉皮器固定手术伤口的患者,回家后应该如何护理?
13.手术后一般多久拆线?
14.手术后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按摩腿吗?
15.手术后腹带应该使用多久?
16.在床上如何锻炼下肢?
17.手术后一般什么时间开始下床活动?
18.手术后为什么要活动下肢?
19.手术后如何活动下肢?
20.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21.胃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哪些?
22.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
23.为预防血栓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4.抗血栓弹力袜的原理是什么?
25.出院后还需要继续穿弹力袜吗?
26.弹力袜如何保养?
27.手术后睡眠质量明显变差,这正常吗?应该如何应对?
28.出院后还需要注意什么?
29.手术后患者可以做些什么运动?
30.手术后什么运动算剧烈运动?
31.出院后还需要吸氧吗?
32.出院后发生便秘应该怎么办?
33.手术后多久可以上班?
34.手术后多久能去旅游?
35.手术后外出旅游应注意什么?
36.胃癌术后经常感到反酸、胃灼热怎么办?
37.胃癌术后饭后肚子胀怎么办?
38.出院后几天没有排便,但是有排气,会有问题吗?
39.出院后这几天没有排气和排便,腹胀的厉害怎么办?
40.每次大便都不成形正常吗?
41.什么是引流管?
42.手术后,为什么身上要带引流管?
43.引流管什么时候才能拔除?
44.为什么出院时有的患者需要携带引流管回家?
45.如何在家护理引流管?
46.手术回家后发热正常吗?
47.如何做物理降温?
48.为什么发热时要保持口腔卫生?
49.发热时为什么要多喝水?
50.发热到什么程度需要用退热药?
51.如何预防癌症复发?
(二)放射治疗与护理
52.什么是放射治疗?
53.胃癌手术后应该多长时间做放疗?
54.皮肤画线不清楚如何处理?
……
二、营养与饮食篇
三、用药篇
四、心理帮助篇
五、功能康复篇
六、日常生活与复查篇
附录:肿瘤患者谈抗癌
《胃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
86.患者化疗出院后,出现静脉炎该怎样办?
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常见并发症,输注化疗药物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80%。化疗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为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局部红肿淤斑、静脉色素沉着呈条索状,严重时可发生静脉血栓。
研究表明,化疗前外敷新鲜马铃薯片或新鲜芦荟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的程度。
将芝麻油与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均匀摊在保鲜膜上,于化疗药输入前30分钟外敷,持续24小时,能明显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程度。
87.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后应该注意什么?
(1)如果化疗前白细胞计数不高,可以遵循医嘱注射升白细胞的针剂或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饮食方面多吃含维生素B4食物,如豆制品、菠菜、黑木耳、蘑菇等。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不洁的食物,以免胃肠功能紊乱。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呼吸道感染。
(2)肿瘤患者在骨髓抑制时抵抗力极其低下而易发生感染,所以应采取措施减少由外源性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危险性,酌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保持居住环境的干净卫生。
(4)患者应避免接触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疫苗接种过的人或患有传染性疾病(如水痘、带状疱疹、流感及普通感冒等)人群,到人多的地方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患者自身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后漱口及口腔护理。
(6)预防皮肤和黏膜的创伤,正确处理伤口。
88.在家里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时怎么办?
血小板计数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皮肤黏膜会出现出血点、紫斑、牙龈出血、大便颜色由黄色变成黑色。如果有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①有出血时,卧床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出血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时可以适当活动,但要避免过劳和外伤;②避免便秘,不要剧烈咳嗽,有可能颅内压升高引起颅内出血;③观察皮肤紫斑的变化,如颜色、面积大小等;④牙龈出血较少时要用软毛牙刷刷牙,出血较多时用漱口水漱口;禁用牙签剔牙或过硬的牙刷刷牙;⑤避免损伤身体,如磕碰、摔倒抓伤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