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第一章 少年登基 天纵英才
第一节 少年就有大志向
第二节 八岁登基称帝
第三节 智擒权臣鳌拜
第二章 运筹帷幄 剿灭三藩
第一节 三藩势力日益膨胀
第二节 力排众议要削藩
第三节 吴三桂率先作乱
第四节 周密部署 指挥若定
第五节 南国烽烟四起
第六节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第七节 收拾河山 平定藩乱
第三章 刚柔并济 收复台湾
第一节 试图和谈收复台湾
第二节 郑经趁乱攻闽粤
第三节 康熙点将征台湾
第四节 激战澎湖 清军告捷
第五节 台湾和平回归
第四章 义武奋扬 抗拒沙俄
第一节 沙俄频频侵扰东北
第二节 一手谋和 一手备战
第三节 两次雅克萨之战
第四节 勘定中俄边界
第五章 御驾亲征 平定漠北
第一节 噶尔丹四处作乱
第二节 决战乌兰布通
第三节 御驾亲征 穷追猛打
第四节 四处堵截 统一漠北
第六章 改革政务 抚平西藏
第一节 西藏的棘手难题
第二节 真假达赖之争
第三节 进军西藏 初战失利
第四节 稳定西藏局势
第七章 勤政爱民 整顿吏治
第一节 康熙的亲政岁月
第二节 整顿吏治 惩恶扬善
第三节 重视民生经济
第四节 移风易俗的努力
第五节 任重道远的治河工程
第八章 博采众长 学以致用
第一节 推崇儒家之学
第二节 汇集文才以资治辅政
第三节 编修群书 以史为鉴
第四节 倾心西方科技
第九章 储君之争 立嗣风波
第一节 康熙的教子之方
第二节 皇太子废立风波
第三节 下遗诏立储
第四节 雍正得以继位
第十章 评说康熙
第一节 康熙的自我评价
第二节 后世的评说
康熙大事年表
《康熙传》:
尚之信完全掌控了广东兵权,他让尚之孝闲居广州,自己又与郑经协议,让他在沿海牵制清军,以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不过,尚之信虽然接受吴三桂辅德亲王的爵位,但并不听从吴三桂调遣,坐山观虎斗而已,而且还坚决不让吴军进入广州。当清廷向湖南、江西进军时,吴三桂多次催促尚之信率兵突袭赣南,以达到牵制清军的目的,但尚之信就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按兵不动,最后怕得罪吴三桂,便赠给吴军十万两黄金。
由于同吴三桂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尚之信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遣人向简亲王军前乞降,信中还信誓旦旦地说:“父子世受国恩,断不敢怀异志,愿将功赎罪,来迎大帅。”康熙得知此事,特意降旨嘉奖,只要剿贼立功,仍能受到重用和奖赏。不过,投降清朝的尚之信在得到平南亲王的爵位不久之后,又千方百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力图使广东成为自己世袭的领地。康熙几次亲自命令他进剿江西、湖南或福建叛军,他都能编造出各种理由来抗命,或者说广东东、西部有贼寇,或者说正在发兵进剿沿海海寇等等。但在吴三桂去世后,眼见吴军颓势暴露出来,便很快就见风使舵,完全倒向清军,还向清廷主动请缨,跟随清军征剿叛军。
与此同时,清廷在华北、西北乃至蒙古、东北的大军全都调集南下进剿叛军,迅猛发起叛乱的耿精忠虽然当时能以疾风骤雨般的兵势攻城略地,但缓过神来又有大量精兵前来的清军狠狠反击耿军,而且很有可能是为了一雪前耻,清军对溃败的耿军都穷寇猛追,耿军死伤无数、兵败如山倒。正在此番危急关头,郑经与耿精忠的关系恶化,原因是郑军想要在泉州、漳州募兵而被拒绝,而郑经直接攻占泉州、漳州、汀州。趁着耿、郑二军闹翻之际,远在北京的康熙对这种战局洞若观火,下令康亲王迅速移师攻取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