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一书主要包括散文、书评、编辑札记等三部分,展现了一位“非普通读者”——文学编辑的职业生涯和素养。作者王雁翎文笔清丽,偏爱追索思辨,在评论和感悟中阐发独到见地。文风温厚蕴藉、睿智通脱。
《天涯》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编辑,所编作品曾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1996年与韩少功、蒋子丹一起参与《天涯》杂志改版,供职至今。主要从事散文随笔及文学评论写作,有散文集《不能朗读的秘密》等。
天涯落雁解
乡愁何处
十八岁单车远行
到鲁院去,到鲁院去!
上海流水
过客三章
融入野地
把自己心里的园子筑好
那些不能朗读的秘密
电影之短,小说之长
人因为什么而羞耻
《朗读者》故事的背后
安奈伊斯的双重生活
我不想活,只想爱,顺便活着
求证爱情的悲剧
我更爱你沧桑的容颜
后徐娘是怎样炼成的?
喷吧!要多响有多响!要多深有多深!
你一定要读阿袁
喜见小麦又出穗
万书丛中一小丫
那些被爱镀过金的岁月
说说笛安,或《西决》
《大战》何时了
荔红的套娃
精灵是怎样消失的
《南京安魂曲》断想
谁谋杀了乡村作家?
男人之书
开启动物保护的天眼
那些淋漓尽致地生活过的人是令人羡慕的
平静而富有激情地活着
佛教的世界观,儒家的人生观
没有亚里士多德和代数学的民族难以长治久安
性格即命运,国亦如此
向着爱情,一路狂奔
非常时期的爱情
浮想
悲悯与强悍
葛亮小说三题
旅游就象外遇一样?
现代“猪圈”里的诗意写作
须一瓜厦门菱菜天涯芬芳
寡妇的舞步与无事生非的鱼刺
我们时代的欲望诗篇
1970年代的情书及其他
汶川地震文学表达的角度
编读夏榆十年记
薛忆沩的“最后一仗”
文学的前提是矫情?
碎片化与整体观
文笔、学生腔、文艺腔及其他
善、恶?还是丰富、单纯?
地震小说如何可能?
灾难面前,文学何为
对散文的理解和期望
奔赴天涯
《天涯》新生
后记:一生只做一件事
跋
《人在天涯》:
只有我自己知道,到鲁院去满足了我一个隐秘的愿望:那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出逃。我一向以为,有时从已成定轨的日常生活中出逃是有益的。它可以使人麻木的感觉得以活泛,枯萎的心灵得到滋养。出逃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凝视花蕾绽放,静听残荷雨声;一次海边的眺望,一次山中的寻觅。现在,还比如:逃往鲁院!是的,是逃,逃往鲁院是日常生活出逃之一种。
如果是出逃,鲁院是最好的目的地了。不是吗?这里不仅食宿无忧,而且条件优越。每人有自己单独的房间,电视、电话、写字台、书架、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洗澡有热水供应,卫生有专人打扫;写作、上网有专门的电脑室;就连预防非典,也有学校统一发放的口罩、煮好的中药。吃饭有配餐丰富的食堂,消过毒的不锈钢餐具,吃完饭连碗也不用收,自有食堂的工作人员收拾清洗(这项待遇因非典肆虐、分餐制的实行很快就取消了,令大家叹惋不已,以后多次争取都因中国作协领导对大家安全的考虑而未获批准),隔三差五的还有各个文学期刊社请大家出去打牙祭,还有免费的旅游——社会实践活动。至于当学生嘛,鲁院的学生也要算世界上最轻松、最幸福的学生了,每周只有一、三、五上午有课,请的是各行各业专家,讲国情、战争、政治、经济、宗教、气象、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等,都是大家关心的事,还可以提问,与老师讨论。下课也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自由时间自己支配。终于可以不再看稿子了;终于有整块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了;终于可以不再买菜做饭洗碗了;终于可以不再辅导孩子的作业了……工作了十几年,终于又可以回到校园当学生了,当学生的感觉真是好啊。
刚开学那几天,我有轻飘飘的失重感。发困,没课的早上可以睡到九点,午觉可以睡到三四点。我以为只自己如此,一天傍晚在楼道碰上《延河》副主编张艳茜,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见到我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怎么总是睡不醒嘛?”我顿感遇到了知音:“彼此彼此。”大家初来乍到,名字熟悉,面孑L陌生,彼此还有些拘谨,也就不大串门。一天在食堂晚餐,兰州《西北军事文学》主编任真迟迟疑疑地问:“你们每天都在屋里干什么呢?我咋没事干啊?”饭桌上一片笑声,任真真是坦率得可爱,起码很多人听到他的话心里得到了印证:原来不只我一人如此啊。
4月的北京,鲁院小院里的柳条已经见绿了,迎春花也是黄灿灿的一片。傍晚时分,大家三三两两地在院里散步,在“聚雅亭”闲聊。一次听班长杨晓敏感慨:“我都多少年没有这么闲过了,在这里真是轻松啊。”立即引起施晓宇等同学的由衷响应:“是啊是啊。”大家一时间好像都被春风熏醉了。我这时大胆地以自己之心,度众人之腹: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出逃者啊。我的话引来一片赞同,可见人同此心。
可惜好景不长。4月的北京,非典的恐怖日甚一日,我们这个班暂时停课了,何时开课另行通知。鲁院的领导和老师建议大伙儿回家,实在不愿回去的,可在院里等,但要实行封闭管理,不许出门。大家的心情很复杂,不甘心啊!想想看,好不容易把家里的事安排好,铆足劲要在鲁院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好不容易刚刚把同学们的人和名字对上号,又要回到原来的工作里去,这一别,还能再见吗?还能再来吗?眼里和心里都是问号和不舍。最终大部分同学还是仓皇逃出京城,只有施晓宇、董立勃、曹雷、郭文斌、马青山、王曼玲、梁琴等十个同学选择了留下,从4月下旬一直坚持到6月中旬,鲁院决定推迟到9月初再开学,这些同学才悻悻离去。
6月、7月、8月,经过三个月漫长的等待,大家终于又在鲁院相会了。这次相见,就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了,亲热地打着招呼,甚至紧紧拥抱,从非典的极度恐慌中走出来,谁也没有觉得这样的举止有什么夸张和矫情。
9月4日,鲁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重新开学。开学后不久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联欢晚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唱起了《同一首歌》:“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是啊,欢聚了,我的这篇小文也该结束了。至于那以后三个月的鲁院生活,那有趣和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自有别的同学用生花妙笔传达,不用我赘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