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经济学家西蒙198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的三个讲座整理而成。
三个讲座分别探讨了:
1.通过超凡模型、行为模型、直觉模型三个理性模型,以及情感对决策的影响,来理解我们是怎么做决策的。
2.理性适应与生物自然选择之间的相似性,从时间维度理解理性决策。
3.由个人延伸到社会机构,有限理性对社会和政治机构决策的影响,从空间维度理解理性决策。
西蒙认为,理性它不能选择我们的*终目标,也不能调节我们追求*终目标上的单纯冲突,理性所能够做的,是帮我们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西蒙作为20世纪全才式的学者,各领域的读者都能在里面受到启发。此书只有短短一百多页,就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学等学科。引入此书,对经济学普及和研究有较大意义。
此书内容是西蒙在斯坦福大学的三个讲座。由个人的有限理性,推到了公共和社会机构的有限理性,*终探讨解决的办法。清晰、有趣、幽默又极具启发性。正因为是讲座,他话题没边界,在其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博学和睿智,不仅谈经济学,还谈到了人工智能、进化论、管理学、政治学,甚至文学,例如《战争与和平》、《正午的黎明》、《我的奋斗》等,不愧是20世纪全才式的狐狸。如果想对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者想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和生活决策上的建议,建议来听这三场讲座。2016,西蒙诞辰100周年,赶在2016年的尾巴出版,算是对这位大师的一个纪念吧。
序言
人类理性的性质,其机制、效应及其对人类境况的影响,是我近五十年来关注的重点。在收到斯坦福大学哈里·坎普讲座的邀请时,我心中略感忐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否还有未尽之言?况且斯坦福大学高手如云,仅仅对此问题有所涉猎的学者,就至少有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等。因此,即便还有未尽之言,也许该校同行早已先行一步,此亦犹未可知。也许实情就是如此,还是不要瞎琢磨了。最终,我决定利用此次讲座机会,把我觉得重要而又有趣,但尚未深究的枝节问题,做一番探讨。
具体而言,本文拟探讨三个问题:理性、直觉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理性适应与理性进化之间的相似性;有限理性对社会机构和政治机构等公共机构运行的影响。本书拟在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内,分别予以考察。
感谢斯坦福大学为本文写作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宜人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很享受这段学术访问的经历。感谢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T. Campbell)、理查德·莱沃汀(Richard C. Lewontin)和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对第二讲初稿提供的宝贵意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意该讲终稿的所有内容。对于他们以及所有为本文探讨的进化理论及其他论题提供过帮助的朋友,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前言
乐观主义者认为,如果我们思考得足够深入、足够理性,那么我们就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18世纪的理性时代,据说就充斥着这种乐观主义。事实是否如此,我们还是留给历史学家来回答吧。至于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则肯定没有那么乐观。
本文旨在立足当今社会,探讨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局限性。为了避免不靠谱的上述乐观主义,第一、二讲将以理性的有限性而非理性的作用,作为论述的重点。第三讲会适当恢复二者之间的平衡,但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结构安排能够理解,我们为何会先探讨理性的有限性问题。只有充分理解了理性的有限性,我们才能够设计出适当的机制,以有效利用人类推理能力所赋予我们的力量。
在第一讲中,我们首先分析功能强大的正式理性模型。这些模型构建于本世纪,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智力成果之一。由于人们对这些模型已经非常熟悉,故我们不拟详尽阐述,而以更多篇幅,探讨在将它们应用于人类现实生活时,何以盛名难副?当然,我们的本意并非吹毛求疵,第一讲后半部分将对人类有限理性做出更切合实际的阐释,并考察有限理性所提供的有限分析能力,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推理需要。
第二讲考察的问题,如今更多地属于社会生物学范畴,即冷酷的自然选择理性能否矫正理性自身的缺陷。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予以特别的关注:其一,在自然选择面前,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利他主义?其二,自然选择过程在何种程度上类似于最优化过程?
以第一、二讲的基本结论为基础,我们将转向第三个问题,即在人类公共事务中,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理性。
科学应该提供新的真理。学术论文最令人崩溃的审阅意见,是在审阅报告的空白处留下这样几个字:有新意的地方都是不对的,而对的地方又毫无新意。本文并不打算写成学术报告,故并不刻意追求新鲜感。如果本书内容大部分是真的,那么即使它们不是全新的,我也已经足以感觉欣慰了。正如我在讨论人类理性时所认为的那样,隔三差五地回顾一下重要的旧真理,还是蛮有必要的。
另外,对于我在早期著作中已经详细讨论过的问题,本文也不打算简单地重复论述。尤其是《管理行为》(Administrative Behavior)和《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两本著作,都曾对人类理性的基本概念做过深入的讨论。其中,《管理行为》重点考察了人类有限理性对组织行为的影响,而《人工科学》则描述了所有的适应性系统(人工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以之作为构建人工系统通用理论的基础。对于这些早期著作,本文以能够为进一步讨论提供基本框架为限。本文探讨的重点,则是对于我们理解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而言,仍然有待解决、充满争议和极其重要的那些问题。其实,我已经简要提及了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
赫伯特·西蒙,唯一因管理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自1949年起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75年荣获图灵奖;197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西蒙去世,享年85岁。
译者:
胡怀国,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年起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42010年借调香港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亚当·斯密》(香港:中华书局2000年)等著作多部,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冯科,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部委或企业的研究课题数十项,出版《金融脱媒之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著作多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