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结提炼临床中的技能、知识,并以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在同行中传播这些经验和知识。本书对一些视光技能、知识还薄弱的基层视光师和眼镜店人员有较大的帮助,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也是对视光学教育的补充和贡献
本书作者梅颖医生通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和审核,脱颖而出,进入了中国眼视光英才计划-明日之星项目,本书是他眼视光学习以及从业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前言有一次同行交流时有人问:你是怎么学习视光学的?我的回答是三个字记笔记!不知不觉从事视光一线工作也有18年了,这些年来养成了记录有趣的、疑难的视光学临床案例的习惯,并且都及时地发布到我的新浪博客和微信公众平台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与同行们讨论分享。自2010年4月6日我在新浪博客写下第一篇博客文章以来,不知不觉已经发表了各类网络笔记580余篇,其中包括临床案例分析、临床思考总结、文献阅读笔记、视光学读书报告、学术会议参会总结、前沿的视光学知识和新进展、新研究分享等。日积月累,这些笔记赫然已形成了我的视光学学习成长日记这就是我学习的秘密!2015、2016年我对这些笔记中关于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案例和心得的文章做了整理,分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和《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两本书,也非常荣幸地受到了很多同行的关注。闲暇之余,再回看这些文章,发现除了已发表的和接触镜相关的文章外,还有不少文字是可以整理出来与同行交流分享的,比如视光门诊的流程建设、规划布局,视光学的服务理念,各类屈光不正的临床配镜案例、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分析、视觉训练相关知识、视光学的医患沟通等。所以很想再整理成册分享给各位同行,也就定下了撰写本书的目标。由于角膜接触镜方面的文章已经整理出版,所以本书重点聚焦于接触镜以外的视光学知识、概念和方法,仅在第六章中,对特殊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做一介绍,作为视光学前沿知识分享。此外,在临床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困惑,或是对一些视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我通过讨论稿的形式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自己也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和认识。且不论这些讨论是否正确,至少是一种好的探索、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我分享自己日常学习、理解、分析视光临床案例思维的方法。我把这些内容放到第六章,作为讨论和开拓思维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本书的文字均为原创,也是一个资深视光医生多年从业的知识凝聚和精华,同时也展示了视光医生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本书并不是视光学的教科书,没有教科书式的知识,没有对视光学基础理论做系统介绍,没有复杂的光学公式,没有视光操作步骤,更多的是我遇到过的视光临床案例分析和我对视光学概念的理解,视光技术的临床应用。本书适合视光从业者阅读,包括视光初学者、验光师、视光医生、临床眼科医师、医学院校学生、视光职业学校学生。本书也适合视光行业创业者、视光诊所管理者、眼镜店人员阅读,书中提到的视光门诊流程建设,标准化、信息化要素都是现代视光企业组织和管理的要素。本书也可为医学院校、视光职业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本书的撰写得到了唐志萍博士的支持,她不但提供了很多案例,还对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文献和文字整理做出了不少贡献。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做了悉心的指导。上海根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也帮助完成了一些图片处理和绘制。本书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感谢大家的辛勤劳动。封底提供了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可作为和读者交流的一个平台,欢迎大家关注和交流。
梅颖2016年12月 于上海
梅颖,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早稻田眼镜职业培训学校名誉校长。国际角膜塑形学会(FIAO)资深会员、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SIAOA)资深会员、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1999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是视光学界知名微信公众号、知名博客。专长角膜塑形、圆锥角膜诊疗、RGP镜验配;视疲劳诊断、视功能分析和视觉训练。《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专栏作者。著有《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担任《中职教接触镜验配技术》副主编,参与《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的编写。眼视光英才计划明日之星成员。
目录第一章 茶话眼视光学第一节 什么是眼视光学第二节 探索视光学的5.0时代第三节 验光不能只见屈光不正不见人第四节 人工智能会取代验光操作吗第五节 眼镜是视光医生的临床用药,买药需谨慎第二章 现代视光门诊流程建设第一节 什么是视光门诊第二节 视光门诊流程建设第三节 视光门诊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第四节 视光门诊的布局第五节 从电脑验光中可以发现的视功能问题第六节 综合验光仪摆放过近对验光的影响第七节 验光前详细问诊的重要性第八节 为什么验光前一定要做视力检查第九节 有关视光光学产品的选择
第三章 视光门诊基本知识技能第一节 近视眼的世界你不懂第二节 视光门诊中裂隙灯的使用和常用照明法第三节 动态检影与开窗式电脑验光仪第四节 总散光、角膜散光、内在散光……傻傻分不清第五节 远视按调节的分类方法第六节 混合散光配镜原则与正、负柱镜形式的选择第七节 儿童近视预防、控制三板斧第八节 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第九节 简单说说斜视、隐斜视第十节 画图说明遮盖试验的方法第十一节 简单说说儿童弱视处理的原则第十二节 试戴片摆放位置对高度近视配镜的影响第十三节 微小角度斜视
第四章 配镜处方原则与案例第一节 近视配镜原则和案例第二节 远视配镜原则和案例第三节 散光配镜原则和案例第四节 三个验光结果到底哪个是对的?第五节 屈光参差配镜处方原则和案例第六节 相同光度配装镜与试戴镜矫正视力不同第七节 渐变镜成功验配四要素第八节 高度散光患者验配成人渐变镜应谨慎第九节 一渐变镜投诉分析第十节 一抗疲劳片验配不适案例第十一节 垂直方向屈光参差大者慎配渐变镜第十二节 某数码型镜片投诉案例分析
第五章 视功能、视觉训练与临床应用第一节 再梳理下双眼视和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第二节 双眼视功能的初步检查与分析第三节 调节性会聚与调节比率第四节 怎么避免隐斜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的矛盾结果第五节 Sheard、1︰1、Percival 准则第六节 常用视觉训练工具的简单分类第七节 举个案例说说双眼视检查和视觉训练的流程第八节 推荐一个开展视觉训练项目的学习计划 第九节 三棱镜的应用第十节 一图看懂三棱镜矫正眼球震颤代偿头位的方法第十一节 棱镜处理严重视疲劳案例第十二节 用视光学基础知识分析某种近视控制眼镜
第六章 视光学前沿与热点问题讨论第一节 眼镜到底要怎么戴第二节 散光验光需要多准确第三节 各类近视防控方法的效果比较第四节 特殊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与验配第五节 调节滞后与近视进展的再思考第六节 儿童验光是否要扩瞳看看美国视光师如何做第七节 视网膜是如何识别离焦性质是近视性还是远视性的第八节 讨论、辩论:也谈谈儿童生理性远视第九节 讨论:假性近视是如何变为真性近视的第十节 混合散光配镜原则讨论:MPMVA原则还是保留调节第十一节 从研究到临床:周边离焦的前世今生第十二节 探析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药物阿托品第十三节 调节张力一词是否合适?蒋百川教授评
第七章 视光杂谈第一节 梅医生的医患交流实录第二节 角膜塑形,再难也坚持第三节 和验光相关的一些简单英语第四节 谈谈如何做优秀的视光医生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