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是一门既特殊、重要,又最不受重视,同时还是难度最大的必修课程。特殊、重要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出国访问、交流的机会,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不受重视是因为学生往往觉得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学习英语没有用处;而难度最大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往往文化课程度较差,尤其许多学生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而是通过中专、大专的学习,继续本科学习的。
第一章 背景介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建构主义
第二节 体验式学习理论
第三节 任务型教学法
第四节 可理解性输入
第五节 输出驱动假设
第六节 输入、输出理论
第七节 目标理论
第八节 动机理论
第九节 自我效能理论
第十节 归因理论
第十一节 实施舞台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舞台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项基于学生访谈的研究
第二节 舞台式教学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访谈的研究
第三节 舞台式教学中的学习动机研究
——基于访谈的研究
第四节 舞台式英语教学适用于艺术类学生的实证研究
——建构主义视域
第五节 舞台式教学有利于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实证研究
第六节 舞台式教学与自我认同建构的实证研究
第七节 舞台式教学中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个案调查研究
第八节 舞台式教学中艺术类学生语音石化现象的调查研究
第九节 基于大学英语舞台式情境教学的方式探索
第十节 舞台式教学实验班和控制班期末各项成绩比较研究
第十一节 舞台式教学反思
第四章 舞台式教学评价系统
第五章 舞台式教学教材编写的基本构想
附录
附录1 西北民族大学《大学英语舞台式教学教材》大纲
附录2 教材样本
附录3 自创剧本
附录4 关于舞台式教学的问卷调查
附录5 关于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
附录6 关于自我认同的问卷调查
附录7 前测试卷
附录8 后测试卷
附录9 关于舞台式教学的访谈
附录10 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访谈
附录11 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访谈
附录12 关于学生自我认同的访谈
附录13 关于归因的访谈
附录14 关于语音石化的访谈
附录15 教学成果展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大学英语舞台式教学模式研究》:
1.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教材编写,特别是与编辑教材相关的文章
如研究教材的语言、语体、语法、文化、注释、选文、练习等;如孙东晖的《国外英语教材的编写特色及设计思路评析》、唐沁的《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材思考》、韩娟的《试论大学英语材料评估的必要性》、周雪林的《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黄龙胜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若干问题及其编撰思路》、戴忠信和刘军的《论外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张乐乐的《高中口语交际教材编写的心理学理论构想》、杜瑞清和白靖宇的《对21世纪研究生英语教材编写的认识和实践》等。这些专著对于教材的编写有着很大的帮助,认真研究这些教材和文章,可以得到极大的启发,获得一些经验和技巧。编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教材编写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
2.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外语教材,尤其是大学英语类教材
这里编者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包括《英语交际教学教程(CECL)》、《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20世纪英美戏剧选读》、《英美戏剧:剧本与演出》、《大学体验英语教程》、《新概念英语》、《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泛读教程》、《语法大全》等。编者对以上教材和语法类书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得到很多教材编写实战理论.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从整体到细节的,如《大学体验英语教程》、《新概念英语》、《英语交际教学教程(CECL)》、《泛读教程》等都是大学英语类教材,这类教材可以给编者一些启示,决定《大学英语舞台式教学教材》的基本框架;《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20世纪英美戏剧选读》、《英美戏剧:剧本与演出》提供了舞台剧演出的一些技巧和剧本的部分素材。《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语法大全》为教材语法部分的编写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各种不同的教材中,汲取先进的、成功的模式,才可能使我们自己的教材有权威、完整,同时又有特色、有创新。否则,费时费力编出来的教材很可能不但没有新意,甚至连以往教材的好做法好经验也没有借鉴过来。
3.收集和分析教学大纲
包括各种各级“水平等级大纲”;首先,去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见附录),只有有了教程教学大纲,本套教材才会有主导思想指引。除了“教学大纲”,编者还需查看其他各种类型大纲比如说“语言教学大纲”、规定具体内容的“专门内容的教学大纲”等。这些目的和用途不同的“大纲”,都可以成为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它们都可以给予教材编写者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上等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更是为语法、词汇、功能意念、文化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依据。
在教材编写之初,编者需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尤其是有关的目的语“素材”,为课文、剧目、语法、文化沙龙等各环节的编写、改写、选文做好“物质”准备。编者可以选择精选范文作为课文,也可以改编一些作品作为课文,还可以自己编写课文,但无论怎样,都需要大量的素材做支撑。而且在选择素材的时候,编者需根据“教学大纲”中拟定的课题,选择与之相关的素材,而且应注意话题、语体、体裁等的多样性,应注意更多地反映目的语社会现实、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注意语言的地道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择的课文或作为课文底本的素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有利于使课文语言生动化、生活化、趣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