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国内外学者对于政治发展动力相关阐述的基础之上,提出并论证了“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这一基本观点,试图在宏观层面探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逻辑。通过非均衡的学理解读;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关系解读以及逻辑梳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的具体阐述;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以及非均衡作为政治发展动力的价值分析这几个方面的阐述,论证并支持了“非均衡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逻辑”这一观点,这也是本文所倡导的一种常常被忽视乃至片面否定的动力观。当然,研究政治发展的动力的理论与视角多元而复杂,论文仅仅是选择一个特殊的理论视角对政治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全景式的研究。
张敏,女,1975年6月出生,湖北黄冈人。先后在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就读,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网络、创新创业和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一项,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导论
一 国内外政治发展动力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
(二)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研究的概况
(三)国內学者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相关研究
(四)简要述评以及本书的思考
二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 本书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非均衡的学理解读
一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非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关于非均衡的基本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申的非均衡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非均衡理论的世界眼光和宏观视角
二 西方学界关于非均衡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对古典“瓦尔拉均衡”的批判及非均衡思想的提出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非均衡的主要观点
(三)西方学者非均衡理论的批判态度和现实主义视角
三 本书关于非均衡的基本规定
(一)非均衡的界定
(二)非均衡对政治发展的意义分析
第二章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
一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非均衡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之源
(二)非均衡是政治发展过程的生动写照
二 非均衡:政治发展动力体系的存在方式及内在逻辑
(一)非均衡:政治发展的动力体系的存在方式
(二)非均衡:政治发展动力体系作用的内在逻辑
三 非均衡的特征及原则
(一)非均衡的特征
(二)非均衡的限度及原则
四 小结: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分析
一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
(一)国际现代化杠杆的驱动:我国政治发展的外在动力
(二)党和政府的发动与设计:我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国政治发展的內在驱动力
二 非均衡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一)以政府为核心动力推动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二)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回顾
三 非均衡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一)党和政府的核心动力保证了我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进行
(二)注重效能为政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政治价值、制度及行为的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
四 非均衡发展与政府关注
(一)非均衡发展与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一一基于微观的考察
(二)非均衡发展与政府关注一一基于解决路径的考察
第四章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
一 选择分析典型及选择原因
二 日、韩等东亚国家转型时期政治发展动力的选择与经验分析
(一)日韩模式中动力体系的特征分析
(二)日韩模式中非均衡动力的选择与经验分析
三 东南亚国家转型时期非均衡动力的作用及效应——以新加坡为分析样本
(一)新加坡模式中动力体系的特征分析
(二)新加坡模式中非均衡动力的作用及效应分析
四 小结:国内外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共性和基本经验
第五章 政治发展中非均衡的价值分析及路径选择
一 非均衡在政治发展中的价值理性分析
(一)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
(二)非均衡的价值理性分析
二 我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选择:非均衡发展创设有效政治
(一)政治发展的路径分析:有效性与合法性
(二)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非均衡发展创设有效政治
(三)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在有效性中积累合法性
(四)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三 我国政治发展非均衡模式的选择与优化分析
(一)民生政治:基本政治价值诉求基于“合法性”的逻辑演进
(二)以民生建设促民主发展:政治发展非均衡模式的
选择与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