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

《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

定  价:109 元

        

  • 作者:巫宇军
  • 出版时间:2016/12/1
  • ISBN:9787516194997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607.2 
  • 页码:46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1
8
9
7
4
5
9
1
9
6
7
  释比文化是羌文化*独特、*重要的部分,从远古存传至今,保留了许多古代文明的信息。口耳相传是其主要传承方式,音乐贯穿于各类释比活动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羌人不仅利用音乐传承文化,还将音乐用于生产实践,使之具有生产力的特性。这一特点却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今缺乏研究。近几十年,释比文化急遽衰落,已处于濒危境地,急需抢救和保护。
  本项目选取一个释比文化留存相对*丰富、*完整的纯羌人村寨——四川汶川阿尔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住村定点调查的方法,以大量实地考察材料为依据,研究了释比音乐的本质属性、核心功能、变迁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保护策略。
  《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性和工具性是释比音乐的本质属性。以技术手段解决羌人生产、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是释比音乐的核心功能。在现代知识系统中,释比音乐的核心本质应归属于自然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或宗教。
  释比音乐在历史流变过程中,其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不仅*为稳定,始终不变,而且主导着释比音乐变衍存留的方向,决定影响着外显的音乐形态及其特性。
  释比音乐以技术为内核的特点具有启发意义,可对重新认识、界定传统音乐的类型及解读远古人类音乐行为提供新思路。
  保护和传承释比音乐的关键在于保护其本质不发生异变。
  艺术取向的保护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议保护之前加强基础研究,而且不能囿于既有学科框架体系和思维定式,须针对具体对象,在客观准确定位传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制定切合实际的保护措施。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