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以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为目的,从工科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出发,力求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现场识图制图能力。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制图基础知识、正投影基础、常见立体的表面交线、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部件测绘和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配套的习题集配有丰富的习题,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机械制图》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的特点是图例简明提高学习兴趣;案例典型突出生产实际;岗位入手锻炼工作能力。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主旋律。推行“双证制度”是落实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但是,由于基于“双证书”的专业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匮乏,“双证课程”不能融入教学计划.或者现有的教学计划还不能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因此,“双证书”制度的推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配合各高职院校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工作,推进示范校建设,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申报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推进策略与“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立项编号225753)。此课题拟将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专业课程设置嵌入一个对应的证书,拟为一般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双证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数控加工操作、数控设备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多个专业。
该课题由教育部的权威专家牵头,邀请了中国职教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领先的学校,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已召开多次研讨会,将课题涉及的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人才定位一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一职业标准解读与工作过程分析一专业核心技能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开发方案”的过程开发。即首先对各专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分类,按照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而分析得出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再将这些核心技能进行分解,进而推出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双证课程,最后开发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课题组对专业课程对应的教材也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拟开发的教材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1.注重专业整体策划。本套教材是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每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衔接,整套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2.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本套教材将各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嵌入到各双证教材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绪论
第1章 制图基础知识
1.1 常用绘图工具和用品及其使用方法
1.1.1 绘图工具
1.1.2 绘图用品
1.2 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
1.2.2 比例
1.2.3 字体
1.2.4 图线
l.3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3.1 基本规则
1.3.2 尺寸的组成
13.3 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1.4 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4.1 等分直线段和等分圆周
1.4.2 圆弧连接
1.4.3 圆的切线
1.4.4 斜度和锥度
1.4.5 常用的平面曲线
1.5 平面图形的画法
1.5.1 尺寸分析
1.5.2 线段分析
1.5.3 绘图方法和步骤
1.6 徒手画图的方法
小结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1.1 投影法的分类
2.1.2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2 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2.2.1 i视图的形成过程
2.2.2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2.3 点的投影
2.3.1 点的三面投影
2.3.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
2.3.3 两点的相对位置
2.3.4 点的投影图的作法
2.4 直线的投影
2.4.1 直线的投影特性
2.4.2 属于直线的点
2.4.3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2.4.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5 平面的投影
2.5.1 平面的表示法
2.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2.5.3 属于平面的直线和点
2.6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2.6.1 平面立体
2.6.2 曲面立体
2.7 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2.7.1 平面立体的尺寸注法
2.7.2 曲面立体的尺寸注法
2.8 几何体的轴测图
2.8.1 轴测图的基础知识
2.8.2 正等测图
2.8.3 斜二测图
小结
第3章 常见立体的表面交线
3.1 截交线
3.1.1 截交线的基本性质
3.1.2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3.1.3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3.1.4 综合应用举例
3.2 相贯线
3.2.1 相贯线的基本性质
3.2.2 求曲面立体相贯线投影的基本方法
3.2 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3.2.4 相贯线投影的近似画法
3.3 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3.3.1 截断体的尺寸标注
3.3.2 相贯体的尺寸标注小结
第4章 组合体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4.1.1 形体分析法
4.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4.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4.2.1 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4.2.2 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4.3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4.3.1 读图与画图的联系
4.3.2 读图的基本要领
4.3.3 读图的基本方法
4.4 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
4.5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5.1 尺寸的种类
4.5.2 尺寸基准
4.5.3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4.5.4 标注尺寸的步骤
4.5.5 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小结
第5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5.1 视图?
5.1.1 基本视图
5.1.2 向视图
5.1.3 局部视图
5.1.4 斜视图
5.1.5 旋转视图
5.2 剖视图
5.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5.2.2 剖切面
5.2.3 剖视图的种类
5.2.4 剖视图的标注
5.3 断面图
5.3.1 断面的概念
5.3.2 断面的种类及其画法
5.3 13断面图的标注
5.4 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5.4.1 局部放大图
5.4.2 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5.5 综合应用举例
5.6 第三角画法简介
小结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6.1 螺纹1
6.1.1 螺纹的形成和结构
6.1.2 螺纹的要素和种类
6.1.3 螺纹的标注
6.1.4 螺纹的规定画法(GB,lr4459.1 -1995)
6.2 常用螺纹紧固件
6.2.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6.2.2 常用螺纹紧固件连接画法
6.3 键、销连接
6.3.1 键连接
6.3.2 销连接
6.4 齿轮
6.4.1 直齿圆柱齿轮]
6.4.2 圆锥齿轮
6.4.3 蜗杆、蜗轮
6.5 滚动轴承
6.5.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及代号
6.5.2 滚动轴承的画法
6.6 弹簧
6.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名称及尺寸关系
6.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小结
第7章 零件图
7.1 零件图的内容
7.2 零件图视图的选择
7.2.1 主视图的选择
7.2.2 其他图形的选择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3.1 尺寸基准
7.3.2 尺寸标注的形式
7.3.3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7.4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4.1 铸造工艺结构
7.4.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7.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7.5.1 表面结构要求
7.5.2 极限与配合
7.5.3 形状和位置公差
7.6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7.6.1 轴套类零件
7.6.2 轮盘盖类零件
7.6.3 叉架类零件
7.6.4 箱体类零件
7.7 读零件图
7.7.1 读零件图的要求
7.7.2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小结
第8章 装配图
8.1 装配图的内容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1 装配图画法的一般规定
8.2.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8.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及技术要求
8.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8.5.1 两零件接触面的结构
8.5.2 零件的紧固与定位结构
8.5.3 装、拆结构
8.6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8.6.1 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8.6.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小结
第9章 零、部件测绘
9.1 零件测绘
9.2 部件测绘
小结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
10.1 AutoCAD概述
10.2 AutoCAD操作基础
10.2.1 正交
‘10.2.2 极轴追踪
10.2.3 对象捕捉
10.2.4 设置坐标系及坐标值
10.3 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
10.3.1 命令的输入
10.3.2 图形显示控制
lO.3.3 绘制点
10.3.4 绘制直线
10.3.5 绘制圆
10.3.6 绘制样条曲线
10.3.7 图案填充
10.4 AutoCAD编辑命令
10.4.1 选择或选取对象方式
10.4.2 偏移
10.4.3 修剪命令
10.4.4 打断命令
10.4.5 复制
10.4.6 镜像命令
10.4.7 阵列
10.4.8 倒角
10.4.9 圆角命令
10.4.1 0分解
10.5 AutoCAD图层控制
10.5.1 图层概念
10.5 12图层性质
10.5.3 创建新图层
10.5.4 设置图层对象
10.5.5 设置线型比例
10.5.6 调用图层
10.6 文本输入与编辑
10.7 尺寸标注
10.7.1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10.7.2 线性尺寸标注
10.7.3 对齐标注
10.7.4 直径尺寸标注
10.7.5 半径尺寸标注
10.7.6 角度尺寸标注
10.8 图块及其属性
10.8.1 图块操作
10.8.2 图块属性
小结
附录
一、螺纹
二、螺纹紧固件
三、键与销
四、常用标准结构和标准数据
五、常用金属材料
六、轴和孔的极限偏差
参考文献
第1章 制图基础知识
1.5 平面图形的画法
1.5.3 绘图方法和步骤
1.准备工作
画图前应先了解所画图样的内容和要求,准备好必要的绘图工具:圆规、铅笔、橡皮、丁字尺、图板、三角板、透明胶带等。清理桌面,暂时不用的工具、资料不要放在图板上。
2.选定图幅
根据图形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定比例,确定图纸幅面。
3.固定图纸
图纸要固定在图板左下方,下部空出的距离要能放得下丁字尺,图纸要用胶带纸固定,不得使用图钉,以免损坏图板。
4.画底稿
画出图框和标题栏轮廓。画图形时,应先画出各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圆形的中心线,再画主要轮廓线,然后画细部。注意各图的位置要布局匀称,底稿线要细、轻,但应清晰。
5.检查并清理底稿,加深图形和标注尺寸等
加深图形的步骤与画底稿时不同。一般先加深图形,其次加深图框和标题栏,最后标注尺寸和书写文字(也可在注好尺寸后再加深)。
加深图形时,应按照先曲线后直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所有图形同时加深的原则进行。将同一种粗细的图线加深后,再加深另一种图线;在粗细相同的直线中,将同一方向的直线加深完后,再加深另一方向的直线。
6.全面检查图纸
加深图形后再一次全面检查全图,确认无误后,填写标题栏,完成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