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是一位思想者诗人。作为思想者,研究了他的爱国思想、文学思想、文化思想、编辑思想、郁达夫的鲁迅观以及郁达夫与王映霞离异的思想根源。
对郁王的离异,撇开第三者插足说,从四个方面分析其思想原因,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为诗人,则从其对历史人物典女性人物典的运用,看其自我形象与对女性的态度;从青衫红豆意象研究其心理与思想。
对郁达夫与古典诗词的关系,不囿成说,而是细加梳理郁诗,作整体性综合性探讨,从而认为郁达夫上自诗骚,下迄晚清,他都有所继承。而对郁诗的研究,新加坡*名学者郑子瑜先生乃是大家,其贡献至巨,有开拓之功。郁诗研究至今亦有百年,然尚无全面史述之文,《思想者诗人郁达夫论/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填补了空白。
诗的澄明与思的深邃(序一)
埋头苦研的态度与创获(序二)
内容提要(代前言)
辑
章 郁达夫的爱国主义思想
节 从种族革命的悲壮到对民族歧视的哀愤
第二节 为国家而奋斗
第三节 的殉国者
第二章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文学思想
节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节 战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作家人格与思想锻炼
第四节 对中外作家的介绍
第五节 南洋散文的思想性
第三章 郁达夫的文化思想
节 民族文化不亡论
第二节 重造新文化的思想
第三节 文化的继承吸收与沟通
第四节 对战时日本文化的批判
第四章 郁达夫的编辑贡献与编辑思想
节 主编创造社刊物
第二节 从《民众》到星副
第三节 实践性的编辑思想
第五章 郁达夫的鲁迅观
节 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人”
第二节 鲁迅是“值得崇拜的对象”
第三节 鲁迅是“民族光辉的人物”
第四节 《狂人日记》与《沉沦》的思想意义
第六章 郁王离异的思想根源
节 郁厌俗礼,王慕虚荣
第二节 郁恨黄金,王爱钱财
第三节 郁欲隐居,王喜热闹
第四节 郁憎做官,王羡厅长
第五节 《王映霞自传》种种
第二辑
第七章 郁达夫诗词中历史人物的自我形象
节 文士形象
第二节 志士形象
第三节 英雄形象
第四节 忠义形象
第五节 隐士形象
第八章 郁达夫诗词中女性人物的情意指向
节 人物之类型与指代
第二节 人物指代之特点与情感倾向
第三节 对女性的情感与态度
第四节 对《离骚》意象传统的承创
第九章 郁达夫诗词的青衫红豆意象
节 青衫意象
第二节 红豆意象
第三节 青衫红豆意象出现于前后两个时期的原因
第十章 郁达夫借鉴古典诗词的广泛性与艺术性
节 郁诗所接受之影响
第二节 郁诗借鉴的广泛性
第三节 郁诗革新的艺术性
第四节 郁诗的艺术经验
第十一章 郁达夫习用古典诗词方法通证
节 整用及其形变
第二节 断用及其形变
第三节 意用及其形变
第四节 暗用合用与杂用
第十二章 郁达夫写徐州的诗
节 过徐州的两首七绝
第二节 住徐州的《登云龙山》
第三节 《毁家诗纪》有关徐州的诗
第三辑
第十三章 郑子瑜先生的郁达夫旧体诗研究及其贡献
节 郑郁之交谊
第二节 郁诗之研究
第三节 研究之贡献
第十四章 郁达夫旧体诗研究百年史述
节 帷幕初启(1914年~1945年)
第二节 诗人逝后(1946年~1949年)
第三节 研究方兴(1949年~1966年)
第四节 大陆之外(1966年~1976年)
第五节 全面展开(1977年~2014年)
第六节 结束之语
主要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