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和汇率有关的四大知识板块:汇率的基本常识、汇率与全球经济的关系、汇率与人民币升贬值的关系、汇率与投资理财的方法。这些汇率知识,不仅涉及国家金融安全,更是与我们日常的投资理财息息相关。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在当今金融世界里必不可少的课程。
古往今来,汇率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次不亚于战争破坏力的金融事件。汇率战争的形式,一般都在*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化时,进行货币升值或者贬值,通过升值、贬值的交替,强势货币掠夺他国财富,从而搞乱或者摧毁对方的金融体系。 所以说,世界是一部金融史,是一部汇率进攻与保卫的战争史。
殷靖,毕业武汉大学,长期跟踪全球财经热点,关注全球经济现象背后的成因,研究期货交易与国际汇率。业余撰文写字,为财经类专栏撰写有关汇率和外贸方面的文章。
第一章和汇率有关的几个知识
一、外汇与汇率——两国贸易引出来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在商品经济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需要某种自己没有的生活必需品时,只能采取物与物交换的方式来获得。也就是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各取所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在物质上的欠缺。这种交换方式非常简单,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下,非常盛行,即使在现在,一些远离文明的部落依然采用这种物品交换的方式。那时的交换,严格上说就是以物换物,讲的是各自喜好,满意就行,至于算计成本之类、交易是否公平,则没有什么人去考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与物的交换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之间的需要了,因此,货币就出现了,并日益成为商品生活中的主宰。从中国的货币发展历史来看,最先充当货币的是贝壳,然后是金属铸币。再到后来,贵金属,也就是金银逐渐担当起货币的角色。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抢手货,世界各地的金银都流向中国,中国的流通货币就以金银为主了。
“金银天生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生是金银”,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一句名言,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银这两种贵金属因数量不足,已经难以满足商品流通中的需要了。因此,纸币就出现了。而要纸币得到社会的承认,是需要与金银挂钩的,也就是说,纸币只是金银的一种替代品。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以一种野蛮的行为在全世界进行势力扩张,拥有大量剩余产品的资本家们,开始想着突破国内狭小的市场,在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在这种背景下,殖民主义开始无孔不入地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严重不对等的国际贸易如同吸血鬼一样,在亚非拉等广大土地上肆意施虐,榨干了这些土地上的养分。
不管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如何,既然存在着国际贸易,而且这种贸易已经不是简单的物与物交换,那么在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通过公认的货币来进行支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货币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而且支付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为了减少因货币支付带来的麻烦,宗主国就规定了国际支付必须以一种货币为主,按照一定的汇率进行交易。实际上,外汇就是一种以外币或通用币进行国家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而汇率则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
在纸币出现之前,以金银为流通货币的国家之间,贸易支付方式比较简单,直接用金币或银币支付就可以了,汇率按两国货币的含金或含银量来计算。
金铸币本位制盛行的时代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那时,世界各国的流通货币就是金币,只要拥有足够数量的黄金,就可以自由铸造金币,而商人为了贸易,也可以把金币自由带出国境,而纸币的价值也是直接与黄金挂钩的。
经济学上常常提到的“铸币平价”,实际上就是进行交易的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的比率。通常,在金本位制下,一国铸币的价值是由其固有的含金量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拿英镑来做说明,假设1英镑铸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1格令=0.065克),成色为0.91667;1美元铸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那么,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算出英镑与美元的汇率:英镑的含金量/美元的含金量=(123.27447×0.91667)/(25.8×0.9)=4.8665。
由此可见,汇率也可以看作是汇价或外汇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来表示的价格。要计算两个国家的货币比率,第一步要做的是先确定将某一国的货币作为折算标准,但由于确定标准不同,也就出现了以下两种汇率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1单位(或者100单位、10000单位等)的外币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标价方法。
比如,在2016年11月25日,我国外汇牌价显示100美元兑换人民币为688.730元,此时,外国货币即美元就被看作是单位货币,本国货币则被看作是计价货币。为取得一单位外国货币时所需要支付的本国货币额,被称为“应付标价”。
直接标价法的特点主要有:外币数额没有必要进行改变,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外币与本国货币币值对比变化而出现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例如,如果一定数额外的币折合本国货币的数量上升,即为汇率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上升,而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反之,则为汇率下降,即外国货币币值下降而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是指以1单位的本国货币能换到的外币数额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例如,同样为2016年11月25日,美国汇率为100美元兑换94.52欧元。此种标价方法特点为: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币数额则随着本国货币与外币币值对比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如果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能兑换到的外币比原来少,则说明外币币值在上升,而本国货币币值则下降,汇率下降;反之,则说明汇率上升。
当今世界,除英、美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也是采用直接标价法来表示的。
基于此,外汇在我们眼里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而汇率则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调节杠杆。在全球化的今天,汇率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有时候所起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因为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而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成本多少,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市场供求说了算的。因此,汇率在其中自然就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汇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从而直接影响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说完了汇率的基本概念,再来看看中国和美国在汇率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在度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蜜月期后,开始就贸易问题打起了口水战,其中,美国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问题上,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为了让中国感受到压力,美国拉拢了西方等国,联合向中国发难。经过漫长的贸易谈判后,中国开始了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人民币升值应该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中国人手里的钱值钱了,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了,似乎中国人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从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前几年的消费趋势看,中国游客到欧洲各大城市各大知名购物中心,对知晓和不知晓的奢侈品采取打包式抢购,让见多识广的欧洲人也直呼中国人真有钱。而这种光鲜的事情,也确实让很多人觉得很出彩,但事实上,对于那些做实体经济的商家,尤其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商家来说,从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感觉到经济贸易中的寒冬来临了。
原因很简单,中国自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后,在对外贸易方面就确定了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全力发展加工业,在沿海一带兴建了以服装、鞋帽为主的工厂,为国外品牌进行加工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并开始从鞋帽、服装、玩具等行业向机电、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发展。但不管加工贸易门类如何齐全,从本质上看,中国的对外加工业依然徘徊在低水平之上,产品的设计、销售和定价权依然控制在外商手中,中国方面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即使在原材料方面,中国出口的也依然是附加值极低的矿产资源。为了获得加工贸易所带来的外汇收入,中国付出的是能源消耗率高以及对环境的巨大破坏的代价。而让这一切看起来有利可图的秘密就在于汇率。中国通过低汇率,换取国外资本购买中国的商品,也就是以物换汇——换外汇。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商品交换的形式收取外国货币,主要是美元,然后回国后按照国家银行规定的汇率,换取人民币作为自己的主要收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越低,换到手的人民币就越多,商家赚到的钱也就越多,获利也就越大。
从当时的情形看,中国因为封闭太久,缺少技术,国家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飞机、机械、电脑,还有为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相关电子产品,如电视机等都无法制造,只能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但当时政府的手里只有人民币,国际市场上的卖方如果收取了人民币后,就会发现在国际市场上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中国市场上所提供的东西(假设有)却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因此,中国的需求越大,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制造技术与水平在不断提高,工人的素质也在提高,电脑、汽车和各类机械装备都能自己制造,而且能够利用这些装备和中国劳动力的优势,生产出更多鞋子、袜子、领带、打火机等诸多轻工业产品出口,通过低价和数量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并不需要更多的美元去美国等国家购买工业产品,因而对美元的需求就下降了;另一方面,美国人或其他外国人拿到人民币后可以在中国买到价廉物美的生活消费品,所以美国人对人民币的需求上升了,这一降一升,意味着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减少而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人民币理所当然也越来越值钱了。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是势所必然。
人民币升值,对在中国的外贸加工企业影响巨大,因为人民币汇率提升,意味着以前赚到的同样多的美元换回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了,而在国内用人民币支付的开销却年年在增长。如工人工资、税费、能源消耗、购买材料等,这些支出每年都在增加,而收益却没有因为销量的增加而增加,多数加工企业最终的路只有一条——破产倒闭。
由于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中国老百姓对货币的认识只有一个感性对象,那就是人民币,而当改革开放实行后,对货币敏感的人群也只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在中国境内也只多了一个货币对象——兑换劵。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汇率只是一个不常见的书本上的名词。1994年,实行了多年的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这标志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当时,1美元可兑换约8.6元人民币。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小幅攀升,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在此后,人民币汇率被固定在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由于中国政府对外汇实行了严格的管制,人民币汇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稳定。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时期,中国的财富急剧增加,外汇储备数额增加,中国开始成为受国际瞩目的“富裕国家”。
从整体上说,世界财富是组成世界实体的财富的聚合,当中国财富增加时,别的国家财富就会相应地减少。这个世界不是慈善的世界,当一国财富减少后,为了对民众有所交代,政府就必须为财富的减少找一个借口,让别人成为自己被攻击的替罪羊,而找替罪羊的工具就是汇率。当世界进入新千年之后,中国开始成为西方世界攻击的靶子,汇率就成为瞄准靶子的狙击枪。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感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引发的生活变化。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