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加大了物质资源的损耗和浪费。而电子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可以帮助科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以小为贵的材料、研究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探讨保护生存环境机制,避免日趋严重的损毁和环境污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显微技术为支撑的纳米科技需要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才能适应当今大数据、云计算、4G传输技术、4D打印等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也使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自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就诞生了以0.1到100nm长度为研究范围的纳米科技(超微粒子技术),其高分辨率又拓展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科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高新技术,涉及到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既能为人类提供舒适而安全的条件,又能减少人类资源的损耗和各种污染,非常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以至有关成果一直受到科学界和市场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纳米技术已经随着高科技设备一起飘上了白云,飞人了太空,走进了海底。如今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IT、电子、机械、医学、化工、林业等1领域,并在碳纳米管、生物芯片、纳米计算机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美国探讨通过人体、网络和芯片结合,用意识控制飞行器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医学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匹兹堡大学教授将芯片植入瘫痪了15年的老年妇女脑中,首次成功唤醒了其意识;2013年欧洲投入13亿欧元研究脑科学,绘制脑活动的全息图,通过类似人脑的计算机和纳米技术等学科的结合,适应高端科学的发展需要,目前德国已经在意识控制无人机飞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电子显微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学科为基础的前沿科学,其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由于其研究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科技含量很高,使许多人对此不了解,把最简单的测试方法误以为是电镜技术,甚至把电镜当作一般的光学设备而不知道如何去开发应用功能,以至严重影响了电镜技术的应用,阻碍了超微结构的深入研究。经几代电镜工作者的努力,当今的电子显微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完善,但在电镜的功能开发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经验。为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电子显微技术基础上不断提高,才能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校于1981年引进了电镜,82年开设《电镜技术》的课程,深受广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欢迎,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木材鉴别、植物分类、纸浆改性、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我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和本室工作者在国内外单独或协作发表了应用电镜技术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生物电镜技术》和《实用电镜技术》专著两部;编写教材《林业电镜技术》、《扫描电镜的使用与维护》、《透射电镜的调试与使用》、《林业电镜实验指导教程》、《电镜论文选编》五部。并于1988年获得国家教委先进实验室奖、1989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全国扫描电镜优秀照片二等奖;2001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西部资源开发和华东地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先进奖等;2006年首次在国内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显微技术开放实验室》资助。
多年来,经电镜室全体工作者的努力(包括出国和调离人员)和校内外有关专家的密切配合,我室在显微技术和超微结构研究方面都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校内外有关专家的配合下,纸浆、天然色素和乳胶的超微结构研究水平已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满足深入开展超微结构研究和教学的需要,本书结合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对当今的电镜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我们在电镜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技术、专利技术和标准技术等成果。希望能在同行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共同将电镜技术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书与其它电镜书籍的区别在于侧重显微新技术在资源再生利用和生物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它既可供从事电镜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参考,也可满足于农林、化工、医学等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需要。由于水平有限,此教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