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背景,选择侧重于地缘政治的综合视角,运用新地缘政治理论,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考察中国在安全领域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大国和有关国家对华战略与政策下营造的安全态势,为人们理解中国安全环境提供一种认知的思想框架和方法。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地缘政治研究,主要代表性著作有《地缘政治的本质和规律》(2005),《北极地缘政治与中国应对》。
陆俊元,男,1963年生于苏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地缘政治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其代表性著作有《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2005年)、《北极地缘政治与中国应对》(2010年)。在《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人文地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第一章 绪论:问题、时代与视角
第一节 中国安全环境总体向好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10年代末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
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安全环境开创新局面
第二节 当今中国安全环境进入问题多发期
一、国际反华势力图谋联手遏制中国
二、中日东海争议不断
三、南中国海领士边界争议普遍,隐患未除
四、中亚、西亚、南亚多股恶势力渗透,危害中国安全稳定
五、右油运输线安全风险凸显
六、敏感海域海盗丛生,危害中国海洋运输安全
七、海外华人安全敲响警钟
第三节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信息化及其地缘政治含义
二、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地缘政治含义
三、中国崛起的历史时期
四、外部的地缘政治反应
第四节 地缘政治视角
一、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
二、地缘政治规律的作用
三、本书运用的地缘政治分析方法
第二章 中国安全环境的地缘结构
第一节 中国的地缘安全利益
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构成
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空间形态
第二节 中国安全环境的空间结构
一、中国与外界的空间连接
二、中国安全环境的地缘结构
第三章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与中国安全环境
第一节 美国安全环境的地缘政治基础
一、本土位置优越,受两洋保护,安全环境有利
二、海权优势突出
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思想
一、地缘政治学对美国战略理念的影响
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逻辑
第三节 美国对华地缘政治观念
一、美国对华政策实践的两面性
二、美国对华地缘政治观念的两面性
第四节 传统安全领域:保持遏制
一、海洋方向
二、大陆方向
第五节 非传统安全领域:寻求合作
一、“9.11”事件后的美国战略调整
二、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和机遇
……
第四章 周边主要力量与中国安全关系
第五章 周边潜在压力区与中国安全关系
第六章 外围安全环境
第七章 外层空间安全环境
第八章 问题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现代的“西方派”不仅同“西欧”有关,而且他们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目光瞄准整个欧洲一大西洋空间的重要国家。但是,无论称谓上有什么差别,西方派的基本观点是:俄罗斯本来就是欧洲的一部分,只是由于鞑靼一蒙古人的入侵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才使俄罗斯同西方文明分开。“俄罗斯是欧亚国家,这是个地理事实……但是,从历史的倾向、文化优势、价值取向体系和文明的观点来看,俄罗斯民族是欧洲民族。”①
在当代的大西洋主义者中,“休克疗法”的主要执行者叶·盖达尔及其著作《国家与演变》可谓典型代表。盖达尔引用英国作家吉卜林的诗句“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它们永远不会相遇”作为全书的开篇,强调俄罗斯只能面向西方、绝不能选择东方的道路。盖达尔认为,从16世纪起俄罗斯就一直处在不断追赶西方文明的状态中,但是,俄罗斯过去只引进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引进欧洲的经济体制,使俄罗斯耗费了全部精力。盖达尔提出,俄罗斯要摆脱落后并赶上西方文明,正确的选择是“改变社会经济制度结构本身,努力抖落许多世纪形成的特性层,恢复同欧洲已经中断的在社会和文化上的统一,从‘东方’的道路上转到‘西方’的道路上来”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