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质疑,如何较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安全可信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优质农产品的地理特征标志,不仅可以提出产品的品质标准,还可以指导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方向。而农产品优质性的形成与地理背景、生态环境状况、历史渊源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深入揭示农产品品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能有针对地保护和适当调控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维护、改善甚至逐步提升农产品品质。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质评价标准将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巩固和提升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地位和质量话语权。
茶叶既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又是重要的饮品,而且具有典型地理性,对其进行研究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面积广,具有典型普识性特征;②茶叶质量状况与地理指标特征关系紧密,具有典型地理属性;③茶叶价值高、价格波动大,又是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书以江浙两省优质名茶茶园为例,借助SPSS、GS+、ArcGIS等软件的相关分析功能,对江浙地区茶园的地理特征指标进行测度,主要结论如下:
(1)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江苏省茶园土壤pH处于适宜茶叶种植的水平,而浙江省茶园土壤pH处于最适宜茶叶种植的水平。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养分整体供给水平及叶片养分整体富集水平均较高,其中土壤养分供给整体水平浙江省高于江苏省,但变异水平也较大;茶叶有机质及速效氮富集水平浙江省高于江苏省,而速效磷及速效钾富集水平江苏省高于浙江省,但江苏省茶园养分含量整体变异水平大于浙江省。江浙地区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整体状况良好,除土壤锌在整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外,其他整体水平均在标准限值范围内,未造成污染。就锌元素本身而言,其含量高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高也需适当控制,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除茶叶叶片有机质含量变异整体水平小于1%,属于弱变异水平外,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叶片各要素指标含量的变异水平均在10%~100%之间,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水平。总体而言,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叶片养分含量整体水平较高,重金属含量水平较低,茶叶整体质量较优。但由于变异系数受人为影响程度较大,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茶园规范化管理,提高因地制宜的水平及各元素的利用效率。
(2)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要素之间、茶叶要素之间以及土壤与茶叶要素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土壤系统中,土壤硒最活跃,与土壤pH、有机质、铜、锌、镉、砷等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茶叶系统中,叶片砷最活跃,与叶片有机质、速效磷、铜、镉等均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叶片系统中,由于叶片对土壤各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特征,因而在含量上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显著性相关关系。
(3)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叶片各要素指标变量本身存在着因采样误差、短距离变异、随机和固有变异等引起的各种正基底效应。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叶片各要素指标空间分布既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又受到随机性因子的影响。就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叶片各要素的整体水平而言,由采样误差、施肥管理等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较小,而由土壤母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较大。江苏省土壤.叶片的各要素指标均表现为相对较大尺度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浙江省则表现为相对较小尺度上的空间自相关性,这主要与江苏省研究区茶园相对浙江省地势较为平缓有关。
(4)Kriging、IDW插值分析表明:江浙地区土壤.叶片各要素指标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出相连成片的共性,但又各具形态。居民点、交通道路等人为影响较大的区域及其附近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普遍偏低,而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浙江省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整体上较江苏省更高;但茶叶养分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并不明显,其中江苏省天目湖及浙江省溪龙乡茶叶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整体上较江苏省东山镇和浙江省龙井村更高,而浙江省溪龙乡茶叶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整体上较其他三个研究区茶叶明显要低。江浙地区茶园重金属含量整体水平均在相关标准限值范围内,基本符合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但都存在局部异常或突变的情况。
(5)耦合性分析表明:江浙地区茶园土壤.叶片各要素整体水平耦合度均较高。其中,仅东山镇要素砷和龙井村要素铜属于磨合阶段;其他各要素属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就研究区要素综合水平而言,江浙地区四个研究区要素耦合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溪龙乡>天目湖>龙井村>东山镇。江浙地区土壤.叶片要素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也较高。除东山镇要素镉、砷的耦合协调强度为中度协调,其余要素均为高度协调或极度协调。就研究区要素综合水平而言,其要素综合耦合协调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溪龙乡>天目湖>龙井村>东山镇。高耦合性也体现出该区域土壤要素与叶片要素间确实存在较强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