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中国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能源与环境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师生
本书围绕低碳发展,系统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方式、居民消费、重点工业部门、城镇化、交通、区域发展、国际贸易、技术与政策、低碳城市等重大问题,深入剖析不同领域和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动态变化,提出中国碳排放达峰前和达峰后两个不同阶段低碳发展的建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1 1.1 低碳发展的内涵 1 1.1.1 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 2 1.1.2 低碳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2 1.1.3 低碳发展强调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创新 2 1.1.4 低碳发展倡导意识形态的转变 3 1.2 世界碳排放格局 3 1.2.1 全球碳排放总体上持续增长 3 1.2.2 电力、交通、制造业碳排放量占总量的80% 5 1.2.3 煤炭利用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5 1.2.4 近20年碳排放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 6 1.3 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 6 1.3.1 气候变化导致的影响和风险越来越显著 6 1.3.2 世界各国面临将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挑战 7 1.3.3 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承诺将成为2020年气候治理新秩序构建的基础 8 1.3.4 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多边和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 8 1.4 世界主要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动态 8 1.4.1 欧盟提出2030年减排40%的承诺 9 1.4.2 英国率先践行低碳经济 9 1.4.3 日本倡导低碳社会计划 10 1.4.4 美国提出低碳经济战略 11 1.4.5 发达国家实施低碳城市和社区示范 11 1.5 中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需求 12 1.5.1 政府提出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13 1.5.2 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13 1.5.3 低碳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13 1.5.4 低碳技术和产品服务发展将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 14 1.5.5 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将伴随着经济发展长期存在 14 1.5.6 国内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倒逼高碳经济增长方式低碳化转型 14 1.6 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15 1.6.1 低碳发展需要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 15 1.6.2 碳排放总量面临达峰 15 1.6.3 以煤为主的巨大能源消费量短期内改变 15 1.6.4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低碳生产后备不足 16 1.6.5 区域碳排放差异较大 16 1.6.6 快速城镇化进一步刺激高碳排放型基础设施的扩张 16 1.6.7 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尚未健全 16 第2章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7 2.1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分析 17 2.1.1 世界人均碳排放持续增长,但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17 2.1.2 高收入国家高排放低增长,低收入国家低排放高增长 18 2.1.3 部分发达国家已出现人均碳峰值,发展中国家仍在增长 19 2.2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历史演变特征 26 2.2.1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具有非线性特征 26 2.2.2 人均碳排放量在人均GDP 2.2万美元左右趋缓 27 2.3 本章小结 28 第3章 中国碳排放基本特征研究 30 3.1 碳排放现状 30 3.1.1 煤炭利用的碳排放占能源消费碳排放的80% 30 3.1.2 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的20%以上且人均碳排放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31 3.1.3 碳排放强度相对于1980年下降了75% 32 3.1.4 工业碳排放几乎占全球工业碳排放的一半 32 3.1.5 城镇化发展高碳特征显著 33 3.2 碳排放年度动态变化特征 34 3.2.1 人均GDP和人口增长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 35 3.2.2 工业增加值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35 3.2.3 碳排放强度下降有效减缓了碳排放增速 36 3.3 碳排放的行业关联分析 37 3.3.1 建筑安装工程总额推动了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增长 38 3.3.2 建筑业对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刚性需求导致了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增长 40 3.4 本章小结 42 第4章 居民消费与低碳发展 43 4.1 居民消费的直接碳排放 43 4.1.1 居民直接碳排放持续增加,城乡人均排放差距逐渐缩小 43 4.1.2 城镇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快,取暖制冷和炊事热水碳排放占比多 45 4.1.3 农村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取暖制冷碳排放未来增加潜力较大 47 4.2 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 49 4.2.1 城镇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49 4.2.2 高收入城镇居民的人均间接碳排放是低收入农村居民的7倍 51 4.3 碳排放约束下的最优消费模式 52 4.3.1 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协同效果显著 53 4.3.2 最优模式应降低对纺织、造纸等7种商品的消费需求 54 4.4 居民碳排放未来趋势 54 4.4.1 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长空间 54 4.4.2 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展望 56 4.5 本章小结 56 第5章 重点工业部门与低碳发展 58 5.1 重点工业部门碳排放现状 58 5.1.1 钢铁生产规模巨大,碳排放或已出现峰值 59 5.1.2 建材部门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结构减排潜力大 62 5.1.3 有色行业规模世界第一,企业排放水平差异大 64 5.1.4 发电碳排放占全国1/2,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 68 5.2 重点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的挑战 71 5.2.1 钢铁部门内部技术参差不齐,电炉钢比例低 71 5.2.2 有色产品种类工艺细杂,再生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72 5.2.3 煤电占比较高,电源结构还有优化空间 73 5.3 重点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5.3.1 优化钢材产品结构,提高电炉钢比例 74 5.3.2 严格执行低标水泥停产政策,强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 74 5.3.3 继续优化发电能源结构,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 75 5.3.4 重视再生资源利用,实现部分产业向西部及海外转移 75 第6章 城镇化与低碳发展 77 6.1 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77 6.1.1 人口城镇化起点低、速度快且区域差异大 77 6.1.2 人口城镇化不主导人均生活用能增加 79 6.1.3 人口城镇化不主导人均生活碳排放增加 82 6.2 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83 6.2.1 城市建设带动大量碳排放 84 6.2.2 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控制有助于减排 84 6.3 半城镇化对农民工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85 6.3.1 农民工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占全部居民碳排放近1/5 87 6.3.2 农民工消费碳排放集中在电力生产业和食品加工业 88 6.3.3 农民工市民化将增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近2亿吨 90 6.4 未来低碳发展对城镇化的要求 90 6.4.1 合理引导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91 6.4.2 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 91 第7章 交通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92 7.1 交通碳排放趋势和特征 92 7.1.1 我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92 7.1.2 我国交通部门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 93 7.2 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 96 7.2.1 GDP和私人小汽车增长是交通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原因 96 7.2.2 交通运输强度和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交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98 7.3 交通低碳发展的政策实践 99 7.3.1 道路运输:综合采用命令控制、经济激励及宣传教育策略 100 7.3.2 水路运输: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技术和能源结构改造 103 7.3.3 航空运输:大力发展航空减排技术、适当引入碳交易机制 105 7.3.4 铁路运输:提升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提高基础设备技术水平 106 7.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7 第8章 区域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109 8.1 区域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109 8.1.1 鲁、冀、苏、粤、豫、蒙、辽的终端用能碳排放占47% 109 8.1.2 部分地区人均碳排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10 8.1.3 经济发达地区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111 8.1.4 上海是单位国土面积碳排放最高的地区 113 8.2 区域碳排放核算 113 8.2.1 区域间碳流动明显且呈上升趋势 115 8.2.2 各区域生产端碳排放 116 8.2.3 各区域使用端碳排放 117 8.3 区域碳排放分类特征 119 8.3.1 “人均GDP最高,排放强度最低”类 120 8.3.2 “排放强度较低,人均GDP较高”类 121 8.3.3 “人均GDP较低,人均排放较低”类 122 8.3.4 “排放强度与人均排放双高”类 124 8.4 区域低碳发展建议 126 第9章 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 127 9.1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流 127 9.1.1 中国大陆出口贸易中碳密集型产品比例偏高,进出口贸易格局及结构难以调整 128 9.1.2 出口隐含碳以地理位置为导向,进口隐含碳则主要来源于中国与俄罗斯 131 9.2 中国与欧、美、日的贸易隐含碳流 136 9.2.1 中国对欧元区的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主要集中在德、法、意 136 9.2.2 中国对美国出口隐含碳的规模增长较快,2009年略有下降 139 9.2.3 中国对日本隐含碳出口持续多年下降,进口则持续增长 139 9.3 全球价值链下的碳贸易强度分析 141 9.3.1 全球价值链下碳贸易强度呈下降趋势,2005年来尤为明显 142 9.3.2 中、印、俄的出口碳贸易强度高于本地碳强度和进口碳贸易强度 142 9.3.3 中国与其他经济体间的双边出口贸易碳强度总体差异不大 146 9.4 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应分析 148 9.4.1 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150 9.4.2 实现相同碳减排量时各行业情景的经济影响 151 9.5 主要结论与启示 153 第10章 低碳发展技术 155 10.1 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155 10.1.1 主要行业能效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距 155 10.1.2 工业部门已经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设备 157 10.1.3 新能源利用技术逐渐成熟且呈规模应用 158 10.1.4 脱碳技术示范运行但距大规模应用尚远 160 10.2 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61 10.2.1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61 10.2.2 核心技术投资需求较大 161 10.2.3 融资渠道有待拓展 162 10.2.4 部分新能源技术产能过剩 163 10.2.5 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164 10.3 低碳技术发展展望 164 10.3.1 国际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164 10.3.2 技术选择更加具有弹性 164 10.3.3 制定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 165 10.4 低碳技术发展建议 167 10.4.1 继续淘汰落后技术设备 167 10.4.2 提高已成熟技术普及率 167 10.4.3 加快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167 10.4.4 推进国际技术吸收转化 167 10.4.5 加快完善技术政策支持 167 10.4.6 加强低碳技术政府引导 168 第11章 低碳发展政策评估与模拟 169 11.1 低碳发展的命令控制型政策 169 11.1.1 行政管制是初期节能减碳的主要措施 169 11.1.2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 170 11.2 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与价格机制 171 11.2.1 主要发达国家节能减碳财税制度 172 11.2.2 我国节能减碳财税政策现状 174 11.2.3 碳税是节能减碳的重要税收制度选择 175 11.2.4 碳税的社会经济成本:国际竞争力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 182 11.3 低碳发展的技术政策 191 11.3.1 国际经验:低碳技术政策的实施及成效 191 11.3.2 中国实践:主要的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及尝试 193 11.4 启示与政策建议 196 第12章 碳排放权交易 198 12.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特点 198 12.1.1 国际碳排放交易相关法律较为完善,国内缺乏上位法 205 12.1.2 国际MRV制度严格,国内已初步建立相关规范 207 12.1.3 国际碳市场交易机制相对健全,国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209 12.2 碳排放权交易初始配额分配研究 213 12.2.1 初始配额分配模式 213 12.2.2 碳排放交易的社会经济影响 214 12.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机制问题 220 12.3.1 法律机制:法律属性不明确、上位法缺失,导致交易市场无法可依 220 12.3.2 体制机制:政策之间缺乏衔接,考核指标重叠,企业负担增加 220 12.3.3 配额分配:数据质量和统计口径参差不齐,配额分配公平性难以体现 221 12.3.4 市场机制:交易规则不一致,全国范围内推广难度较大 221 12.4 我国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221 12.4.1 市场表现:市场流动性差,碳交易价格失真 221 12.4.2 参与主体:企业按期履约率低,市场活跃度较差 221 12.4.3 交易平台:交易市场分散,议价能力薄弱 221 12.4.4 金融衍生品:碳金融产品种类较少,金融机构参与不足 222 12.5 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议与展望 222 12.5.1 出台统一法律法规,明确碳市场的法律地位及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 222 12.5.2 科学评估总结试点的经验教训,保障试点顺利向全国统一碳市场过渡 222 12.5.3 结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确定碳配额总量,并逐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23 12.5.4 采取免费分配和拍卖相结合的初始配额分配方式,优化配额分配方案设计 223 12.5.5 制定国家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MRV标准 223 12.5.6 充分考虑碳交易市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24 第13章 典型城市的低碳发展:以试点城市为例 225 13.1 低碳城市发展进程及分类 225 13.1.1 低碳城市发展进程 225 13.1.2 低碳城市试点 227 13.1.3 低碳城市试点特征 227 13.2 中国城市低碳试点基本状况 228 13.2.1 经济发展阶段及结构 228 13.2.2 能源消费及能源强度比较 229 13.3 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发展领域 232 13.3.1 产业结构调整 232 13.3.2 能源结构优化 232 13.3.3 低碳建筑推广 233 13.3.4 低碳交通构建 234 13.4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234 13.4.1 老工业基地城市:挖掘技术节能潜力与新经济增长点 234 13.4.2 国际大都市城市:寻求经济发展与节能减碳的协同管理 235 13.4.3 资源型城市:保障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37 13.4.4 生态型城市:顶层设计下的多元化低碳共建 238 13.5 结论及政策建议 239 13.5.1 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政策法规,为低碳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保障 240 13.5.2 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直接指导低碳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240 13.5.3 强化试点的低碳建设开拓能力和示范作用,关注城市综合低碳建设、促进试点间的协同成长 241 13.5.4 点面结合,推进中长期低碳城市建设 241 第14章 中国低碳发展战略思考 242 14.1 碳排放峰值展望 242 14.1.1 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显著的碳峰值 242 14.1.2 工业部门在2020年之前达峰,交通部门达峰时间不确定性较大 243 14.1.3 各类情景下总量达峰时间基本不变,但峰值规模受投资率影响较大 243 14.2 碳排放达峰的挑战 244 14.2.1 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将很难支撑碳排放峰值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刚性要求 244 14.2.2 未来大规模城镇化将是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主要增长驱动 245 14.2.3 区域发展不均衡将导致部分区域碳排放仍将快速增长 245 14.2.4 工业碳排放将直接决定碳峰值目标实现与否 245 14.3 达峰前的低碳发展行动 246 14.3.1 构建气候友好型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246 14.3.2 率先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动低碳发展并尽早实现人均碳排放出现峰值 246 14.3.3 打造低碳产业体系 246 14.3.4 加强城市低碳建设 247 14.4 达峰后的战略思考 247 14.4.1 构建以低碳和近零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247 14.4.2 全国范围开展零碳试点 247 14.4.3 形成以低碳国际竞争力为特征的产业 247 14.4.4 全社会建立低碳消费模式 247 14.5 我国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248 14.5.1 明确低碳发展在国家法律和重大决策中的战略地位 248 14.5.2 低碳发展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的重大政策 248 14.5.3 强调新改扩建项目的碳排放评价的源头治理政策 248 14.5.4 制定高碳排放行业的碳排放管理标准 248 14.5.5 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与碳排放交易基础能力建设 249 14.5.6 深度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低碳科技创新 249 参考文献 250 附表 256 附表A-1 部门名称及对应的2012年IO表部门代码 256 附表A-2 钢铁行业主要节能技术 256 附表A-3 水泥行业主要节能技术 258 附表A-4 石化行业主要节能技术 259 附表A-5 建筑行业主要节能技术 260 附表A-6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主要发展技术选择 261 附表A-7 WIOD的35个行业代号及解释 262 后记 263 Contents Preface Chapter 1 Climate change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1 1.1 Connotation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1 1.1.1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carbon emissions and low pollution 2 1.1.2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ly a mod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 1.1.3 Low carbon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e innov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 2 1.1.4 Low carbon development advoc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y 3 1.2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world 3 1.2.1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n general continued to grow 3 1.2.2 Carbon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total emissions 5 1.2.3 Coal utilization dominated carbon emissions 5 1.2.4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was mainly from China and India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6 1.3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6 1.3.1 The impacts and risks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are becoming more pronounced 6 1.3.2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ace the challenge of keeping the global temperature rise below 2℃ 7 1.3.3 INDC will become the basis to build the post-2020 climate regime 8 1.3.4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the world 8 1.4 Low 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major countries 8 1.4.1 The EU had pledged to reduce emissions by 40% by 2030 9 1.4.2 United Kingdom firstly practiced low carbon economy 9 1.4.3 Japan advocated low carbon social programs 10 1.4.4 The United States proposed a low carbon economic strategy 11 1.4.5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had carried out low carbon city and community pilots 11 1.5 China’s strategic requirements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12 1.5.1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t a target for carbon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13 1.5.2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13 1.5.3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goal of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