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母爱是敢于把孩子推出去。如何放下控制?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女孩,如何走上跨国界、跨文化、跨领域的旅程?曾放弃牛津大学offer的女孩李亦雯和妈妈刘曼辉各抒感怀,一同分享成长之路
刘曼辉,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她对女儿的培养作为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被《中国青年报》《读者》《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详细报道,被众多父母奉为不当“虎妈”不做“羊爸”、走家庭教育第三条道路的“会放风筝的智慧妈妈”。
李亦雯,美国南特健康集团(NantHealth)全球战略与市场拓展总监,美国著名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 良师益友项目成员,美国著名非营利性组织“赠予亚洲”(Give2Asia)董事会成员。200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后,放弃牛津大学研究生录取,接受由欧盟提供的伊拉斯谟(Erasmus Mundus) 全额奖学金,用英语和德语分别就读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维也纳大学,并以全A成绩取得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2008年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毕业后,就职于全球顶ji投资管理公司——资本集团 (Capital Group)。2014年加入北美华裔首富黄馨祥博士(Dr.Patrick Soon-Shiong) 的控股公司南特集团 (NantWorks)。
妈妈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
我们都是在一个称为“家庭”的熔炉中锻造出来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有亲缘关系的集合体,还是一个由爱、欢乐、痛苦、伤害组成的复杂的集体,每个成员都会深刻地、以隐秘的方式影响着他人。家人的态度、价值观、习惯、性格往往会通过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为家庭成员刻上一个又一个印记。
每个人的家庭体系就是孩子的全部存在,父母是家庭的中心、核心和权威,孩子根据大人向他传递的每个信息来做出判断,并形成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如果父母是开朗、乐观的,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没有什么值得伤心的事,我是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如果父母谨小慎微,甚至猜疑保守,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不能相信任何人,外面的世界不安全,我不讨人喜欢……
有一次在香港参加室外音乐会,我和雯雯请与我们同行的法国朋友为我们拍一张照片。这位法国人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接过相机,然后迅速抓起雯雯放在地上的挎包和外衣,还不忘拿他的雨伞,于是,他的手里怪异地出现了一大堆东西——举起的照相机、雯雯的包、雯雯的外衣、他的一把长柄雨伞。而我们拍照的地方,是一大片空旷的场地,背后是维多利亚港。雯雯大声地说:“不用拿包,放下来拍照。”但这个法国人却执意拿着一堆东西帮我们拍完。看到他那谨慎、严肃得有点过头的样子,我和雯雯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不仅如此,听音乐会时,他时时让雯雯关注我的感受:你妈妈冷吗?你妈妈问你话要赶快回答……
不要轻看这些行为,它传递了太多的信息:他的家庭、他的童年、他的教育背景、他的民族……后来我得知,他出生在一个法裔犹太人家里。犹太民族是一个经历太多坎坷、有太多不安全感的民族,它的历史告诉它的一辈又一辈的后代:不要轻信任何人、安全是第一位的……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生活状态和下意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家庭体系影响而成,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历。童年时期的孩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听到、看到的所有信息,而且是不加分辨地吸收。对于父母的谈话、父母的举止、父母的行为他们会深深铭刻在心,并溶于血液中。
我在家里的姐妹当中算是最节俭甚至是吝啬的,我的小气行为常被姐妹们所讥笑。
我们成长在同一个家庭。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列为高干,每月的工资近200元,母亲解放前大学毕业,很早参加革命,工资也不低。在那个年代,3分钱可以买一个鸡蛋,3角钱可以吃一顿丰盛的中餐,我们的家庭并不贫寒。而我,为什么与姐妹如此不同呢?
在我2-5岁的童年时代,父母工作忙,把我放在北方与奶奶同住。奶奶没让我上幼儿园,而是每天带着我到田野里翻找收过地的红薯、土豆,到市场里捡菜叶子,在路边捡干树枝。我还记得,每当我发现一粒花生或捡到半截红薯时,奶奶就会切一小块煎饼作为奖赏。为了这一小口饼,我会更卖力地去捡、去找。
当我5岁多回武汉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带回来一把干树枝或几片菜叶子;尽管妈妈一再告诉我,家里不需要这些,然后当着我的面把这些东西扔到垃圾桶里,但第二天我会继续带回家一堆东西。我捡了半年,我妈妈扔了半年。
那个时候,我走路时眼睛习惯性地盯着地面,一根干枯的树枝、一片皱缩的菜叶,在我眼里如同珍宝。虽然在我生长的大家庭和后来的小家庭里,我始终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比较富裕,但即便是扔一双破袜子我都要思量再三。
童年时代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想放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如此之难,因为,这一切已点点滴滴融入血脉。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时期的影响,尤其是6岁以前的影响,可谓一年顶十年。人所有的习性,基本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孩子的一切毛病、缺点、坏习惯,都可以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家长们往往对孩子五花八门的问题束手无策,并抱怨和指责。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不爱学习,不愿看书,虽然说得口干舌燥,但仍无济于事;做作业老是磨磨蹭蹭,总有层出不穷的借口,又是看电视,又是洗手、喝水、清理书包,就是不肯马上动笔;没有一件事能专心做好,丢三落四;每一刻都需要你在身边,自己累得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
我们在抱怨孩子的同时,想过自己的习惯、性格、行为吗?你有读书的习惯吗?你的钱包、雨伞丢过几次?你可以安静地思考、看书吗?你写报告、总结时可以马上动笔吗?你能从头至尾干一件事而不分心吗?孩子学习时,你是否在看电视、聊天、打麻将?遇事时你是否总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责任总是他人的,事不成功与己无关,是运气不佳?……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孩子还有许多焦虑、担心、要求或期待,那说明我们的内心还深藏着许多恐惧、自卑、不安全感等因素,我们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深以为然。教育孩子就是自省,一种生命的自省,一种让人成其为人的自省。借着养育孩子的过程,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吧,与孩子一起成长并不是一句口号。
女儿八〇后的自勉与共勉
我的自白
在各位决定往下看之前,我想先同各位分享我的自白,用我美国老板的话说就叫:“settheexpectationright.”(做出合理的期望。)
我不算“白富美”,也没有“高富帅”的男朋友;我既非“官二”“富二”,也不是从小一边念书一边含辛茹苦照顾弟弟的村里高考状元。我就是个平凡的八〇后,和中国所有八〇后的孩子一样,经历过独生子女的优越与孤独,承受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成长在与老师、父母的博弈中,痛并快乐地经历着“早恋”的诱惑,在高考血与火的历练中蜕变,享受着大学生活突如其来的自由,然后在找工作、考研与出国的选择前迷茫。现在顶着“剩女”的光环徒然解释30岁还单身是我的选择而非我身体、心理有疾病……
所以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纠结了很久。套用星爷的一句经典台词就是:鄙人何德何能,承蒙您如此厚爱?我既没有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也不是《福布斯》每年评选出的“30under30”(30岁以下最有作为的新星),我只不过有幸趁着年轻走过了许多地方,遇到了很多善良而独特的朋友,感受了不同的文化,经历了不同的事业选择,我又有什么资格现在就写书、假装自己是个海外成功人士呢?但是有两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终于下定决心动笔:第一件事是我在洛杉矶参加“百人会”(Committeeof100,美国著名华人精英组织,由美国社会中有高度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华裔组成)的会议时,一位现任五百强企业CEO的华人女士说了这样一段话:“Youhavetoshare,youhavetogiveback.Ifyoujusttakeandnotgive,youwillbelikeapondofdeadwater,youwilleventually,stink!”(你必须与人分享,你必须回报。如果你只拿不给,你就会如一潭死水,迟早会发臭。)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回想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有人帮助我;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take”(获取)。如果没有他人的“give”(付出),我是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来give(付出)与share(分享),通过这本书,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过得平凡、幸福与精彩。对这个问题,我没有标准答案,正如成长没有标准答案一样。哪怕这本书里只有一句话触动了您,对您有所启发,让您在合上书后有所思考,那我的“give”与“share”就达到了目的。
第二件事是我的博客上大家给我的留言。2006年在我去欧洲留学前,有好几家媒体采访了我并积极让我“开博”。开博后点击量达数十万,出国后由于忙碌与懒惰一直疏于更新,但是偶然登录仍然有很多人关注我、想了解我的近况,这让我受宠若惊。正如本书的编辑所说:“亦雯,你在中国同样的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的土壤里开成了一朵不太一样的花,我们都想知道这朵花是怎么长成的。”
所以,我想我可能就是一个平凡和幸运的八〇后:在一个充满爱的家中长大,所以没有什么心理阴影,在与父母、老师的博弈中养成了乐于吃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也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一些正确的选择。之所以把这段话放在开篇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和我的家庭真的很平凡,所以如果大家后悔买了这本书,现在还有机会拿去退。但也许正是因为世上99%的我们都是如此平凡,您才会在我和我的家庭身上看到您的影子,我们才可以一起成长、共勉,一起开出普普通通却又独一无二的花朵儿。“Afterall,ifyouexpectnothing,youwillhavethemostbeautifulsurprise.”(毕竟,如果你无所期望,你往往会收获最大的惊喜。)
八〇后的轮回
我是个八〇后,有着许多集体性回忆:小学时听“四大天王”,初中时读《花季雨季》,高中时迷周杰伦,大学时看《老友记》(friends)。还有,我们都是一边看着《成长的烦恼》,一边成长一边烦恼。
《成长的烦恼》这部风靡全球的情景喜剧讲述的是住在纽约的西佛一家的三个孩子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烦恼大多是为了第一次约会而彷徨,为了第一次开车而紧张。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些中国孩子的烦恼显得过于单调:怎么升重点初中,怎么进重点高中,怎么上名牌大学,怎么让爸妈的眉头不再紧皱……
聪明的八〇后以为长大之后生活会容易点儿,至少自力更生不用再看爸妈的脸色。长大后才发现生活其实越来越难,烦恼其实越来越多:怎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怎么在北京的第N环外买个迷你户型,怎么找到一个有车有房的男朋友,怎么找到一个不要求男朋友有房有车的女朋友。
当然,自己做了父母以后,一切有关自己的烦恼都退居二线,最大的头痛来源成了孩子:怎么保证孩子吃到无毒的奶粉,怎么送孩子进双语幼儿园,怎么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曾几何时还在被我们嘲笑的表达,却如此自然地被自己用上。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也一定会为他们的前途发愁:怎样让孩子升重点初中、进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父母当年紧皱的眉头,就这样成了我们自己的表情。
原来一个年代的轮回,只需要20年;原来每一代的烦恼,都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的国家每一天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一代人的生活却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为我担心,什么时候才能开心地笑一笑;我的宝贝孩子,你什么时候才能从亿万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什么时候你才可以出人头地?
我和妈妈的战役
我不是在真空环境中长大的。我所经历的成长的烦恼,和所有中国孩子面临的烦恼并无两样。我家不是个完美的家庭,我妈妈也不是个完美的妈妈——我和她“斗智斗勇”了二十几年,我们彼此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
小时候,妈妈是我的偶像,为我撑起一片天空;青春期时我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叛逆,她说西,我朝东;上大学时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也是为了离开她,离开她无时不在的保护伞;即使在电话的两头,妈妈和我也会为减肥、交男朋友、染发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直到出国后,我吸收了不同文化的影响,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妈妈也和我一起不断接受新的思想、不断成长,我们的关系才进入了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阶段。现在,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是心里的距离却从来不曾如此亲近,每次和妈妈打电话,我们都有聊不尽的话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是个不幸的孩子,因为我出生在八〇后的中国。和西佛一家孩子比较起来,所有的中国孩子都是相对不幸的。当周末来临,欧美孩子为舞会穿什么颜色的裙子而发愁时,中国的孩子却别无选择地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上各种培优班。
但同时,我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我的家庭给了我选择的自由、疑问的权利,给了我做梦的勇气、追梦的胆量。长这么大,我的父母几乎从来没有指责过我。每当我迷茫或自我怀疑时,他们总会在我身边鼓励我勇敢地走下去。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多: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几句发自内心的赞扬,父母一个会心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些足以撑起孩子头上温暖的保护伞。
12岁那年,妈妈对我说:“雯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路走来,这句话不断地激励着我,成了我不断寻梦的动力。18年后,妈妈和我希望用这本书和这句话与天下父母、子女共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他们自己选择的舞台上尽情跳出最美丽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