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首先梳理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影响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因素,然后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若干策略,如引导学生在有序观察、正确测量、合理分类的过程中提升单项探究能力,在大胆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小心取证的过程中提升综合探究能力。
适读人群 :教师
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对探究能力进行了多方位、全视角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如何把一个个以知识为明线载体的探究活动,经过教师的精心策划与设计,转变为以能力为暗线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不断发展。本书从理论思考和实践操作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实例介绍,让阅读本书的教师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进而提高在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能力与自觉性。这在现有的探究式教学理论专著中是没有的,具有很大的原创性与突破性。因此,本书不仅可以对科学教师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能力起到一定的启发和示范作用,还可以被其他学科、其他学段的教师学习和借鉴,提升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实践探究式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广大教师认为比较难落实的教学任务。因为,能力培养不像知识技能学习那样容易直接传授与检测,需要通过设计任务、用心观察、细化过程、关注经历、点拨思维、指导体验、总结提炼、展示分析才能有所收获。因此能力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难把握和操作的教学技能之一,需要有较强的学科理解水平和心理学知识功底作支撑。姚霞老师带领她学科教研组中的一批优秀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在对多位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提炼的基础上,经反复探讨,总结出了他们对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系列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有些可能还不够成熟,有些观点还可进一步完善,但他们提出的当前科学学科的探究式教学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以及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可以为初中科学、小学自然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不是泛泛地从概念到概念,停留在科学探究理论的叙述上,而是从教学策略人手,专题讨论教师怎么操作、如何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书中的主要篇幅关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对国内外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诠释,又有对应的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可以在理论引领、实践指导两方面产生作用。书中的结构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任务(或活动)展开,包括设计方案、观察、测量、表达等环节,比较符合初中科学的学习过程和教学实际,便于教师搜索相关内容,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找到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和实际操作要点。此外在每个策略的背后,配有大量来自一线教师的实际案例,可以给读者直观感受和可借鉴模仿的样板。
姚霞是我主持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工程”自然学科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学员,也是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初中科学教研员。对于区的学科教研员来说,专业发展的定位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熟知课程教材、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和考试命题上,而是要在引领学科改革前沿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核心命题,能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形成对学科功能定位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完整认识,争取成为学科教学专家。
为期五年的培养过程中,基地围绕着“探究式教学”这个核心话题,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学员们通过理论学习、读书交流、教学实践、主题论坛、专著写作、培训课程开发、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系统、连续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姚霞的表现都比较突出。她勇于承担重任、乐于率先尝试和探索,接受来自导师、同伴的质疑,在多次反复探讨,修正完善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最终的想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不断辨析、反思、打磨,姚霞对科学学科的本质以及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在完成了基地全体学员合著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后,她又自我加压,撰写了《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一书,申报并入选了“双名工程”第三期文库。这种自觉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行动,是对双名工程对教师专业成长价值的最好诠释。
本书对初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既有丰富的实际内容,又有一定的理论阐述,是一本可以供广大中小学教师直接阅读与学习的论著。相信读完这本书,会对初中科学教师以及小学自然教师怎么上好科学(自然)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对其他学科教师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如何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启发。
又一期“双名工程”结束了。在反思这一政府大量投入,意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事工程时,姚霞老师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双名工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实施过程中把学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了一大步,更是在于激发和培养学员的自主进取意识和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再长的培训总是要结束的,但教师一旦养成了不断进取的意识和能力,就会自觉地践行专业发展,一辈子行走在攀登学科教学高地的路上。
期待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自发变为自觉。
姚霞,女,1977年生,浙江萧山人,200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学教研员,上海市初中科学学科中心组成员,浦东新区初中科学学科带头人,PISA阅卷专家。主持开发了上海市教材教法研修一体网络课程(初中科学)的相关课程,在《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
序 探究式教学的新探究…1
第一章 绪论…3
一、 世界各国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定位…3
二、 初中学生所具备的科学探究能力…13
三、 关于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理性思考…20
第二章 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教学策略…24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设计方案时的表现…24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设计方案…26
三、 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教学策略…32
第三章 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的教学策略…40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40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42
三、 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的教学策略…49
第四章 指导学生正确测量的教学策略…55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测量时的表现…55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测量…59
三、 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正确测量的教学策略…61
第五章 指导学生合理分类的教学策略…69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完成分类任务时的表现…69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分类…71
三、 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合理分类的教学策略…76
第六章 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的教学策略…86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分析数据时的表现…86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分析数据…92
三、 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的教学策略…98
第七章 指导学生表达交流的教学策略…104
一、 现状分析:学生在表达交流时的表现…104
二、 理性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准确表达…105
三、 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准确表达的教学策略…112
第八章 指向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设计…121
一、 指向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设计…121
二、 指向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127
后记…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