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人物篇、史实篇、掌故篇、寓言篇、成语篇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家孔子;木匠的祖师——鲁班;爱国诗人屈原;秦始皇和兵马俑、长城等。
没有故事的民族,必然是文化苍白的民族。
故事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类没有文字以前,就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即使在人类拥有了文字以后,故事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没有因此而逊色。与此相反,故事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了传播文化的一支主要力量。
在我国漫长、璀璨的历史中,故事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成为故事中的素材。成语、寓言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都是故事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常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使人明心、明理,以下几类故事是必读的:
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故事是必读的。人是历史的缔造者,社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个时代的人物的努力。这其中,杰出人物的贡献是值得瞩目的。如果没有孔子的杏坛讲学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儒家文化;如果没有秦始皇,恐怕就不会有世界瞩目的长城和兵马俑;如果没有……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假如没有了这些英雄人物,今天的世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
有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所以,有些史实故事也是必读的。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历史上的许多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我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借鉴作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悠悠五千年,中华大智慧,尽在细微的历史事件中。
另外,还有一类故事——掌故,也是青少年必读的。这些故事散落于民间,流传于人民的口头中,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除此之外,寓言也是必读的一类故事。它用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深意的故事情节,来告诉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小见大,由深入浅。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成语故事了。成语是从典故中提炼出来的,所以说每个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像狐假虎威、守株待兔、一字千金、南辕北辙等这些成语,相信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知道这些的成语来历的又有几个呢?所以,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兴趣的角度来说,成语故事无疑都是青少年必读的。
针对于此,面对浩如烟海的故事资料,本书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加以收录,因此编者精心选取了对人生最有启迪意义的部分成语、寓言、名人等故事,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希冀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在学习、生活中以帮助。这些故事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陶冶美好情操无疑是有益的。
《千年中华智慧:一生必读的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古代有名的女才子、女诗人。她从小便有过人的文才和口才,七岁时赢得了“咏絮才女”的美名。
谢家是东晋时期的望族。谢安是当朝宰相,谢石任都督,谢玄任广陵相。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的组织者,在抗拒前秦苻坚统帅的百万大军进攻、保卫东晋政权的殊死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深得皇上的信任。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安的侄女。她生长在这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表现出超人的才智。
谢安文才武略盖世,乃是东晋第一号栋梁之臣。他平时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子侄们能一个个地茁壮成长,将来好为国家效力,所以经常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天,他看到侄女道韫正在读《毛诗》,便问:“你读过的文章能不能流利地背出来?”不慌不忙的小道韫说:“能。”她一口气背出了十多首诗。谢安又问:“你说说<毛诗》里面,最喜欢哪些诗句?”谢道韫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去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听了,连声称赞:“很好,很好。想不到你能有这么高的欣赏能力。这也说明你对《毛诗》的学习,不是囫囵吞枣,而是领会很深。”这件事传到社会上,人们都说:“道韫真乃女神童也。”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人们都穿上了御寒的棉衣。快到春节的时候,竞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远处的山峦变成白茫茫的,广袤的田野被白色覆盖了,连街道上庭院里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人们看到雪下得越大,心里越高兴。谢安带着侄儿侄女一起外出赏雪。他们为大自然的壮丽美景陶醉了。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谢安却在草亭里举杯独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出神。
谢安看他们兴致很高,便打算趁机考一考他们学习诗文的情况。谢安说:“赏雪是个高雅的活动。不光是用眼睛去观看美景奇观,还应该用优雅的诗词赞诵,才能把兴致尽情地抒发出来呢。”
调皮的谢朗正好八岁,他说:“叔叔你一定想好诗句了,才来考我们的,对不对?”
温和的谢道韫接过了话,说:“俺们和叔叔比试比试,怎么样?”
谢安高兴地笑出了声:“好!我饮下这一杯酒,再作好诗给你们看,如何?”
兄妹俩等了好一阵子。只见谢安用手拂去胡须上沾着的酒滴,站立起身子,用手向漫天大雪一挥,口中吟出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就不往下说了,他是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正下着的大雪好像是什么呀?
调皮的谢朗抢着吟了一句诗:“空中撒盐差可拟。”意思是说:“我看大雪就跟从天上往下撒着盐粒一样。”说完很得意地双眼看叔叔,想得到他的表扬呢。
谢安轻轻地摇了摇头。
谢道韫不好意思地说:“我想是想好了一句,不过,叔叔您不能笑话我呀!”
谢安点了点头,表示不笑话她。
谢道韫把眼睛投向天空,轻轻地吟咏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我看这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正好像春天的柳絮,随风而起,四处飞舞。”
谢安立即拍手叫好。
谢朗也说:“妹妹的比喻比我强多了。”
谢安说:“你知道它强在什么地方吗?第一,春天里柳絮到处飞舞,白茫茫一片,跟雪花的颜色很相像。第二,柳絮本身就很轻,飞的时候忽上忽下,即左即右,舞的姿态实在和雪花差不多,以重量和颜色上相比,没有别的比它更合适了。”
谢朗这才恍然大悟,连说:“不错,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