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研究》在总结归纳高校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进行系统设计,构建完善的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多方面育人的平台。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研究》力图为女子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推动形成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工作联动机制提供指导,同时为增强其他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出发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信念和积极的处事方法及态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人才的整体质量,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在当代女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女子高校这个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德育工作的特色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以此指导女子高校德育工作实践,推动在实践中形成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工作联动机制,以提高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华女子学院牵头组成研究团队,于2012年6月申报了北京市教委的共建项目“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分层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运用德育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在总结归纳高校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进行系统设计,构建完善的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为学生搭建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的相互协同;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服务与自我服务的相互配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平台。
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本项目的探索,使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张瑞芝,1971年生,女,汉族,籍贯内蒙古。现任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女子高校大学生分层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研究》等课题,发表了《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等文章,参与编写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等论著。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高校德育研究现状
二 国外高校德育研究综述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 德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 女子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三 项目研究的意义
四 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我国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二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第二节 我国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一 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二 女子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第三节 我国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一 德育理念滞后,德育工作的整体协调性不足
二 德育评价不全面,德育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落后
三 德育途径单一,德育方式、方法呆板简单
四 德育工作队伍不受重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五 学生自律意识差,自我教育能力不强
六 高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第一节 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 以三个课堂为平台,构建我国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二 科学设计三个课堂,促进德育体系的形成
三 协同推进三个课堂,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
第二节 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 以德育为先的原则
二 整体性原则
三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 第一课堂德育体系构建内容
二 第二课堂德育体系构建内容
三 第三课堂德育体系构建内容
第四章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第一课堂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我国高校德育第一课堂的现状
一 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的开设现状
二 我国高校德育第一课堂教学开展状况
三 我国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
第二节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第一课堂的构建目标和原则
一 构建目标
二 构建原则
第三节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第一课堂的内容和途径
一 主要内容
二 基本途径
……
第五章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第三课堂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实施的保障体系
附录I 女子高校大学生一至四年级分层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调查问卷
附录II 女子高校大学生分层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我国女子高校女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德育体系以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为先、整体性、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以第一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第三课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政策、制度、评价为保障整体构建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一 以三个课堂为平台,构建我国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以及大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是个有机的整体,并不仅仅限定在“八小时之内”的第一课堂内,还应以校园与社会为平台,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实践建设,也就是要扩展到德育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
在多样化、信息化、多元化条件下,迫切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德育的走向和趋势,厘清德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这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能够坚持高校德育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女子高校德育工作不但要顺应这种形势的要求,更要找出自己的特色,摸清“90后”女大学生的特质,从实际出发寻找女子高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女大学生的切实问题,构建女子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女子高校还应根据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内容,探索德育的实施途径与实施方法,搭建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相互协同;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服务与自我服务相互配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平台。
二 科学设计三个课堂,促进德育体系的形成
随着“大德育”理念的逐渐推广,三个课堂的提法逐渐被认可,大家相对一致认定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为德育第一课堂教育,校内课外活动部分为德育第二课堂教育,校外社会实践部分为德育第三课堂教育。三个课堂内容互相延伸,形式灵活多样,相互配合、互为一体,形成德育体系。
德育第一课堂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它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教室为主要场所,由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组织教学,进行知识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德育的第一课堂教育,主要包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军训、军事理论课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以女性学为核心课程的女性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的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以博雅课程教育为主的女性自我修养教育;等等。德育第一课堂必须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创新性课堂教育教学的开展,帮助女大学生进行道德发展目标、成长方式及学习方法等的调整,激发其发展自我、奉献社会的道德追求,培养其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提升其践行道德要求、推动社会风尚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我能做”的根本性转变。女子高校德育第一课堂应坚持知识传授,引导女大学生理性思维习惯的养成,使女大学生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