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儒家思想重新进入大众的心灵,是重大的学术任务。本书以心理学思维为分析方式,以终极关怀为着力点,对此问题进行了探析:以德性的本体-本源为脉络,探析了儒家思想框架形成与发展的学理机制;对儒家“仁”为核心的人格结构和精神气质进行了讨论,阐述其终极功能及社会秩序之机理,修正了儒家缺乏终极功能之习惯看法;面对现代理性挑战,给出了儒家式的“自性德性”见解,亦由此对信仰多元性形成了的新解释。这些探析一定程度回应了诸多相关的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问题。
引言 儒家的意义世界与挑战
一 文化的意义世界及其核心
二 儒家的意义世界与现代挑战
三 研究内容
四 展开逻辑
第一章 方法论
一 经典诠释的心理要求
二 心理层面分析的特征
三 问题中心取向
四 讨论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 孔子“仁”终极观的形成及思想后果
一 思想演变解释的心理维度
二 “学”与“志”的养成
三 “礼”与“知”的显现
四 由“命”及“仁”
五 “乐”之境界
六 思想演变之趋势
七 “仁”对孔子思想的重构
八 儒家德性本体与本源问题的开启
第三章 儒家“人”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气质
一 “人”与“仁”
二 “人”的心理结构要素
三 “仁”的整体机制
四 精神气质
五 “仁”精神之特征
六 “仁”理想人格的涵育
第四章 后儒“仁”的本体与本源拓展
一 孟子的“心”图式
二 朱子的“理”图式
三 阳明的“良知”图式
四 后儒“仁”之体源思想发展的趋势
第五章 “仁”终极观下的生命意义与社会秩序
一 “人之所以为人”
二 天道与人心的贯通
三 “仁”的价值系统与人间秩序
第六章 “仁”本体本源的现代理性阐释
一 儒家思想面临的“理性”挑战
二 近现代对儒家思想的反思及其问题
三 儒家理性化的心理解释
四 自性德性论
结语 作为精神资源的儒家思想
一 历史:挑战一经典诠释而一体多面
二 当下:“以理行道”的时代
三 展望:构建社会的心性理念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