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自序
2016年7月1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叫《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
馒头说这个微信公众号,其实我很早就注册了,当初注册的目的,是用来发一些随笔和感想,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着,直到有一天,我想:要不拿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标签?
按照微信的规定,要拿原创标签,就要持续更新一段时间。于是我想,写什么东西能让我有动力持续更新下去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历史上的今天这样一个题材。
选择这个题材,一是因为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有兴趣,本科的专业也算与历史有关(是一个提前招生、文史哲都要学的班级),二是选择历史上的今天其实有点投机取巧,因为网上有很多历史上的今天的资料,每天在历史上都发生那么多事情,我只需要挑几件感兴趣的评说一下就行,完全不会有作为公众号运营者最大的烦恼:每天找选题。
第13天,写完第13篇推送的时候,我在后台得到了微信的通知:我获得了原创标签。
但原来打算拿到原创标签就休息的我,却发现我停不下来了我有了一批每天会在固定时刻等我更新的读者。
我自己本来就是搞媒体的,对读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作为传统纸媒的写作者,其实我离所谓的读者挺远的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我除了收到过几十封寄到报社的读者来信之外,并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读者有多少,他们都是谁,他们对我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想法。
但我通过馒头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读者通过后台消息和留言评论给我的反馈,他们说,喜欢看我写的历史故事,因为客观,同时又有温度。
关于客观,我只能说,作为业余选手的我一直努力在尝试。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我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而在每篇末尾,我都会写篇馒头说的短文,或短或长,抒发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表达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关于有温度的评价,效果有一点出乎我预料。直到现在,依旧都会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不敢在公共场合看馒头说,因为会哭。有的说,在地铁上直接就哭了;有的说,在公交车上哭得稀里哗啦;还有一位告诉我,在办公室看哭了,领导过来问我,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其实我对有温度的理解是,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们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温度。
因为希望能做到客观和有温度这两点,我的馒头说开始越写越长。原来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个小时,把我觉得有兴趣的历史上的今天几个故事串一串,简单点评一下。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说不过瘾不解渴,于是,慢慢演变为每天只写一个历史故事,尽量写透。
因为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馒头说的写作只能放到睡前。由于读者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量细节的考证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写作时间从最初的半小时,变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现在每天睡前的三个小时(有时甚至需要更多),甚至要写到凌晨。
曾有其他媒体采访我时问:让你坚持把馒头说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了想,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个:读者的期待和支持。
在后台,曾经的国民革命军将军的长孙媳妇,留言说谢谢我写了她家长辈誓死抗日的故事;有航天工程师的家属,留言说谢谢我让大家知道航天人的不易和艰辛;我的很多读者,在参观我写过的历史人物的博物馆、故居或经过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牌时,都会拍照片发给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女性读者,说自己原来对历史不感兴趣,但现在可以和男友或老公一起探讨一个历史或国际政治问题,甚至对方还要向她请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去台湾大学交流的大陆女生在后台留言,说上历史课,教授提问谁知道四行仓库的故事,全班40多个台湾学生没人知道,而她站起来侃侃而谈她说,因为是看了馒头说那篇《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正是每天后台成百上千读者的留言和鼓励,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到了后来,每天开始有一群不同的读者发来同样的留言:出书吧!
面对读者的留言,我其实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这毕竟是一篇篇发在自己微信公众号上类似随笔一样的文章,尽管尽量力求客观,但肯定还是带着个人的情感烙印;尽管尽量考证,但因为业余时间仓促,肯定有不少谬误这些东西如果结集出版,只能当作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个人的一些随笔,是绝不能当作历史书籍来看的。
但内心毕竟还是有一些小憧憬的,希望自己坚持了一年的写作,能有一个小小的交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想法得到了中信出版社的支持。在黄维益编辑的鼓励下,我真的开始把以前写的推送开始筛选,校对,结集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微信推送,最终真的能成成为一本书。
在筛选文章时,确实有一点痛苦:截至2017年4月底,馒头说已经推送了136篇正式的文章,字数达到了68万字这肯定是一本书所容纳不了的。经过反复的选择,最终将其中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和删改,收录到了这本书里。而因为只能收录部分文章,所以不可能以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时间线作为索引,于是分为人物篇、逸闻篇和战争篇三个部分。
而书名,经过读者的投票,最终就叫《历史的温度》了。
(对不起当初选《历史的真性情》的读者们了。不过编辑和我说,以后可能会出第二本,第三本,以馒头说历史为系列名,书名还可以继续变化)
最后,还是想再次报告的是:这是一本收录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感想的随笔集,还望大家对其中的谬误多宽容,多谅解,多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7年4月27日
写于重庆飞往上海的航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