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新生代企业员工对工作环境的反应, 受到他们的自我评估以及和比较对象多方面对比结果 的影响。如何预防过度教育带来的相对剥夺感,激发 新生代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提升其工作投入水平, 是职业健康心理学在实践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为什么团队创造力作用下的知识分享,有时体现 的是1 1>2的效果,有时则是1 1<2的效果? 张琳琳所*的《塑造幸福从业者(新生代企业员工职 业心理健康研究)》尝试构建几个变量之间跨层次有 调节的中介模型,希望揭开知识分享形成机制的黑 箱。
张琳琳,1980年生,黑龙江双城人。现任教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职业健康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6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域
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功能启示
第二部分 职业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
一、职业健康心理学概述
二、工作倦怠研究概述
三、工作投人研究概述
第三部分 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生成模式研究
一、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人的状况及特点
二、新生代企业员工个体特质与工作倦怠、工作投人的关系
三、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一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工作投人的关系
四、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环境与工作倦怠、工作投人的关系
五、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人的环境共生模型
第四部分 群体动力学作用下的新生代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形成机制研究
一、过度教育对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投人的相对剥夺
二、情感传染对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投人的传递效应
三、团队创造力影响新生代企业员工主动工作行为的跨层次模型
第五部分 结论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