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综合指导手册,告诉你如何仅靠双手和简易的工具,将一张普通的纸转变为一件新式的艺术品。
本书中收集的作品均来源于朱立群纸艺馆,其团队成员不仅包括经验丰富的教授,也有岁数很小的孩子。无论你年龄多大、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本书中手把手式的教程都能激发出你更多的艺术潜能。
书的内容丰富实用,包括对纸的分类、基本技法、艺术风格的介绍,还有30幅撕贴画作品的详细步骤教学。只要拿起随处可见的杂志、报纸、面巾纸……就可以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撕贴画。
绪论
撕贴作画源于一个三岁小女孩一次偶然间不经意的行为。撕裂一张纸而造成形状的改变,在一个有太多经验和规矩的成人眼里,那是一种破坏行为,可对于每一个好奇的孩子来说,那会使她感到欢乐,因为这是出于天赋的最原始的改造冲动。我们甚至以为,人类最初的各种艺术行为大多产生于这种和孩子一样的改造冲动。
小女孩的破坏行为没有受到指责,她因此而变得专注,各种大小不一的碎纸片散落一地。突然,她拿着一片碎纸说:一只小鸟。我原先只是静静地坐在边上欣赏她的可爱,分享她的快乐,这一只小鸟却触动了我的艺术敏感,我希望促成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
这是飞着的鸟吗?
是啊。
那它应该有张开的翅膀。
小女孩只是思索了一下,就撕了更小的一个纸片安放到鸟的肩上。小鸟应该有个伙伴啊,天上应该有云吧,我提出的各种建议使她调动起大脑库存,同时愈发主动地思考。我们像两个艺术家一样兴奋,共同拓展着一个用碎纸片演绎的场景。我尽可能地找出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纸供她撕扯,同时也抑制住自己妄图动手的冲动,恭恭敬敬地把她看作如同毕加索一样的导师,任由她不管比例和透视,无拘无束地摆弄画面,只有征得她的认可后我才帮助她粘贴,如果她以为我贴得不符合她的意愿时,我便请她改正。她时而手舞足蹈,时而聚精会神,最终,我们两个(准确地说是我陪着孩子)完成了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并产生了一个虽然幼稚却是鲜活的艺术作品。从此,撕贴成了小女孩宣泄创作冲动的方式,而且每次都邀请我一起参与。三岁孩子的脑袋里已经有了一个世界,这里生活着小鸟、猫咪、熊猫、海豚、花朵……她开始考虑把月亮贴在深蓝色的纸上,为白云镶上浅黄的边。为了区别熊猫和海豚,她开始有意识地撕出动物不一样的轮廓。
小女孩始终是兴致勃勃的,从最初对碎纸片偶然的联想,到开始运用大胆的联想能力,直至形成一幅艺术品。我们团队的撕贴艺术创作,也由此开始了。几年来,我们始终要求自己保有同小女孩一样大胆的联想能力,创作往往被偶尔的联想启动。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看待很多意料之外的结果,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创意与联想,收获良多。撕贴的关键是发掘自身的联想能力,没有联想,再好的理论、再精的技巧也都会使作品本身显得机械和呆板。
1、新的艺术形式
撕贴能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仰赖工业的高度发达。现代工业催生了新的设计思维和现代艺术理念,传统的艺术概念和范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造纸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工业、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从功能、质地到色彩都异常丰富的纸质材料。纸的厚和薄、纸纤维的松和紧、刚性和绵软、粗糙和细腻,使它能结合各种手法而爆发出惊人的表现力,一旦动手撕作,差异性就会显现出来,你可以体验到事先料想不到的变化。你甚至会发现,原先打算丢弃的、破旧揉皱的、被日晒褪色的纸张,撕作之后,也可以旧物换新颜。每一张撕下的纸片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撕下来可以一模一样的纸片:同一张纸从不同方向进行撕作,纸张内部的纤维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半透明的硫酸纸贴在其他纸片上会呈现特殊的颜色;操作过程中,厚而松的纸没有薄而脆的纸撕得更加顺手,等等。但是这些意外的变化饶有趣味,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愿意主动去把握这些差异和变化,那么,整个撕作过程将变得丰富多彩,趣意盎然。
2、基本理念
我们的创意撕贴艺术,其理念和精神内核是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扬。在本书作品中,读者能看到对于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方法的借鉴,能看到类似于用一支湿毛笔蘸墨、一气呵成一幅水墨画时,墨色由深到浅自然转换的过程,也能看到传统中国画创作时所强调的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的创作状态,等等。同时,撕贴艺术追求的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相类似。它随性率意,不苛求工细,不求形肖,但求神似,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许多撕贴作品中,读者可以通过艺术家的自由联想,体会到他们想要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美和想要传递的感情。
艺术的魅力在于变化。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美术,没有变化就一定退化,最终甚至会失去生命力。和所有的艺术一样,撕贴艺术的魅力也在于变化。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技术手段也都在不断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撕贴艺术的乐趣恰恰存在于感受变化、顺应变化和创造变化的过程中。
3、自我探索
撕贴艺术是一个可以使你变得更加自信的艺术探索过程。
本书作品的作者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高中生,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更有60多岁的艺术家。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撕贴,但在边学习边创作的过程中,在人与纸的互动中,他们深深地被撕贴多变的差异性所吸引。一开始,面对变化时,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和茫然,然后开始逐渐主动地寻求变化,最后还创造了很多新技法,并因此而获得成就感。
撕贴可以包容众多纸艺术爱好者的个性施展,无论是稚拙的、老练的、概括的、夸张的、变形的、意象的、甚至抽象的。小巧简练的撕纸作品可以做成礼品,装饰性强的可以摆在案头、挂在厅堂;可以在一个主题下仔细刻画,更可尽情挥洒而表达一种情绪。撕贴艺术因其材料和手法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像油画那样纤毫毕现,但艺术家可以利用色块的拼接、肌理的变化、不同造型方法的运用,获得其他艺术作品所无法呈现的独特艺术效果。撕贴艺术很感性,也很自我,它需要技巧,也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但是,首要的是自信地投入与动手。我们应当同那位玩撕贴游戏的小女孩一样:启动自身潜在的联想能力,并自觉地调动联想形成活跃的艺术生命力,那样,任何一个撕贴艺术的爱好者都可能成为富有个性的艺术家。
我们建议大家既要跟随教程达到熟悉撕贴的目的,又不必拘谨地把教程的每一步看作必须严格遵循的教条,轻松地把差异和变化看得自然些,多给自己留些发挥的空间,不断精进,你会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朱立群纸艺馆,2010年6月正式在中国上海落成。这里展出了数千件朱立群及其团队十余年间设计创作的纸艺家具、灯具、雕塑、装饰浮雕、人像等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将纸艺应用到更宽的领域。
朱立群,生于1948年,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纸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从事艺术设计、工业设计30余年,曾多次荣获中国艺术设计大型比赛的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