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复合材料(肖力光)
《复合材料》详细阐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复合原理,各种力学性质以及其他性能,产品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及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能力,增强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书可作为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研究、开发、教学、生产、销售、投资人员的参考书。
1《复合材料》突出建筑类专业的特点,在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等实践环节突出建筑特色。
2《复合材料》是吉林省“复合材料”网络课程配套教材。 3《复合材料》增加建筑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前沿内容,尤其是国内外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知识。 4《复合材料》采用新国家标准、新规范。
肖力光,吉林建筑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材料教指委委员,自1985年7月一直在吉林建筑大学材料学院从事建筑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吉林建筑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建筑技术科学吉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7年,承担吉林省高等教育重点特色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及学校教研项目等教研项目10余项,获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教研论文十余篇。是建筑材料建设部课课程带头人、土木工程材料省级精品课课程带头人、建筑工程材料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第1章绪论
1.1复合材料发展史001 1.2复合材料的定义002 1.3复合材料的命名和分类002 1.4复合材料的特点004 1.4.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005 1.4.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006 1.4.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007 1.4.4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008 1.5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008 1.5.1发展功能、多功能、机敏、智能复合材料008 1.5.2仿生复合材料009 1.5.3纳米复合材料010 第2章复合材料的组成材料 2.1增强材料011 2.1.1玻璃纤维011 2.1.2碳纤维025 2.1.3高模量有机纤维030 2.1.4其他增强纤维及材料034 2.2基体材料037 2.2.1聚合物基体037 2.2.2金属基体054 2.2.3无机非金属基体059 第3章复合材料的界面 3.1界面和界面的形成065 3.1.1界面和界相065 3.1.2界面的形成机理066 3.1.3界面的作用068 3.2界面的微观结构070 3.2.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070 3.2.2金属基复合材料072 3.2.3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076 3.3复合材料界面的表征077 3.3.1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分析077 3.3.2界面的成分分析079 3.3.3界面微观结构的表征079 3.4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及界面改性079 3.4.1化学偶联剂改性技术080 3.4.2电化学改进技术081 3.4.3等离子体处理技术082 3.4.4增强纤维的表面涂层技术082 第4章复合材料设计原理 4.1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084 4.1.1复合材料的设计性084 4.1.2复合效应085 4.2材料的设计目标和设计类型087 4.2.1材料的使用性能和设计目标087 4.2.2复合材料的设计类型087 4.3复合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088 4.3.1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过程088 4.3.2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条件089 4.3.3材料设计091 4.3.4结构设计094 4.3.5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设计097 4.3.6复合材料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原理098 4.3.7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设计100 第5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5.1概述102 5.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种类104 5.2.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04 5.2.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种类108 5.3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111 5.3.1手糊成型工艺111 5.3.2模压成型工艺120 5.3.3缠绕成型工艺128 5.3.4喷射成型工艺134 5.3.5拉挤成型工艺137 5.3.6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141 5.3.7其他成型工艺145 5.3.8连接及胶接149 5.4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149 5.4.1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预浸料制造技术151 5.4.2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154 5.4.3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158 5.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61 第6章金属基复合材料 6.1概述167 6.1.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167 6.1.2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68 6.1.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与展望168 6.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170 6.2.1固态制造技术171 6.2.2液态制造技术173 6.2.3原位自生成技术176 6.2.4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技术177 6.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79 6.3.1铝基复合材料179 6.3.2钛基复合材料185 6.3.3镍基复合材料186 6.4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87 6.4.1航天与空间应用187 6.4.2航空及导弹等应用188 6.4.3在微电子系统中的应用189 6.4.4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89 第7章水泥基复合材料 7.1概述191 7.1.1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概述191 7.1.2聚合物混凝土概述196 7.2水泥基体的种类及性能197 7.2.1硅酸盐水泥197 7.2.2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204 7.2.3硫铝酸盐水泥208 7.2.4镁质胶凝材料211 7.2.5其他品种水泥217 7.3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220 7.3.1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220 7.3.2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224 7.3.3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230 7.3.4其他纤维增强水泥基体复合材料234 7.4聚合物混凝土复合材料235 7.4.1聚合物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分类与特点235 7.4.2聚合物混凝土235 7.4.3聚合物浸渍混凝土238 7.4.4聚合物改性混凝土240 7.5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242 7.5.1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242 7.5.2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244 7.5.3聚合物混凝土的应用246 第8章陶瓷基复合材料 8.1概述252 8.1.1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252 8.1.2短纤维、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253 8.1.3颗粒增韧254 8.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255 8.2.1简介255 8.2.2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255 8.2.3晶须或颗粒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259 8.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259 第9章复合材料实验 实验1通用热固性树脂基本性能测试261 实验1-1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测定261 实验1-2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测定262 实验1-3酚醛树脂凝胶、挥发分、树脂含量和固体含量测定263 实验1-4环氧树脂热固化制度的制定方法实验264 实验1-5树脂浇铸体制作及其巴科尔硬度测试267 实验2纤维、织物基本性能及纤维与稀树脂溶液的接触角测定269 实验2-1单丝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269 实验2-2丝束(复丝)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270 实验2-3织物厚度、单位面积质量测定271 实验2-4纤维与稀树脂溶液的接触角测定272 实验3复合材料工艺方法试验275 实验3-1手糊成型工艺试验275 实验3-2复合材料模压工艺试验277 实验3-3层压工艺试验280 实验3-4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282 实验3-5纤维缠绕工艺试验284 实验3-6预浸料质量检验方法288 实验4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293 实验4-1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实验样品制作293 实验4-2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定299 实验4-3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试验302 实验4-4复合材料层压板压缩试验305 实验4-5复合材料层压板层间剪切试验306 实验4-6复合材料弯曲试验307 实验4-7复合材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309 实验5复合材料其他性能的测试312 实验5-1树脂基体浇铸体马丁耐热和热变形温度测定312 实验5-2复合材料电阻系数测定315 实验5-3复合材料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测定317 实验5-4复合材料热导率测定320 实验5-5复合材料平均比热容测定323 实验5-6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326 实验5-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328 实验5-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329 实验5-9复合材料加速老化试验331 实验5-10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试验332 参考文献336
悬浮液浸渍法是制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一种相对新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是将树脂粉末及其他添加剂配制成悬浮液,增强纤维长丝经过浸液槽中,在其中经悬浮液充分浸渍后,进入加热炉中熔融、烘干。也可通过喷涂、刷涂等方法使树脂粉末均匀地分布于纤维增强体中。经过加热炉处理后的纤维/树脂束可制成连续纤维预浸带或短切纤维复合材料粒料。另一种是由热塑性树脂粉末、短切增强纤维、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絮凝剂、黏合剂、抗泡剂等组分组成的稳定悬浮体系,再用造纸法利用现有的造纸设备生产增强热塑性片状模塑料,进而可用于模压或其他各种加热成形方法。这种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各种热塑性树脂基体,可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适于生产大型制品,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方法。
②流态化床浸渍工艺 流态化床浸渍工艺是使每束纤维或织物通过一个有树脂粉末的流态化床,树脂粉末悬浮于一股或多股气流中,气流在控制的压力下穿过纤维,所带的树脂粉末沉积在纤维上,随后经过熔融炉使树脂熔化并黏附在纤维上,再经过冷却成形阶段,使其表面均匀、平整,冷却后收卷。这种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掌握,可以连续生产,树脂利用率高,预浸树脂含量可多可少,也适用于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高分子聚合物特别是新型热塑性树脂,多是电阻率很高的电介质,只有处在一个特殊的带电环境中,才能带上电荷。采用静电发生器产生的电场,使附近的空气电离,形成电离区,静电电压强度越大,空气的电离程度越厉害,使带电的空气与树脂粉末接触,粉末即可带电。静电流态化床工艺是在流态化床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静电场的作用,使树脂粉末带电,从而大大增加了树脂在增强体上的沉积和对增强体的附着作用。带静电荷的干燥树脂粉末在气流作用下翻腾,纤维事先经过扩散器被空气吹松散后进入流化床,带静电的粉末很快沉积于接地的纤维上(沉积量由流化床电压和纤维通过的速率控制),再经烘炉加热熔化使粉末熔结在纤维的表面,后在成形过程中使纤维得以浸润。 这种立艺能快速连续生产热塑性浸渍带,纤维损伤少,聚合物无降解,有成本低的潜在优势。粉末浸渍技术的不足之处是浸润仅在成形加工过程中才能完成,且浸润所需的时间、温度、压力均依赖于粉末直径的大小及其分布状况。 (5)悬浮熔融法 根据树脂情况选定合适的悬浮剂,配成悬浮液,让纤维通过悬浮液,使树脂粒子均匀地分布在纤维上,然后加热烘干悬浮剂,同时使树脂熔融浸渍纤维,从而得到需要的预浸带。 (6)混合纱法 混合纱法是将热塑性树脂纺成纤维或薄膜带,然后根据含胶量的多少将一定比例的增强纤维和树脂纤维束紧密地合并成混合纱,再通过一个高温密封浸渍区,将树脂纤维熔成连续的基体,该法的优点是树脂含量易于控制,纤维能得到充分的浸润,因此,可以直接缠绕成形得到制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混合纱技术的大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编织成各种复杂形状,包括三维结构,也可以直接缠绕,制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制品。但由于制取极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10μm)非常困难,同时编织过程中易造成纤维损伤,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 (7)纤维混编法 根据未经任何化学处理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悬垂性的特征,开发了纤维混编技术。纤维混编法即先将热塑性树脂加工成纤维,该纤维再与增强纤维混编,编成带状、空心状、二维或三维等几何形状的织物,以此代替增强纤维浸渍树脂这一工序,此后再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的生产预浸渍材料的方法。制得的混编织物使用非常方便,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可编织成所要求的产品界面形状,也可以直接使用。只要按要求铺制成规定的厚度,加温加压冷却后,即可制得所要求的复合材料。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可适应各种编织形式,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二是自动化程度高;三是材料选择范围广泛,任何可编织的纤维和可纺丝的树脂都可用于混编,大大扩大了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范围。 混杂方法有拼捻法、缠绕缠织法和共编织法三种。拼捻法是将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纤维以单丝互相紧密地混杂;缠绕法是用热塑性树脂纤维缠绕增强纤维的一种方法;共编织法是用连续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共同编织制成的共编织物。目前,复合纱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多种纤维均匀地相互夹杂,另一种是将树脂纤维缠绕在增强纤维上。二维织物的制备主要通过将混杂后的复合纱或未经混杂的树脂纤维、增强纤维纺织成二维织物。前者称混杂编织织物,后者称共编织物。 (8)包缠纱法 包缠纱法就是以纤维的形式,按照所要求的比例,将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短切纤维机械地结合起来而获得的。在此类预浸渍材料中,增强纤维作为芯纱,处于伸直的状态且纤维之间保持平行,外层包覆着非连续纤维形式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纤维以机械的方式相互纠缠,形成覆盖层,将增强纤维裹在中央,形成了具有包缠结构的线状预浸渍材料(简称包缠纱)。在加热将热塑性树脂熔融前,包缠纱可始终保持良好的柔性。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缠绕或其他的纺织加工,可制得二维或三维形式的预浸渍材料,例如可编织成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预成形件。包缠纱的结构良好的编织性能,可以编织成各种织物,并以织物的形式直接使用。只要按要求铺制成规定的形状和厚度,加温和加压冷却后,即可制得复合材料构件,也可用于拉挤和缠绕。 (9)薄膜层叠法和镶嵌法 该法实际上是纤维浸渍与复合材料成形同时完成。先将热塑性树脂热熔制成衬有脱模纸的薄膜,铺层时撕去脱模纸与织物或增强纤维交替铺置,然后加热加压将树脂压入纤维区制成复合材料。该方法比较简单,但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复合材料,由于熔体的黏度太高,不能很好地浸渍织物或纱,因而要加工低孔隙含量的复合材料很困难,且仅能用于模压制品的加工。也有人认为,如果合理地选取压制参数,则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例如,A10攻击机的内侧襟翼的加强筋和蒙皮就是GF/PPS薄膜层叠预浸渍料预压制的。 (10)Atochem法 这个方法将黏附有热塑性树脂粉的增强纤维进一步密封包在同种树脂或低熔点树脂的套子里,形成连续柔软的纱束,可以纺织成各种形式的织物,然后直接辅层成形。这个方法称作Atochem法。该方法的缺点是由密封纤维束制成的复合板层可能包含有过多的富树脂区。 就目前的工艺状态看,上述各种浸渍工艺,没有一种是十分完善的,或者明显优于其他的浸渍工艺,由于不同的应用领域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必须根据所用的材料选取的 工艺。 5.4.2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里,热塑性塑料材料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实现了商业化。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质量必须过某个临界值时才能显示一定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商业价值的热塑性塑料材料几乎都具有较高的黏度。而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与其高熔体黏度密切相关,高熔体黏度导致纤维取向难于控制、无纤维填充空区以及高能源消耗。对于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来说,这些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下面对一些经常使用的非连续(短纤维和长纤维)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技术进行一些介绍。 1.注射成形技术 注射成形工艺是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历史悠久,应用广。其优点是成形周期短,能耗低,产品精度高,一次可成形复杂及带有嵌件的制品,一模能生产几个制品,生产效率高。缺点是不能生产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以及对模具质量要求较高。这种技术主要用来生产各种机械零件、建筑制品、家电壳体、电器部件、车辆配件等。注射成形工艺的核心是模具。不同的产品可以有无限多的形状,根据特殊需求可以设计出各种模具构造,从而模具的设计和生产也是多种多样的。模具很多参数是共同和基本的:半模、浇口、热交换系统、表面处理、排气口和模具强度。下面将分别介绍注射成形加工工艺过程和相关模具部件。 (1)注射成形过程 通过混合技术(如挤出混合技术)使纤维和基体达到均匀混合,得到固化后的均匀混合料后切成细粒并用于注射成形。在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注射成形过程中,首先将粒料通过喂料口加进已加热的注塑机料筒;在注塑机的料筒里,粒料中的基体被加热到过其熔点(半晶态基体)或软化点(无定形树脂基体)的某一温度;这个过程产生一个由软化后的聚合物和增强纤维混合组成具有流动性的熔体;之后,这个熔体经注射机螺杆转动往前推进并继续混合;后,这个熔体抵达料筒末端并在高压下通过一个小小的喷嘴注塑到金属模具中。这个模具在低于固化点的温度下维持一定时间,当复合材料部件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并取出部件。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注射成形过程。然后,模具关闭准备下一个注塑循环。这个工艺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31所示。 图5-31注射成形工艺示意图 注射成形技术生产效率高,常用于大批量小型部件的生产。因为模具通常非常昂贵,生产要求高质量的部件非常值得利用这项技术。这种成形技术已广泛用于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试样和制品。注射成形工艺制备非连续纤维增强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如表5-20所示。一般来说,复合材料由于纤维的存在成形温度要高于基体本身的成形温度,并随纤维含量的增加成形温度一般需要略有增加。 表5-20非连续纤维增强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注射成形工艺参数① 工艺参数机器类型加工温度成型压力螺杆速度后推压力压缩比收缩率/% 数值往复式螺杆310~420℃适中适中345Pa 1~3 0.05~0.5 ①本表参数是针对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来说的,如PPS、PEEK、PEI、PAI和PES等。对于其他塑料如PP、PE和PA等,加工温度要低得多,如尼龙的加工温度在250℃左右,温度太高会使塑料材料退化,温度太低则加工成形困难。 (2)半模 每个模具由两个半模组成,它们夹在一起就构成了模具的模腔空间。模具内形貌与后成形的产品形貌正好相反。从模腔中间的隔层去掉一些材料可以很容易增大制品的尺寸。相反地,要给模腔中间隔层加一些材料来减小制品的尺寸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好制品需要的尺寸变化。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一开始使用较小的模具空间,然后再逐步增大它。通常,一个空的(或凹型的)半模可以形成部件的外部形状,所以叫做型腔。和它对应的半模是凸形的,形成部件的内部形状,所以把它叫做型芯。然而,“型腔”和“型芯”有时可能产生误导。例如,当我们说到磁盘或塑料刀的模具时,模具的两个半模是相同的,都是凹型的。 型腔通常被认为是把树脂注射进入模具的一端,所以也被叫做“热端”。有时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端”,因为它经常被固定在注射机的定压板上。通常型腔是由整块材料构成的,其中包括许多镶件。型腔里应该避免隆起的截槽,因为它们会在打开模具时阻止产品的弹出。如果产品设计需要这些截槽,型腔必须有拼块允许产品的弹出。在打开模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凸轮、杆或角度针来固定住拼块。偶尔会使用两个以上的拼块,但由于模具构造复杂,这样的情形很少。很重要的一点是树脂的注入压强在模腔中产生的力会有让腔体打开的趋势。在整块材料构造条件下,产生的力被腔体壁承受,在有拼块的型腔中,力必须由型腔外部的一些辅助设施来承担,如当关闭模具的时候,固定在模具旁孔边的楔子就可以锁住半膜。 2.模压成型 尽管模压成形常用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但也是制备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之一。对于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原料(通常是粒料或切成的短棒)放进一个已加热的模腔里,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复合材料填充到模具的模腔中。这个工艺一般用于小规模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而且较为特殊。模压成形工艺如图5-32所示。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