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熊从不跟人打招呼,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你好”“谢谢”和“对不起”。小兔子每次看到都跟他说“不对,不对”,并且教他该怎样说。大毛熊觉得好好玩,于是他到处说“你好”“谢谢”“对不起”,但却惹得大家不高兴……当他掉到洞里,没人救他时,大毛熊终于学会了在对的时候说对的话。
这是一本轻松带领孩子学会在不同情境使用恰当语言,并且学会礼貌的绘本。台湾知名编剧、绘本创作者黄郁钦,再次带着调皮的大毛熊和大家见面。调皮但并不是故意捣蛋的大毛熊,相信是很多孩子的样子。常常被大人说“不对,不对”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大毛熊跟自己很像。毋须教条式的训诫或规范,《不对,不对》让孩子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会跟别人相处。
对的时候说对的话
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博士陈欣希
你知道吗?人类会说话可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因为当我们“真正”学会如何“说话”时,除了熟悉语言的“语音”(字词的发音)、“语义”(字词的意思)和“语法”(有逻辑的排序字词以组成句子),最重要的是,学会“语用”(能在不同情境中使用语言),也就是,能“适当”地使用语言,让他人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沟通、建立人际关系的目的。
“语用”的能力是有些挑战性的,因为,要有“视情况决定”的能力。故事中的主角大毛熊就是缺乏这个能力。
故事的第一大段是这么说的——小兔子看到大毛熊与别人的不良互动,总会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方式,大毛熊也很乖的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不是很好吗?小兔子老师常常利用事情发生的机会对大毛熊进行教育,大毛熊学生也努力学习并加以应用。只是……大毛熊仍是弄巧成拙。在这阶段,他只是重复兔子教的话,还没有“语用”的能力。
故事的第二大段是这么说的——学了“你好!”“对不起!”“谢谢!”的大毛熊,觉得说这些话很好玩,开始自己制造许多情境,以便有机会说这些话。这,不是很完美吗?当学生学会老师教的事后,持续应用以稳定能力。只是大毛熊却故意捣蛋。
故事的第三大段是这么说的——掉进洞里的大毛熊,把他会说的话大声说出来,但是,没有人理他。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他捉弄别人的事……就在他深切反省,并对着天空大叫“对不起”时,救兵也到了。
故事的最后是怎么说的呢?你自己看啰!
看完这故事,你心里可能会嘀咕:“这只大毛熊未免太‘白目’(台湾话,指搞不清楚状况,乱说话。——编者注)了吧!”不仅教不会,还故意捣乱,若不是有“面壁思过”的机会,搞不好还不会悔改呢!但,很多孩子就是这个样子:非要等到不好的事情发生而感到后悔时,才能学会教训。而且,我建议你去看大毛熊的第一个故事:《这是谁的?》。你就知道,这只大毛熊原本独霸四方,才刚开始与其他人往来、学习与朋友相处呢!如此,就不难理解大毛熊在人际关系上还有一段路要走呢!
“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三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可是让孩子学会“辨别什么情况该说什么话”的开始。而且,这三句话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呢!
黄郁钦,台湾知名编剧、绘本作家。1980年学电影,1986年开始担任电视编剧。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自由自在地画图,所以于1988年开始创作绘本,1996年成立绘本创作团体“图画书俱乐部”。目前正在持续绘本的创作。
曾获得牧笛奖首奖、陈国政儿童文学奖优选、小绿芽奖、“好书大家读”年度儿童读物奖,以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佳作。已出版作品有:《这是谁的?》《不对,不对》《好东西》《花狗》《躲好了没?》《给我咬一口》《乌鲁木齐先生的1000只小羊》《谁要来种树》《当我们同在一起》《我有两条腿》等。
谈到大毛熊系列故事的时候,黄郁钦回忆道:“2011年,在构思大毛熊的故事时,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童年时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电玩,虽然有很多兄姊,却因为年龄差距过大,懂事的时候,兄姊都已经出外念书,类似独生子的状态,所以总是任性不已,以为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待人处世的礼貌,自然也不太及格。完成《这是谁的?》《不对,不对》时,赫然发现自己说不定就是大毛熊的原型,如今只不过是把童年的一些成长历程转化成一个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