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曾经遇见过》是曾敏儿继《让我在路上遇见你》热卖后的第二部旅行随笔集。作为[遇见]旅行系列书的第二部,本书继续讲述了她在旅行路上的各种趣闻,同时她发现自己与一些同样喜欢流浪的陌生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遇见,并产生更加美好的化学反应。曾敏儿相信,只要出发,就总会遇见,而所有的相遇都是上天给予的美好馈赠。
曾敏儿(茶玫),旅行作家,资深媒体人。蚂蜂窝旅行家,Klook旅行体验师。原籍四川,现居广州,日常喝茶种花,热爱旅行和文字,去过包括南北极在内的200多个地方。曾出版小说《刹那芳华》《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旅行文图集《广西行知书》《行走大埔》《行知连平》《雷州晃荡》《重走大埔》《让我在路上遇见你》等。微信公众号:行走的茶玫(yourose520)
我们曾经在哪里遇见过?
2014年国庆假期,我仍然因为一念之间的决定去了俄罗斯。又因为在某个论坛上看了一半的帖子,立刻决定要去那遥远的北方——北极圈洛沃泽罗的苔原。
那年7月,我的新书《让我在路上遇见你》出版,于是很自然地想要带着它上路,我想要把这本关于“遇见”的书留在俄罗斯洛沃泽罗的那座极地别墅。那个地方就连俄罗斯人似乎都很少去,我翻遍了两个著名旅行网站的俄罗斯论坛,也只有“田苹果”的那半个帖子提及了。我觉得也许这本书可以留给未来去那里的中国人翻阅,可以让他们坐在炉火边打发掉一部分漫漫长夜。后来,坐在那间有温暖壁炉的小木屋里,我在带去的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段话:
亲爱的在路上的你:
当你在这里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已经以这种特别的方式遇见彼此了。很偶然地知道这里,就不顾一切地来了。也许你也是偶然知道,一念之间也决定来到这里。我们不会俄语,主人不会英语和中文,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减少应该有的美好。
这是我今年的新书,希望遇见它的时候,你可以拍照,然后告诉我。
左边有我的微博:@茶玫
祝你们和我们一样愉快!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的新年假期,我在微博上真的收到了关于“遇见”的回应,一起又一起。大家分享着冬天俄罗斯北极圈的苍茫风光,冰洞打鱼和北极光的快乐,而我在遥远的广州,一次次地感受这样的遇见所带来的感动。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以任何方式遇见,并且任何方式都是美好的、温暖的、明媚的。
福建的“一叶书”看到我在“田苹果”的帖子下面回复说已经去过洛沃泽罗,他便认真地向我打听了一些攻略。在他去往俄罗斯之前,先去了一趟以色列,而我居然厚颜请他帮我代购了一本以色列版的《小王子》,待他回国,把那本书当作一件礼物送给了我。再后来,他去了俄罗斯,去了北极圈洛沃泽罗,去了极地别墅,并且看到了我的那本书。他跟我说,老板一见到中国人就会拿出这本书来给大家看。而“一叶书”似乎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国,至今仍在南美各处一个人晃荡。每次问他什么时候花光钱,他都遗憾地告诉我,还没有。
直到最近,我还能在微博上收到类似这样“遇见”的故事。前些天看到一些照片,除了我在一年半前写下的那段话,还看到了一些其他旅行者留下的句子。无一例外,大家都把这样的留言与后来看到的,当作了彼此遇见的一种方式。我不曾想过,起初的一个念头竟然会延伸出如此连绵的故事,如此遇见的美好程度完全不啻于并肩同游。
是的,美好是我最常使用的一个字词。我觉得能够时时心怀美好或对美好有高超的领悟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充满阳光的事情。
还有一些因为遇见而引发的故事。比如新疆姑娘钟琳当时是在飞机上看到这本书中的那篇《请假的故事》,因为感同身受而不由得泪奔,才下定决心要去梦想之地——南极。而这些都是她从南极回来之后过了很久,才经由我们共同的朋友老林告诉我的。
这个世界确实值得我们去多看几眼。为此,我们才会一次次地出发,走得越多,我们才会越来越容易快乐。只有在旅行的路上,我们才可能会真正摒弃那些存在心底的自以为是。很多次当我到达某处,会自然地想起我的朋友中谁和谁也曾经来过此地,或在朋友圈里也会有朋友分享他或她曾经在某处的故事。那一刻我便会微微笑起来,在心里对自己小声说一句:“看看,我们是这样遇见的。”
特别珍惜的还有那些在路上偶遇的旅人,我们萍水相逢,可能只结伴几天,彼时留下联系方式,从此大家成为天各一方的相知。比如在伊朗波斯波利斯暴雪中认识的北京姑娘EVE,在设拉子茶馆坐在邻座的上海姑娘怡然,在土耳其以弗所废墟认识的成都美女Tina,去摩洛哥时在多哈转机捡到的狐狸……
狐狸本身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我们在“穷游”上各自约伴,我出发前还在网上努力呼叫狐狸却未果,不承想竟在异国机场撞见,然后一起在摩洛哥度过了好多天无比快乐的北非时光。一年后,我们还一起去北欧看极光。此刻,她应该已经在挪威坐过那段美到想哭的欧洲海拔最高的小火车了。而我们也已约定2月15日在特罗姆瑟拥抱。
还有很多很多难以尽述的遇见,可能都发生在我们未曾谋面的时刻。在“行走的茶玫”公众号的后台,有很多陌生的朋友都留言说期待未来的遇见。其实我觉得我们已经遇见了,因为“遇见”这个词,要比真实的相见更具精神内核,也更容易实现。
当然我们也一定会有遇见之后的故事,比如2015年新年第一天在越南会安寄出的明信片中,有一张寄去了挪威。后来,那位嫁去挪威的江西姑娘张黄新在后台跟我说,她要回国了,想要参加我们的基金支教。没多久她真的成为我们的“德先生”,而我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和她真正相见。后来,我要去北欧看极光,她打听到了我的行程,就立刻预订了飞往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城的机票;比如2015年9月我为不丹旅行约伴,15位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真的相聚在不丹,一起感受着相遇的幸福;比如南非之旅行,不曾谋面的我们,还未出发就先在网络上畅想了好久非洲的“醉南”时光;再比如2016年春节,永怡在土耳其,我请她去帮我看一眼伊斯坦布尔的旋转舞爱人,她就真的去了蓝色清真寺旁的那家餐厅,发过来的照片里的那位舞者却已不是我爱的人。不承想她后来去塞尔丘克,却住了我曾经住过的那家美丽旅馆,看到她和那位热情的、表情夸张的旅馆女主人的合影,又叫我怀念了好一阵子。
我一直说旅行是最私人的事情,就算我们已经是旅伴,但是在某些微妙的时刻,我们仍然不可能知道彼此内心真正的激荡。但是此刻,你正在翻阅的这些文字,都是我在旅行路上遇见的所有最真实的激荡与感动。如果刚刚好能够触碰到你的一点内心,甚至能够令你真正踏出看世界的第一步,那么这样的遇见,我便觉得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
最美好的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相见,而是因为曾经的遇见而让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让我们可以心照不宣,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偶尔会暖暖地想着我们曾经这样遇见过。
El Aires 当然是最美丽的剧院书店
好像真的越来越不去书店了,朋友推荐什么书,当下第一反应便是去网上买。
是什么让书店越来越凋零?是什么让书店仅仅是书店?我们想要的书店,到底是什么样子?
巴黎人将废弃的车站改建成奥赛美术馆,而阿根廷人则将歌剧院改建成书店。它们都是那样美,一走进去,便无限沉迷在其中。
从“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下船,再飞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一件事情就是逛街——我要买夏天的衣裙。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那两天半,跟着团队晃啊晃,学了一节探戈舞,看了一场精彩的探戈表演,吃了巨无霸分量的烤肉,去了老虎洲,瞻仰了贝隆夫人的墓地……最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这家书店。
南美夏天的阳光令人炫目,跟着人群从墓园出来,上车后还没来得及睡着,导游又叫我们下车。我几乎没有去打探任何行程,只是跟着大家,然后来到了El Aires书店。
走进El Aires,第一眼便觉得惊艳。我竟然不知道我们来的是一家书店,而这个书店竟然如此恢宏壮丽。
彼时我并不知道这家书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后来偶然想起,才查了一些关于它的资料。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Buenos Aires剧院书店是阿根廷的标志建筑,始建于1919年,当时的名字是Teatro Grand Splendid大剧院,1929年改成电影院。无论是天顶画、华丽的雕刻还是红色的大幕布,这家书店都依然保留着当初的壮观,客人们甚至还可以坐在剧院包厢里享受舒适阅读。
在这五层的剧院书店里,几乎要屏住呼吸慢慢地走、看,摩挲着那些看不懂的书籍封面,悄悄打量着那些认真阅读和寻书的身影。那一刻,我竟未曾想过要买一个笔记本做留念,只是抓住导游问了一声:“可以在楼下的音像店买到阿根廷的音乐CD吗?”那个好脾气的福建姑娘轻声告诉我:“唉呀,都是探戈音乐,你要吗?”
我想了想,摇头。算了,能够在这样的书店里待一待,也就足够了。
在那本《顶级书架》(Top Shelves)中,英国《卫报》记者尚恩?多德森(Sean Dodson)选出了他心目中十家最棒的书店。第一名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瑟莱克斯的教堂书店,而第二名则给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这家雅典人书店。
因为跟的是去往南极的旅行团,布宜诺斯艾利斯算是一个转机点,也因为出发前比较匆忙,所以几乎没有做功课,只听同团的“顽童”们叫着:“唉呀,这一天才不跟团呢,我要自己去博物馆,去歌剧院……”
而在这座有着“南美百老汇”美名的城市,El Aires雅典人书店无疑是我跟团游最惊喜的收获。那些精巧的雕像装饰、穹顶壁画、暗红色绒布、希腊柱子、浮雕,还有恰到好处的灯光,让这家书店拥有着百年前奢华歌剧院的气息,又有着书店本应有的恬静气质。
举着相机四处逡巡的时候,每每看到那些与书籍美好相处的身影,就觉得欢喜。他们是多么幸福。热爱阅读的民族永远是幸福的,他们身上有着无尽的希望。这个世界有无数的“不知道”,但我们能够通过持续的阅读和行走去慢慢地“知道”。
突然有一个闪念:如果我们的爱读书会哪一天能够齐齐在此,会是怎样的景象?那么,我们还会像平常那样大声说笑、谈论八卦以及不断跑题又不断被揪回来吗?我们应该以哪一本书为主题书好呢?
据说,大光明剧院停业后,2000年由ILHSA集团承租下来,并交给设计师Fernando Manzone设计规划,重生为“雅典人书店”。剧院内原有的座椅全数拆掉换成特制书架,而那些楼上的包厢同样也摆着书架和舒服的沙发。所有来此的人可以选书,也可以看书。
在如此恬静安然的氛围里,我有些恍惚迷离的时刻,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是游客。事实上,我们只在那里停留了一个小时。
最喜欢的还是那家坐落在剧院原来的舞台上的霸道安静而美丽的咖啡馆,人们小声地聊着天,喝一杯咖啡或其他饮品。
看看时间,还有20分钟就要离开,我便拉着亲爱的谢嬿迅速地坐到咖啡馆里,随便要了一杯冰咖喝起来。心想,至少我在这家美丽的El Aires书店里,不会像其他游客那样,只顾着举着相机一通乱拍,而是享受着这家书店给我带来的短暂又珍贵的悠闲惬意。
咖啡并不好喝,可我是那样心满意足,无限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