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收录寄生虫图片450余幅,图片精美,结构典型。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共分十章,分别是阿米巴、鞭毛虫、孢子虫、纤毛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昆虫和蜱螨。
《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由全国1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和骨干教师编写与审核,以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同时,本图谱编写采用中、英文对照,可用于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与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性、诊断、流行和防治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其中形态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诊断至关重要,是教学之重点。为满足寄生虫学教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的实际需要,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寄生虫形态学图片资料,从中筛选出精美的图片450余张,编撰成《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书。
《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的编写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力求种类齐全,图片清晰、结构典型、文字注释简洁准确。
本图谱原始素材以山东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标本为主,由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扫描完成,经双方通力合作,建立了医学寄生虫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内含300余张寄生虫数字玻片标本,为寄生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使用寄生虫数字玻片标本过程中,不同教师对某些数字玻片标本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误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也不利于学生自学。另外,有些数字玻片标本质量不甚理想,有些虫种缺少相应的数字玻片标本。为此,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武汉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遵义医学院、郑州大学等全国1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和骨干教师,对每张寄生虫图片的形态特征或学习要点进行精练的标注与描述,对编写内容进行认真编写与审核,以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努力解决该平台存在的问题。
本图谱共分十章,与医学寄生虫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章节顺序一致,便于师生同步学习使用。图谱编写采用中、英文对照,可用于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及相关领域医疗、防疫、科研人员的得力工具书。
本图谱编写承蒙本专业同行专家、教授和学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北京大学高兴政教授给予悉心指导,并通审全部书稿,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代表编委会向高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浙江大学杜爱芳教授、武汉大学董惠芬教授的提携、关心与厚爱。感谢广西医科大学卢作超老师提供的珍贵图片。感谢各位编者的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本图谱为“医学形态学系列图谱”之一,感谢总主编董为人教授、马保华教授、李和教授的指导和帮助。
在编写过程中,尽管编写者、审稿者齐心协力,进行了多次的审稿、讨论和修改,但囿于我们能力、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界专家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改进,并预致谢意!
第一篇 医学原虫
第一章 阿米巴
1.1 溶组织内阿米巴
1.2 非致病性阿米巴
1.3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第二章 鞭毛虫
2.1 杜氏利什曼原虫
2.2 锥虫
2.3 蓝氏贾第鞭毛虫
2.4 迈氏唇鞭毛虫
2.5 阴道毛滴虫
2.6 其他鞭毛虫
第三章 孢子虫
3.1 疟原虫
3.2 刚地弓形虫
3.3 隐孢子虫
3.4 贝氏等孢球虫
3.5 人芽囊原虫
第四章 纤毛虫
4.1 结肠小袋纤毛虫
第二篇 医学蠕虫
第五章 吸虫
5.1 华支睾吸虫
5.2 布氏姜片吸虫
5.3 肝片形吸虫
5.4 并殖吸虫
5.5 日本裂体吸虫
5.6 曼氏裂体吸虫
5.7 埃及裂体吸虫
5.8 其他人体寄生吸虫
第六章 绦虫
6.1 曼氏迭宫绦虫
6.2 阔节裂头绦虫
6.3 链状带绦虫
6.4 肥胖带绦虫
6.5 微小膜壳绦虫
6.6 缩小膜壳绦虫
6.7 细粒棘球绦虫
6.8 犬复孑乙绦虫
6.9 多房棘球绦虫
6.10 其他人体寄生绦虫
第七章 线虫
7.1 似蚓蛔线虫
7.2 毛首鞭形线虫
7.3 蠕形住肠线虫
7.4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7.5 粪类圆线虫
7.6 丝虫
7.7 旋毛形线虫
7.8 广州管圆线虫
7.9 其他人体寄生的线虫
第八章 棘头虫
8.1 猪巨吻棘头虫
第三篇 医学节肢动物
第九章 昆虫
9.1 蚊
9.2 白蛉
9.3 蠓
9.4 蚋
9.5 虻
9.6 蝇
9.7 蚤
9.8 虱
9.9 臭虫
9.10 蜚蠊(蟑螂)
9.11 毒隐翅虫
9.12 毛蠓
第十章 蜱螨
10.1 蜱
10.2 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