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歌颂中国冶金矿山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报告文学集锦。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翔实的史料、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场景,再现了首钢矿山近60年发展历程中孕育和涌现出的45位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精彩人生和高超技艺,以匠人、匠心、匠艺,探究工匠精神的历史发展和现实价值,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风貌的颂歌。
大潮跃百年,首钢人矢志不渝,筑起中华民族工业百折不挠的钢铁强国梦;荣耀近甲子,矿山人精诚所至,以当代愚公精神赓续开发矿业新篇章。回眸首钢矿山近六十载发展历程,战天斗地的壮举背后,离不开挖山不止的愚公之志,更蕴藏着鬼斧神工的鲁班技艺。
沧海拾珠,匠心犹现。从立志选矿事业成就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磁团聚工艺的孙芳柳,到勇创地采自动化领域引领国内前沿技术的“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马著;从妙手生花创造上千万价值的“八级半”汽修工李士奇,到专攻一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的台车司机于连有。这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涌而出,展现了一代代首钢矿山人精湛的技艺,成为矿山工匠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光辉品质,在首钢精神和矿山传统的孕育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凝结成“惟精惟一、至善智学、勤思善悟、苛求极致、勇挑重担、志趣非凡”的矿山工匠精神,更显生动有力。正是众多能工巧匠的出现,将个人梦想与企业命运紧紧相连,共同书写了首钢矿业公司蔚为壮观的创新发展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伴随新中国成长的国有矿山企业,首钢矿业公司曾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曾在采、选矿技术上达到国家科学技术巅峰。而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首钢矿业公司进入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更需要建立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建设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矿山中实干巧干,为提高国内冶金矿山行业的竞争力再立新功,为壮大民族产业添砖加瓦。
这其中,做精做强矿产主业离不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做深做专相关产业、更好服务社会离不开臻于至善、用户至上的品质精神;发展培育资源再利用新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蓝图离不开勇于实践、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这些精神无一不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因此,我们更希望通过《矿山工匠》一书,为广大职工开启工匠之门,找到为匠之道,激励更多职工立足本职、锐意进取、成为匠才,助力矿山转型发展,实现新使命。
本书凝聚着各位编者一年来的辛勤笔耕和智慧创造,在此表示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为首钢矿山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匠人和在匠人之路上毅然跋涉的人们。
第一辑 惟精惟一——久久为功 厚积薄发
圆梦冀东的首钢地勘人卢浩钊
铆工戚东生用38年践行“匠人精神
赵纯朴的“爆破”人生
吴清存与球磨机的34年情缘
一树生花炽热红
——记首钢矿山机械厂金相热处理高级工程师李树生
永不退役的汽轮机组“护航人”刘宝臣
矿山第一代教书匠李敏华
“太阳的儿子王一刀”——记首钢矿山医院脑外科专家王志坚
第二辑 至善智学——学有所精 学有所通
“八级半”汽修工李士奇
杏花春雨人未老 老骥伏枥正当时
——记首钢矿业公司电气专家窦振印
从技校生到自动化专家
——记“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马著
二十七载织梦领跑“数字矿山
——记首钢计算机专家、矿山信息化建设领军人冯景艳
“金牌车工”秦涛
孙立周与矿车这30年
手捧童年静候花开
——记首钢矿业中心小学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冯雪平
“法律援助先锋”张春江
第三辑 勤思善悟——乐于总结着眼创新
钻机下的守望者王守政
“土”工程师安祯祥的铅绘时光
点亮铁路线的“信号人”孙景全
火车头上的工人“讲师”王世德
把物资管出“门道”的冯旭
勤心付质检巧手献专利
——记首钢矿业质检取样自动化技术奠基人王月
语文教学园地里的耕犁者
——记首钢矿业子弟学校教师韩丽燕
芳华十载掘进路不辍耕耘结硕果
——记“全国技术能手”、青年台车司机于连有
第四辑 苛求极致——坚守标准追求完美
钢筋工王元新的“绣花”功夫
备一份至生难忘的清单
——记37年坚守备件工作的管理员刘敏
矿山披绿说“王工
——记首钢矿业实业公司园林高级工程师王宝续
为美丽首钢筑牢大地之基
——记首钢地勘院高级工程师李强
只为精品的金结人起云俊
“矿山出了个赵新民”——记首钢技能操作专家赵新民
匠心倾注讲坛 大爱雕琢灵魂
——记首钢矿业一中高三年级组长张立芬
……
第五辑 勇挑重担——抓住机会大胆实践
第六辑 志趣非凡——痴迷热爱 心思纯净
结尾篇:“6+1”诠释矿山工匠精神
当笔尖邂逅工匠精神——编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