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全新体例编写,主要内容包括认知VI设计、VI设计要素构成、VI基础设计系统、VI应用设计系统、VI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案例、VI品牌手册与品牌管理、优秀VI设计作品赏析。本书在向初学者介绍VI设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实用为原则,从策划入手,重点讲解VI设计要素构成、VI基础系统设计和VI应用系统设计
适读人群: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成人及专业培训等学校的教师及学生
本书内容完整、案例丰富,通过丰富、新颖的案例,表达了标志设计的理念,能够与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相匹配。
前言
VI设计,也称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出现,企业品牌需要更加独特、鲜明、全方位、系统化的识别设计,此要求赋予VI设计新的生命和更宽泛的内涵。而VI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对VI设计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强调主观创造性、突出其专业性和功能性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VI设计要素构成、VI基础设计系统和VI应用设计系统等内容,选材新颖、结构清晰,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理论的高度给现代VI设计以基本的界定,以大量多元化的设计案例来丰富其内涵,同时辅以VI应用系统模板和手册编制、印刷、输出要点的阐述,以帮助读者轻松掌握VI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与VI设计相关的专著及教材,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于时间仓促及其他客观原因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没有标注出来,在此一并向这些作者致歉并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7年6月
作者简介
郑中:平面设计师、跨界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润悟设计公司创作总监、GDS中国设计师沙龙理事、DGDA大连平面设计联盟发起人、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客座讲师。其作品先后荣获2016德国红点奖、2016台湾金点设计奖、靳埭强设计奖、未来设计师金奖、“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金奖、澳门海报设计大展金莲花大奖、第33届台湾时报华文广告金像奖、全球华人设计师协会特别卓越设计大奖。
郑真: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全国UI设计认证教师、重庆书法协会会员、重庆安全生产文化艺术教育专家。现任教于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长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主持“土家织锦图案的视觉感知与数字化研究”“长江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符号的创新运用”等多项省级部级社科科研项目,多次受政府机构委托承担视觉设计项目,在《美术观察》、《艺术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多次发表论文与作品多篇。近5年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大学生艺术创意设计大赛等诸多专业赛事中获奖,连续4年被高等教育学会评为“优秀指导老师”,获奖,被中国广告协会授予“全国杰出教师”称号。
刘冬娜:研究方向为广告设计、新媒体设计。曾在《中国艺术》《包装艺术》《美术大观》等专业期刊发表作品20余篇。出版《设计概论》《新媒体设计概论》等图书多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指导学生参加广告设计技能大赛,荣获多项省级奖项。
目录
第一章 认知VI设计/1
第一节 VI设计溯源/1
第二节 VI的种类/ 9
第三节 VI的价值/ 10
第四节 VI的发展趋势/ 12
第二章 VI设计要素构成 / 19
第一节 VI设计内容 / 19
第二节 VI设计原则 / 24
第三节 VI设计流程 / 28
第三章 VI基础设计系统/ 39
第一节 标志设计 / 39
第二节 标准字体设计/ 51
第三节 标准色与辅助色设计/ 55
第四节 辅助图形设计 / 60
第五节 吉祥物设计/ 62
第六节 基本要素组合与禁用规范设计/ 63
第四章 VI应用设计系统/ 67
第一节 办公用品类设计/ 67
第二节 环境与导视系统类设计/ 71
第三节 产品包装类设计/ 73
第四节 交通工具类设计 / 77
第五节 广告媒体类设计 / 78
第六节 服装服饰类设计/ 80
第七节 旗帜类设计/ 82
第五章 VI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案例 / 87
第一节 封皮、目录及前言编排设计/ 87
第二节 品牌理念识别系统设计/ 92
第三节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97
第六章 VI品牌手册与品牌管理/ 175
第一节 VI品牌手册/ 175
第二节 品牌管理/ 179
第七章 优秀VI设计作品赏析/ 183
第一节 Minorities Kitchen概念餐厅
——VI品牌形象设计/ 183
第二节 The Book House·书屋
——VI品牌形象设计/ 188
附 录/ 192
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