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研究》采用文献回顾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 以生态资本理论、资本运营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熵”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为基础,以生态资本运营的国内外 实践为前提,分析探讨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问题。在深入分析影响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障碍因素与成因,以及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能 性的基础上,构建“市场——政府——社会”三种力量相互制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框架体系,并以典型区域为例,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进 行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
邓远建,男,四川广安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经济、城乡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式扶贫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生态资本运营的安全问题研究: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分析”、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等10余项课题。在《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学术专著6部。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奖,湖北省人民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 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前提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可能的创新点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区域
二 生态资本运营
三 生态资本运营机制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 生态资本理论
二 资本运营与产权理论
三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四 “熵”理论
五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六 委托一代理理论
第三节 区域外部性与生态资本运营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化特点
二 区域外部作用与区域外部性
三 生态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两期模型
第二章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二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 障碍因素
二 成因剖析
第三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框架体系
一 积累机制
二 转换机制
三 补偿机制
四 激励机制
第三章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积累机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生态学原理
一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含义
二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意义
三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生态学原理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模式选择
一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资本形成
二 区域生态资本的积累机制
三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投资模式选择
第三节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机制实现的路径和措施
一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生态化途径
二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经济化路径
三 区域生态资本积累的政策性措施
第四节 省域生态资本积累机制实践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一 浙江省概况
二 生态资本积累的推进阶段与主要措施
三 生态资本积累取得的成效
四 生态资本积累的实践经验
第四章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转换机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转换原理分析
一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
二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效率标准
三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转换条件
四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转换要素
五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转换过程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转换的产权与价格分析
一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
二 生态资本转换的产权分析
三 生态资本转换的交易模式
四 生态资本转换的价格形成过程分析
第三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转换的价值评估方法与定价模型
一 生态资本价值构成
二 生态资本价值的评估方法
三 生态资本定价模型
第四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转换机制构建的制度安排
一 生态资本产权制度
二 资源产品价格制度
三 绿色GDP制度
第五节 省域水资源资本化运营的转换机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一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基于主成分方法的分析
二 湖北省水资源资本化运营转换机制的要素
三 湖北省水资源资本化运营转换机制的实现
四 湖北省水资源资本化运营转换机制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补偿机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补偿机制概述
一 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
二 区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及特征
三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四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补偿的框架体系与机制构建
一 区域生态补偿的框架体系
二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
四 区域生态补偿的机制创新
第三节 完善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区域生态补偿的财税政策
二 区域生态补偿的合作政策
三 区域生态补偿的差异化发展政策
四 区域生态补偿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政策
第四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补偿机制探索: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例
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概况
二 生态补偿的开发理念
三 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与优先领域
四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核心问题
五 生态补偿机制的平台建设
第六章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激励机制
第一节 激励机制的信息识别:政府态度、企业认知与公众意识
一 数据来源与属性统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 激励机制作用原理分析
第二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激励机制设计:委托一代理视角
一 单目标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二 多目标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第三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激励政策与制度安排
一 动力来源
二 激励政策
三 制度安排
第四节 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激励机制构建:以武陵山区恩施州为例
一 激励机制构建的现实基础
二 激励机制构建的总体思路
三 激励机制构建的支持措施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稀缺模式的转变要求进行生态资本运营
二 “区域协调、生态和谐”的目标要求推进区域生态资本运营
三 区域生态资本良性运营需要进行机制创新
四 生态资本运营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的制衡
五 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一 生态资本运营绩效评价与管理
二 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识别与防范
三 生态资本运营组织体系与安全管理
四 生态资本运营与扶贫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节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以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为研究主题,以生态资本理论、资本运营理论、外部性理论、“熵”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资本运营的国内外实践为前提,分析探讨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及其相关问题。在深入分析影响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障碍因素,以及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基础上,构建“市场一政府一社会”三种力量相互制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框架及其相关的支持政策体系,并以相应的案例分析,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进行实践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在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考察国内外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动态,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陈述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中采用的基本方法;介绍本书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指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通过对本研究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的总结,分析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障碍因素与成因,构建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一般分析框架。第一章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等核心概念加以界定,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区域外部性与生态资本运营的关系。第二章指明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构建的障碍因素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框架体系,具体包括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积累机制、转换机制、补偿机制与激励机制。
第三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这是本研究的正文和核心部分,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积累机制、转换机制、补偿机制与激励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本研究认为,在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框架体系中,“积累”是前提条件,“转换”是关键环节,“补偿”是重要补充,“激励”是保障措施。第三章从生态学基本原理出发,阐明了要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增加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的存量,不断积累生态资本,尤其是要保护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资本存量,完善相应机制与政策,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和增值性,从省域层面进行了案例分析。第四章分析了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顺利转换的一般原理,指出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价值取向,对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换的产权和价格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生态资本价值评估方法和定价模型,对湖北省水资源资本化运营进行案例研究。第五章从外部性和区域生态利益“外溢”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协调区域问生态建设者与受益者的现实矛盾,平衡生态建设者的投入和收益,充分调动生态建设者的积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补偿机制的运行过程和原理;构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重点领域、核心问题与平台建设进行了探讨。第六章以实际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从政府态度、企业认知与公众意识三个角度分析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激励机制的作用原理,从委托代理视角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激励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激励机制构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了恩施州生态资本运营激励机制构建的总体思路,针对恩施州生态资本运营激励机制构建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阐述基于前三部分的综合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即稀缺模式的转变要求进行生态资本运营,“区域协调、生态和谐”的目标要求推进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生态资本运营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的制衡,区域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健全需要建立完整的框架体系;对生态资本运营绩效管理、生态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管理、生态资本运营组织体系及相关实证研究是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