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拒绝表现为主题,从社会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中日两国语言对比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途径,发现中日两国拒绝表现结构的共同点以及差异点,*终指出中日两国拒绝表现的冲突与兼容之处。
在中日两国语言中,既有相同的语言表现,也有很多不同的语言表现。是否拥有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物能够选择适当的语言表现进行交流,是关系到双方能否顺利交际的重要因素。本书主要从汉日对照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拒绝表现中的语义程序的出现频率、语义程序的平均值,以及语义程序的结构(步骤)等三部分进行考察分析,将礼貌得体性用语作为焦点,发现在不同场合及不同人物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拒绝表现特征中的异同点。
文钟莲,1967年生于辽宁沈阳。1989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毕业,1991-1992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2000-2008年赴日本筑波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课程,2007年获人文科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12年作为亚洲女性研究者赴日进行访问研究。曾任教于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光明学者特聘教授,任日语系主任、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会员。在长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获得了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个人荣誉称号,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在2016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等,出版1部学术专著,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50篇论文。主持十余项教育部等省部级及国外财团的科研立项。近年来,成功申报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校级重点核心课程和重点教改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