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海洋长期观测技术与工作报告》共分四章。第一章在回顾国外极地长期观测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长期观测历史进行了回顾,对完成的任务进行了总结。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几种可用于极地锚碇长期观测的技术手段,并对其适应性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中国第3次、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为期2年的深水锚碇潜标的布放和回收作业为例,对以雪龙船为平台,在极区如何开展锚碇作业详细说明。第四章分别以在北极海洋、南极海洋和南极冰架下海洋锚碇长期观测为例,给出了极地海洋锚碇观测的典型数据报告。
陈红霞,博士、副研究员。现工作于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窜。长期从事极地海洋学与区域海洋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环中国西太平洋岛链——航天遥感信息融合军事区位》等专著6部。
2003年至今,陈红霞博上先后参加了1次南极科学考察,4次北极科学考察,并先后担仟我国北极考察队潜标浮标组组长、水文作业组组长、首席助理、临时党委成员等现场考察职务,具有丰甯的极地工作经验。
第一章 中国极地海洋锚碇观测概述
第一节 中国极地海洋长期观测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南极海洋锚碇观测回顾
第三节 中国北极海洋锚碇观测回顾
第二章 极地海洋锚碇观测技术及其需求
第一节 国外极地海洋锚碇长期观测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国内常用的海洋锚碇长期观测技术及其特点
第三节 中国极地海洋观测发展趋势及技术需求
第三章 中国极地海洋锚碇观测工作报告
第一节 锚碇观测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锚碇观测系统的设计、组装与测试
第三节 锚碇潜标布放作业
第四节 锚碇潜标观测回收作业
第五节 数据文件内容与质量控制
第四章 中国极地海洋锚碇观测报告
第一节 海洋锚碇观测报告组成
第二节 北极锚碇潜标观测报告
第三节 北极锚碇浮标观测报告
第四节 南极锚碇潜标观测报告
第五节 南极冰架长期观测报告
附件
附件1 海洋锚碇作业常用缆绳性能介绍
附件2 第3次北极考察锚碇潜标作业岗位设置与工作分工
附件3 “雪龙”船后甲板作业区域特征
附件4 锚碇潜标布放作业安排详情
附件5 潜标布放作业紧急打捞、排险步骤
附件6 第四次北极考察潜标回收过程纪实
附件7 三点定位船只机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