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一个人的时光》是献给“一个人”的书。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2010年至今,美国畅销书作家曼迪•赫尔发起“单身女人行动”,同时写作了这本影响千万女性的安顿之书。
作为过来人,曼迪对单身女性面临的各种困惑和考验感同身受,同时分享了自己蜕茧成蝶的秘密:关于“孤单”的感受;关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关于女性魅力的来源;关于梦想与安稳生活之间的挣扎;关于如何面对爱情;关于如何与过去告别、从失败与伤痛中找回自我;关于未来的规划……
安顿好自己其实是一种能力。找回内在的力量,全新拥抱生活,神清气爽的人生正迎面走来。
一个人没什么不好,无法安顿一个人才不好。
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和大多数人过得一样,你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无论你有没有在等待另一个人,都不要让「等待」成为你生活的重心。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一本书,一个过来人,陪伴你走过这段在茧中独自挣扎的过程,等待振翅而飞的那个神清气爽的时刻。
趁现在,学习别人没有来得及学会的一切——与自己和解,重新认识爱情,能认清自我价值又知道该如何不断提升它,既懂得如何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又能每一天都向心中的梦想靠近……而失去与逝去的那些退场的过去,就当作是张登机牌,带你飞向未知的、更好的地方。
安顿好一个人的时光,学会去做你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去过你想要的人生。
自序:单身,一场狂野的冒险
我在 2010 年 1月展开 “单身女人行动”,这不是什么新年新希望,而是一场 “革命”。当时我刚结束一段将近两年的感情,就是那种会让你彻底迷失、失去自我认同的糟糕恋情,而你等到一切结束之后想在世界上重新找回定位,感觉却像学习适应另一个星球的生活一样艰难。那年我 30 岁,要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在和那一任男友交往的日子里,我疏远了大部分的朋友 (因为我怕朋友会像镜子一样,诚实映照出我的恋情到底有多糟),所以分手之后,我迫切需要有人给我启发,我需要导师,需要好朋友的支持。当时我准备好要展开翅膀独自飞翔,要真正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想听到那些为单身生活正向、丰富、快乐的一面……的女性朋友的声音。
不幸的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那些声音。
书店里有几百本歌颂爱情、探讨两性关系、分享婚后生活和讨论亲子教养的书,有的书教你怎么约男人出门、抓住他的人、留他的心,有的书手把手教你 “如何成为万人迷” “一年之内踏上红毯” “怎样熬过单身生活”,但是没有一个字在讲如何享受单身生活。
我打开电视看过了,没有,保证不是在电视上。有的节目内容是一个女人为了争取一个男人的爱,要和另外几十个女人大战 (可是那个男人根本没有优秀到这种地步),还有的节目让参加者在一片黑暗中相亲约会,或想办法嫁给百万富翁,甚至赢得名人的青睐,不过没有任何节目是在歌颂单身女人的人生旅程。教会那边我也确认过了,虽然耶稣基督本人就是单身,但是大部分的教会其实不太知道该拿单身信众怎么办。他们开办各种课程,教人“为婚姻做好准备”“等待婚姻”“为婚姻祷告”……但是,能不能不要一直在为人生的下一阶段做准备,只要为自己这一刻的状态感到骄傲就好?
为什么每个人都把单身生活当属婚姻生活的序曲, 而不是把单身生活本身当成一场狂野又美丽的冒险?
能找的地方我都找过了,在众多令人丧气的话语之中,始终找不到一丝支持单身女人的希望之声,所以我决定自己发声。
我从撰写专栏开始,之后很快就建立了“单身女人”专属推特(Twitter)页面,几乎一夜之间就引来大量关注。接着我设立了脸谱网(Facebook)专页,一年之后创建了专题网站,然后催生了电子书,最后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就诞生了。现在,每天世界上都有近百万人会接收到 “单身女人” 话题的信息。
想要为单身女人发声的应该不仅是我,你们之中一定有很多人,也不认同由社会和流行文化塑造出来的那个版本的单身生活。
对于年纪超过 25 岁的单身女人来说,没有人会说她的人生是 “一个人活得精彩”,反而经常被贴上“一个人活得绝望”的标签。大家似乎不把“单身”当成个人的选择,认为是没有选择才会单身。如果有一个女人拒绝“定下来”,似乎所有人都会想在她的人生中插上一脚:要么安排她和一个又一个她根本没兴趣的男人约会,要么说她人生无望、芳心寂寞或是眼光太高,甚至问:“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问的是:“她是不是没有什么问题?”我对于单身生活是这样理解的:现代的单身女人要走的是一条充满不确定的路,而且她必须大无畏地独自前行,她的大胆、勇敢和独特值得我们喝彩,不应该被贬损成可怜、可悲或软弱。身为单身女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过 25 岁的单身女人,我们过去耗费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就为了大力支持那些已婚好姐妹的选择——帮她们挑选新娘礼服,反反复复地试穿实在很糟的伴娘服;在一群女人之中杀出重围,抢夺那束飘忽不定的捧花的次数,更是多到连我们自己都懒得承认(这过程中还要祈祷着要是我们的手伸得够远,也许,只是也许,我们不但可以接到捧花,还能抓住自己穿上白纱直到永远的美梦)。我们只是期待这个社会尊重我们和我们的选择,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只是希望能有一场颂扬单身生活无比精彩的盛会,帮我们这些单身女人加油打气,让我们可以保持勇气继续寻找自我,而不是无止境地寻找配偶,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爱情是很优美、神奇,甚至神圣的一件事,但是在爱情降临之前,难道我们不应该允许自己活得精彩吗?
不管是电影、贺卡,还是你的老姑妈(她每次都在家庭聚会上以同情的眼神望着你),都没办法精确地描绘出单身女人的生活场景。我不知道你怎么样,不过我喜欢花钱对自己好一点儿,不用取得任何人的同意;我喜欢每周去书店或电影院,来一场和自己的约会;我喜欢整天穿着睡衣待在家,边看《老友记》(Friends)重播,边吃奥利奥巧克力饼干,而且一点儿都不觉得有罪恶感。
我喜欢周末临时起意就出去游玩,不想刮腿毛就不刮,还有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大声播放《女孩力量》(Girl Power)的音乐,把扫帚柄当作麦克风高歌。我喜欢属于我自己而且只属于我自己的那种自由的感觉,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不再移情别恋,直到死亡将我带离。虽然在人生旅程中能够有位旅伴来和我同行也不错,不过目前我的计划就是:照现状独自一人享受人生,反正白马王子从来不会及时出现。虽然社会塞给我们单身女人一套剧本,但现在难道不是脱稿演出,正视自己其实勇敢、有能力又靓丽的时候吗?
我们坚韧、大胆而且桀骜不驯,我们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每一天,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从不退缩。我们不会想到要一个人去吃晚餐就胆怯,也不会因为害怕撞见前男友就不敢抬头挺胸地参加派对。走在单身这条路上,我们常常被迫踏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很多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 找我们当伴娘的姐妹们从来不曾踏上的一条路。单身女人的人生旅程并不轻松,但是我们乐于迎战未知,珍惜“自由”这个我们应得的礼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付出代价,跟着自己心中的鼓声迈步前进,想做就做,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
单身女人的灵魂里有一团永远无法被驯服的野火,它代表的是不愿安定下来的精神和完全的独立自主,因为我们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们拥有智慧,那是在心碎无数次之后累积而来的;我们心中有光,那是学会独自回家不需要任何人陪伴的证明;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会害怕跌倒。我们知道,每一次跌倒,上天都会赐给我们另一个站起来并且向前走的机会。我们很坚强,我们从来不会被击败,我们是单身女人。
作者:(美)曼迪·赫尔(Mandy Hale),美国热销书作家,世界知名的单身女郎。对于女人在单身状态下所能拥有的喜悦和可能性,曼迪有她智慧而独到的见解。在这本书中,她用坦率、幽默的笔调,写出单身女人的困境与应对,帮助了数百万读者。
推荐序——你应该认真单身一次
自 序 ——单身,一场狂野的冒险
第一章 当我单身的时候
一个人很快乐
总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
一个人的三十岁,应该恐慌吗?
别着急拒绝“孤单”这个礼物
生活很精彩,不能随便“定下来”
超级女人
第二章 当我找到我自己
不了解自己,怎么爱自己?
找到只属于你的魅力
自我价值为什么叫“自我”价值
喜欢自己跟爱自己一样重要
自我价值不是拿来拍卖的
第三章 当我决定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只过~好的人生
只为当下而活
快乐,没有“但是”
改变想法,人生就会跟着改变
最危险的事就是“打安全牌”
放松,才能尝到生活的甜美
第四章 当我懂得那些感情的事
爱情值得冒险一试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容易到手的女人,容易被忘记
何时放慢,何时放弃
朋友是你为自己选的家人
友情进化史
过季的友情
第五章 当我开始与过去和解
别害怕说“再见”
每个季节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恢复单身?好机会!
+C6大闹分手,还是大破大立?
清除掉生命中那些“有毒”的男人
哀悼,是为了放手
第六章 当我不再为将来而焦虑
静静等,静静看
其实你一直被爱环绕
弱点?还是特点?
人生就像拼图,最后才能看清全貌
相信未来,战胜恐惧
等待的艺术
复活节总在受难日后到来
第七章 当我开始关心其他人
从我开始,让世界变得更好
以爱待人
爱的礼物
要当好女人,别做毒舌女
第八章 当我偶尔迷茫的时候
偶尔迷失没关系
伤痕,也是美丽的印痕
回到原点时
艰难的时光,淬炼的时光
人生没有橡皮擦
人生课程的笔记
后记 与其追寻幸福归宿,何不拥抱幸福人生?
推荐序:你应该认真单身一次
新世相
一
关于单身生活的描述,我看过最好的(也是最有误导性的)故事是,一位女士说,单身女人的家里,马桶垫从没被掀起来过。
听到这段话的女孩都一片唏嘘,男士也推人及己,黯然神伤。问题在于,由于对单身的哀怨成为当下常见的话题,单身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单身的人很少知道的一个秘密是,那些成双成对的人经常嫉妒他们。
按照“失去什么才知道它的价值”这一铁律,一旦我们了解这种嫉妒的具体情形,也就能知道“单身”这种状态里有哪些美好的可能。
在新世相的文章里,我们曾经引用过一句引发很多人深深共鸣的话:“为什么中年男人停好车后喜欢抽根烟而不是直接下车?因为下车之后他是个丈夫,在车里他是他自己。”这句话背后,藏着处在婚姻或恋爱中的人对“单身”的嫉妒和怀念。
单身生活中被嫉妒的东西,包括“可以把全部精力投给自己”“在花钱和熬夜时无所顾忌”“拥有数不清的社交时间”等可大可小的自由。但绝不止于此。
二
写过《瓦尔登湖》的梭罗曾把单身生活称作“你最好珍惜的时光”。他说,这是人们最后一次有机会体验“和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感情交集的时刻”,而这个时刻往往转瞬即逝。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认真单身一次。如果你从未感受到单身生活有一丝乐趣,更要趁它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去发现一下。没有情感交集并不意味着极端自我和自私,也不是孤僻怪异。
就好像有一天,你准备出发旅行,打开空箱子,一点点往里放行李,这个装的过程就是你逐渐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的过程。而单身状态,就是箱子还空着的状态。这一刻你是最完整的自己,还拥有所有主动权。
这是单身生活中最美好的一点。
三
单身生活有很多美好的可能。但是它们很少有机会被公开展示。
公开的情况是,单身者渴望摆脱单身,在任何表达恩爱的场景下面都会有“虐狗”这样的评论。相亲网站和热衷于牵线搭桥的家人、朋友,都在试图说明“摆脱单身”才是对你人生的鼓励和祝福。
你可以在书店和微信公众号里找到许多建议,比如《25 岁后把自己成功嫁出去》这样的脱单指南。甚至有一本叫作《从好人到爱人:获得女神芳心的秘密》的书,封面上写着:“为何你总沦为备胎?怎样摆脱好人卡,抓住她的心?来自美国的社交专家为你出谋划策,脱单宝典让你魅力四射!”
读完题目就让人产生深深的焦虑和疑惑。
当然,有些人并不想单身,他们渴望恋爱,但找不到或者失去了爱情。在这种“单身即苦”的环境里,他们会格外感受到自己的无助和失败。
另一些人其实在享受单身的乐趣,却被“单身皆苦”的环境压迫。不独国内有逼婚,《纽约时报》“现代爱情”的专栏作者萨拉·埃克尔也说:“我意识到我对别人的怜悯感到越来越愤怒,因为我真的认为我和那些结婚的人过得一样好。”
四
“如果你独自生活,你会更加独立,更加笃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是美国《赫芬顿邮报》一篇关于单身的文章的说法。
人们误解了“单身”和“孤独”的界限,因此将单身与无依无靠、孤立的状态混为一谈,并想当然地给单身和可悲画上等号。事实并非如此。
只有不再单身的人才知道,恋爱和婚姻里同样有可悲的孤独,而且为数不少。单身生活的美好可能之一是:他们在社交上为所欲为,从不考虑回家的时间,也不考虑异性朋友太多可能带来的巨大问题。
相反,成双成对这件事也会(经常)演化成束缚和顾忌,并让人陷入真正的孤独。
很显然爱情和婚姻也让很多人得到了幸福。只是,将单身生活视作值得同情这件事是错的。一味盯着单身之苦,却对它的价值视而不见,导致很多人浪费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就像梭罗说的,那是你本来应该珍惜的时光。
五
有多少人本来可以享受单身生活中的美好呢? 2015 年的一个调查结果是,中国的单身男女人数将近 2 亿。
也就是说,人们是否认为单身生活可以很美好,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过得好不好。
在现代城市里,单身生活不再像原来那么艰难,甚至有许多只属于单身者的乐趣。过去我们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现在我们刷微博、看直播时反而希望无人打扰。由于城市化,我们很容易可以通过各类社交软件找到自己的圈子,即使是单身者也不会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单身的代价不再像上个世纪那么大。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制造、购买一个人的电冰箱、电饭锅,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单身成为一种并不唐突的生活方式。日本插画家高木直子以年为单位,为独居生活创作绘本,已经出版到《一个人住第 9 年》。
这些美好包括但不限于:
单身生活让人有更多机会去与朋友、家人建立更好的联系;单身的人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想要什么……《赫芬顿邮报》的文章里是这样说的:“通过对单身生活的充分调研,我们发现,那些独自生活的人会更多地将时间花费于朋友和邻里之间,将更多的金钱撒向酒吧和咖啡馆。”
六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这是萧伯纳对两种状态给出的评判。
这句话应该反过来理解。结婚和单身的人会互相羡慕,意味着两种状态各有可取之处。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快乐:一种是恋爱的快乐,一种是单身的快乐。每个人一定拥有其中一种,但结果是,大多数人都在羡慕自己并不拥有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