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企业重组案例丛书”是由作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案例汇编起来的。共包括七辑:第一辑主要汇编了2007年以前的中央企业重组案例;第二、三辑主要是2007年以前制造业的重组案例;第四辑主要是2007年以前第三产业的重组案例;第五至七辑是按年划分的,其中第五辑主要是2007年我国企业的重组案例,第六、七辑是2008年我国企业的重组案例。希望这套丛书能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大量企业重组事件做一些记录。因为这套丛书来自于教学实践,所以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教学和学习企业并购重组课程的师生提供一份可资参考、交流和讨论的资料。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套“企业重组案例丛书”是我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编写和讲解这些案例,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解案例以及点评别人的案例。随着几年教学的积累,案例越来越多,于是我萌发将其汇编成辑,以便与国内同仁们交流分享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财经学术和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工作,并且不遗余力。
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重组异常活跃,几乎每一天都有企业重组的事件在上演。这当中有着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素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选择一些比较有典型意义的重组案例,让同学们去搜集资料,并根据我统一设计的框架去整理资料。然后,每位同学将自己所做的案例在课堂上报告,接受其他同学的点评和提问。课后,我带着同学逐一修改他们写作的案例。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资料搜集能力、专业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报告和评论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的发展状况、重组的过程与动机、重组的财务结果、股票市场对企业重组的反应以及重组定价、重组融资、重组支付、并购会计等财务学和会计学的知识和协同效应、纵向整合、规模经济、战略考虑等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多年来,教学效果反应良好。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148个这样的案例。根据这些案例的特点,我们将其分成七辑出版,其中,1993一-2006年间的典型企业重组案例按照专题汇编成第一辑至第四辑,2007-2008年间的重组案例按照时间汇编成第五辑至第七辑。具体地说,第一辑为中央企业专辑;第二辑和第三辑为制造业专辑(上、下);第四辑为第三产业专辑;第五辑为2007专辑;第六辑和第七辑为2008专辑(上、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中国企业发展波澜壮阔。我们有幸在学习和欣赏这道美丽风景的同时,采撷到了其中的几朵浪花。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对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作一些点滴记录。因为这套丛书来自于教学过程,所以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从事企业并购重组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师生提供一份可资参考、交流和讨论的资料。
案例1 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
案例2 分众传媒收购ACL影院广告公司
案例3 高盛投资团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
案例4 社保基金100亿元人股中行
案例5 深圳宝安集团收购延中实业
案例6 物美12亿元收购江苏时代超市50%股权
案例7 深中技收购国有铁路股权
案例8 万科3.89亿收购朝万中心
案例9 浙江国信控股健力宝集团
案例10 汇金公司注资25亿元成为申银万国第一人股东
案例11 上海国际集团控股浦发银行
案例12 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
案例13 百思买并购五星电器
案例14 同美52.68亿港元并购永乐
案例15 香港新世界收购成功新世纪
案例16 国美收购江苏金太阳
案例17 国泰航空122.9亿港元收购港龙航空并增持国航10%股权
案例18 海南航空收购香港中富航空股权
案例19 大连大河收购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
案例20 方正集团收购浙江证券
案例21 新黄埔收购中泰信托29.97%股权
案例22 香港中信泰富收购中信国安
案例23 英国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收购万讯通
案例24 郑百文重组案
2004年4月8日,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集团”)下属的两家上市公司——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百货”)和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商厦”)同时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第一百货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华联商厦。2004年11月26日,该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合并后,华联商厦被注销,第一百货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股份”)。此次合并意味着百联集团整合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开创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之间合并的先河。其独特的“股权+现金”的合并支付方式也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金融创新。1-1外资商业在百货零售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ro),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零售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我国在零售业开放方面对外的承诺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第1年开放13个城市。截至2002年底,中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开放的地域已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放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承诺。外资零售企业从单店到连锁、从零售到批发、从沿海到内地、从中方控股到外方控股的步步为营,呈现出迅猛扩张的趋势。仅2002年1-9月,我国就新批准设立深圳吉之岛友谊百货公司、宁波欧尚超市有限公司等12家合资零售企业。这些新批企业获准建立的店铺总数为387个。此外,在2002年,法国家乐福在长沙、昆明、成都等地相继开店,并与昆百大、津劝业两家上市公司合资经营多家大型超市。截至2003年年底,美国沃尔玛在我国已开设了33家店,荷兰万客隆在广州、北京已开店5家。
从市场份额上看,根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外商投资零售业企业总销售额约。为210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 %,而在外资投资企业进入较多的城市(如上海等),其比重更是超过了10%。2003年,已有6家外资商业企业进入全国前30位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前30家连锁企业总销售额的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