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几乎涵盖了作为当前金融经济学实证和理论研究基础的所有资产定价理论。它分析了个人消费模型和组合选择模式及其均衡资产价值含义。另外,基于无套利理论的或有权益估价技术也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本书还考虑了最近出现的时间不可分效用模型或者投资者行为偏差模式。许多后面章节的内容都以前面的章节为基础、重要的内容反复出现,并且出现都伴随着模型复杂程度的提高。本书中的离散时间模型和连续时间模型都试图以更直观的方式出现,通俗易懂,避免较为繁复的推导过程。
本书的写作初衷主要源于我给金融学和经济学博士新生讲授资产定价理论的授课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现有教材都不能完全涵盖博士阶段所需掌握的资产定价方面的所有主要理论和定价技术。尽管在这一领域存在很多出色的著作,但是好像没有一本能够理想地被独立作为博士第一学期使用的资产定价教材。我选择那些我认为对处于金融研究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本书写作的主旨。本书与其他类似书籍的最主要区别可能在于它内容的广泛性和易读性。
本书的内容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被作为博士生和高年级研究生金融理论入门课程已达十年之久。本书假定学生已经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背景并且对限制条件最优化问题(拉格朗日乘数)也比较熟悉。研究生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学习也将有助于对本书内容的理解。然而,我发现那些先前对经济学没什么了解的具有数学、工程学以及物理学背景的学生也能够理解本书的内容。
本书几乎涵盖了作为当前金融经济学实证和理论研究基础的所有资产定价理论。它分析了个人消费模型和组合选择模型及其均衡资产价格含义。另外,基于无套利理论的或有权益估价技术也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大部分的组合选择模型都假设投资者具有标准的、时间可分离期望效用函数,而除此之外,本书还考虑了最近出现的时间不可分效用模型或者考虑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模型。而且尽管许多的分析都进行了标准的“完美”市场假设,但本书还考虑了非对称信息对交易和资产价格的影响。许多后面章节的内容都以前面的章节为基础,重要的内容将反复出现,并且每次出现都伴随着模型复杂程度的提高。本书中的离散时间模型和连续时间模型都试图以更直观的方式出现,通俗易懂,避免较为繁复的推导过程。
与书名一样,本书主要侧重理论研究。尽管本书有时会涉及对某一理论在实证解释有效性方面的简单评述,我还是希望博士生们能够另外举行实证投资方面的研讨会。本书中的某些内容可能会因为课时的限制而被跳过。例如,如果学生在硕士阶段已经学过衍生品方面课程的话,第7章介绍的二叉树模型可能会被砍掉。另外,本书第五部分的某项内容或者所有内容可能会被跳过。在我授课过程中可能会介绍第十五章行为金融和资产定价的内容,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反馈信息说明许多读者可能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因为某些读者可能会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而其他读者可能选择跳过这方面内容。
我在第16章还介绍了非对称信息方面的重要模型,因为我坚信所有的博士生都应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然后,许多博士课程设计可能都包括这一领域单独的课程,从而这方面的内容也可能会被省去。第17和第18章介绍的无违约风险债券和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包含了许多较为前沿的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我不可能在一学期的时间里顾及。然而,目前理论界存在着大量的无违约风险期限结构模型研究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信用风险建模感兴趣。因此,为了回应反馈回来的建议,我可能会讲授这方面的内容,因为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这方面的内容对他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会有帮助。最后我们来说明一下课后习题。
序言
第1部分 单期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
第1章 期望效用和风险厌恶
1.1 收益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偏好
1.2 风险厌恶和风险溢价
1.3 风险厌恶和组合选择
1.4 小结
1.5 习题
第2章 均值-方差分析
2.1 关于资产收益和投资者偏好的假设
2.2 投资者偏好关系
2.3 效率边界
2.4 包含无风险资产的效率边界
2.5 交叉套期保值的应用
2.6 小结
2.7 习题
第3章 CAPM、套利和线性因素模型
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2 套利
3.3 线性因素模型
3.4 小结
3.5 习题
第4章 消费一储蓄决策和状态价格
4.1 消费和组合选择
4.2 资产定价解释
4.3 完全市场、套利和状态价格
4.4 小结
4.5 习题
第2部分 多期消费、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
第5章 关于消费和投资选择的多期离散模型
5.1 模型假设和符号
5.2 多期模型的解
5.3 对数效用举例
5.4 小结
5.5 习题
第6章 多期市场均衡
6.1 多期模型下的资产定价
6.2 资产定价的卢卡斯模型
6.3 理性资产价格泡沫
6.4 小结
6.5 习题
第3部分 或有要求权定价
第7章 衍生品定价基础
7.1 远期和期权合约
7.2 二叉树期权定价
7.3 二叉树模型的应用
7.4 小结
7.5 习题
第8章 扩散过程与伊藤定理
8.1 纯布朗运动
8.2 扩散过程
8.3 连续时间过程函数与伊藤定理
8.4 小结
8.5 习题
第9章 动态对冲和PDE估值
9.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
9.2 均衡期限结构模型
9.3 随机利率条件下的期权定价
9.4 小结
9.5 习题
第10章 套利、鞅(Martingale)和定价核(PricingKernel)
10.1 套利和鞅
10.2 套利和定价核
10.3 替代的价格平减指数
10.4 应用
10.5 小结
10.6 习题
第11章 扩散一跳跃过程
11.1 连续时间的跳跃模型
11.2 伊藤定理与跳跃一扩散过程
11.3 或有要求权定价
11.4 小结
11.5 习题
第4部分 连续时间资产定价
第12章 连续时间的消费和组合选择
12.1 模型假设
12.2 连续时间动态规划
12.3 求解连续时间问题
12.4 消费一组合选择的鞅方法
12.5 小结
12.6 习题
第13章 均衡资产收益
13.1 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3.2 Breeden的消费CAPM模型
13.3 Cox,Ingersoll和Ross生产经济
13.4 小结
13.5 习题
第14章 时间不可分的效用函数
14.1 Constantinides内部习惯模型
14.2 Campell和Cochrane的外部习惯模型
14.3 递归效用
14.4 小结
14.5 习题
第5部分 资产定价的其他内容
第15章 行为金融与资产定价
15.1 心里偏差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15.2 非理性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15.3 小结
15.4 习题
第16章 差别信息情况下的资产定价
16.1 私人信息条件下的均衡
16.2 不对称信息、交易和市场
16.3 小结
16.4 习题
第17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17.1 均衡期限结构模型
17.2 利率衍生品定价模型
17.3 小结
17.4 习题
第18章 违约风险模型
18.1 结构方法
18.2 简化(reduced-fom)模型
18.3 小结
18.4 习题
参考文献
资产价格由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产未来支付的分布所决定。经济学家将这两个决定资产价格的基本因素称为投资者的“品味(tasfe)”和经济“技术(technology)”,并以此推导出资产的收益。合理的资产估值必须考虑投资者在具有不同未来支付的资产之间的财富配置。期望效用理论是构建投资者风险资产选择模型的标准方法,本章将对这一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我们首先分析在何种条件下投资者偏好能够与期望效用函数相一致。随后,我们将考虑效用和风险厌恶的内在联系,以及风险厌恶如何导致资产风险溢价的产生。最后我们将分析风险厌恶如何影响投资者在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之间的配置选择。
理论界普遍使用期望效用函数为投资者的资产选择方式建模。然而,大量的实证和实验证据表明投资者有时并不按照期望效用的标准模式行事。这些发现促使理论界研究新的更好的模型来描述投资者偏好。对期望效用模型的改进以及新模型的提出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在分析商品或服务价格时要构建它们的供给和需求模型。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资产价格。首先,让我们先考虑构建投资者对资产需求的模型。与商品和服务不同,一项资产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当前的消费福利。而且,资产通常被作为储蓄的载体。它作为投资者金融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着投资者对未来消费或购买力的要求权。资产之间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它们未来进行的不同支付。除了无风险资产外,任何资产的支付都是随机的。因此资产需求理论需要区分投资者在未来不确定情况下对不同支付的偏好。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构建投资者在资产收益具有不同概率分布情况下的资产选择模式。在本章我们将假设投资者在时间跨度仅为1期的环境下选择资产,而且资产的支付是随机的。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逐步放松这一假设,分析投资者对具有未来多期收益资产的选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