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马斯·沃森(世界计算机之父)》以小托马斯·沃森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本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
那是1800年,爱尔兰裔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著作了《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他在该书中首次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阐释企业家是专门承担风险的人。
后来,奥地利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所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就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方案,不断寻找新的意义所在,不断发现新的实现自我的途径。按照他的定义,企业家的内涵和外延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生意人,也包括公司雇佣人员,例如经理、董事会成员等。
美国著名企业家克雷格·霍尔在所著《负责任的企业家》中指出,企业家是做实事的人,是冒险家,是风险承担者,他们对朋友、商界伙伴和社会是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企业家不仅是社会革新者,更是社会责任与信用关系的维护者,并且致力于改进社会。
总之,“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
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和服务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企业家精神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特征,也是他们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是他们行动的理性超越和精神升华。
当然,企业家是在创造财富的实际行动中,在点点滴滴的事例中体现出伟大精神的。我们在追寻他们成长发展的历程时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成长发展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认为:“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了《企业家成长启示录》丛书,精选荟萃了现当代中外在钢铁、石油、汽车、船运、时装、娱乐、传媒、电脑、信息、商业、金融、投资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本套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和学习这些企业家,我们还增设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作品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企业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他们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以便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作品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著名企业家的人生成长与成功故事,会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中的目标和关键点,直至开创自我的幸福人生!
《小托马斯·沃森(世界计算机之父)》:
1914年冬。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寒风呼啸,人们大都猫在家里,但是40岁的托马斯-沃森却不行,因为他现在心里正烧着一团火。他从火车站一下车,就匆匆地往家赶。
托马斯是一家苏格兰和爱尔兰混血移民的唯一的儿子。父亲在纽约州过着清贫的生活,靠伐木和种地谋生。
19世纪80年代,当托马斯还是个孩子时,纽约州还很原始。父母带着托马斯和4个姐姐,全家住在漆邮镇附近一座没有自来水的小木屋里。他最早的工作是于17岁时赶着马车到一些农户家销售钢琴、风琴和缝纫机。销售成了他踏入社会的敲门砖。
托马斯精明、机敏,风度翩翩,谈吐含蓄,富有魅力。他的第一个老板叫布朗森,搞五金生意。他借给托马斯一辆马车,一个星期付12块钱。托马斯认为这是一个不少的数目,比漆邮镇银行的出纳员拿的钱都多。
直至有一天,一位风琴公司的推销员问他:“你干得真不错。你拿多少钱?”当托马斯自豪地告诉他之后,他说:“你被人家耍了!”他告诉托马斯,推销员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工资。如果按佣金算的话,布朗森每星期应付给他65美元。
第二天,托马斯辞去了一r作。从那以后,他总是争取按佣金取酬,保证拿到他该拿到的报酬。
托马斯见的世面越大,进取心就越大。他并没忘记,小时候站在泥泞的路旁,看着科宁玻璃公司的创办人小霍顿先生的马车疾驶而过,心里就幻想将来自己也会有一辆。在他闯过了几道关口转行销售现金出纳机时,他看到了发财的更大机会。
当时,一位芝加哥的律师把托马斯邀请到他位于密歇根湖畔的一座豪华住宅。这位律师告诉托马斯说:“我也是农家孩子出身。”那时托马斯才19岁,他去布法罗城找工作,向农户出售缝纫机。
有时,托马斯不得不住在杂货店地下室的海绵堆上。他只有一件西服。当他有钱洗熨衣服时,他得穿着内衣在裁缝店后边等着,直至衣服被熨好。
布法罗城里第一个赏识托马斯的才干的,是一个名叫巴伦的推销员。他雇托马斯做他的助手。但不幸的是,巴伦是一个外表华丽的城市油子。他在伊利湖沿岸城乡兜售北纽约州建筑公司和贷款协会的股票。
每当巴伦来到一个城市,他都要在当地旅馆里租一套最好的房间,然后对领班说:“我是巴伦。吃饭期间我需要侍者呼喊我三次。我自有我的理由,你不必过问。这里是给你的两块钱。”消息很快就会传开:城里来了一位重要的陌生人,出售建筑公司和贷款协会的股票。股票本身是合法的,买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股票,如同储蓄计划一样。巴伦以第一笔付款作为他的佣金,使他生活得相当阔绰。
但是一年以后,一切都破灭了。在一次外出销售旅途中,一天早晨托马斯醒来时,发现巴伦不见了。
他带走了他们所有的钱。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托马斯打击不小。
但是,托马斯有能力从挫折中站起来。从他的乐观主义经验中产生了“把事做成”、“永远向上”、“拿出你最好的劲头来”等信条。他知道怎样发现别人察觉不到的机会。
现金出纳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公司之一,老板叫约翰-亨利·帕特森,他是出身于代顿市的一位大亨。不久,托马斯就成为了此公司的重要推销员。
帕特森的天才是把一些像托马斯一样质朴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但又野心勃勃的商界游荡者挑选出来,把他们训练成美国第一流的推销人才。他让他的推销员们学习和使用一套标准的推销术,利用开会和竞争等方法来刺激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销售额惊人地高。他的一个发明是,把整个销售领域分成数个独立的王国,这样,推销员们用不着担心同事会来抢他的生意。
由于现金公司实际上已垄断了出纳机市场,所以这种区域的划分就显得更有意义。帕特森给推销员的报酬很优厚,一星期1CHD美元,这对于一个只有几年工作经历的人来说,是不寻常的。
在此之前,推销是一份下贱的工作,但在帕特森的管理下,它几乎变成了一项职业。
托马斯凭自己的努力,在公司里的地位不断升高,到16年之后他认识珍妮特·基特里奇时,他已是帕特森的第二把手。
托马斯身材修长、仪表英俊、穿着考究,因此,在代顿城里,他是一个条件最佳的单身汉。人们经常看到他开着一辆帕特森送给他的漂亮轿车四处兜风。
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钱。当父亲患糖尿病去世时,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家中的头,担当起抚养母亲和姐姐的任务。他把她们安置在纽约罗切斯特一座石砌的大房子里。
在托马斯认识珍妮特之前,他曾有过一个在费城当歌剧演员的女朋友。但他想要一个生活里真实的伙伴,于是,他等待着,直至发现一位既聪明又有社会地位的女士。
珍妮特家在代顿城颇有名望。她的父亲是巴尼和史密斯铁路车厢公司的总经理。这个公司制作铁路客车车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