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记录表达》内容简介:如果我们把中国电视视作空间坐标中的一个地理版图,那么电视内容就是横陈的纬线,50年的历史发展则是纵深的经线。如果试图寻找有代表性的地理坐标时,在横向展开的电视节目内容中,一定难以忽略这样一些作品:电视纪录片节目,《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当然是首选之作;电视广告中,“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肯定是经典作品。
《发现记录表达》既是关于个人的电视人生纪录,也是中国电视在市场经济时代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一个标本式缩影。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纪录片以及纪录片作者的成长历程。
陈汉元,浙江人,出生于1936年。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任编辑。1985年被评为高级编辑,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央电视台专题部、社教部、总编室主任,副总编,副台长以及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在近50年的电视生涯中,其创作涉及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广告、歌词等多种电视艺术样式。其代表性作品有纪录片《收租院》《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苍天在上》《牵手》;电视广告《孔府家酒》《威力洗衣机》;电视剧主题歌《武则天》《唐明皇》《雷雨》等。其中,《收租院》和《话说长江》第八集《从宜宾到重庆》解说词人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第1章萤光微语
第2章曲径悠悠
大概的我/018
这时我开始懂得/020
我的价值和追求/022
电视就是我的梦/026
初涉外事/032
爱到深处不孤独/036
三味书屋说多味人生/038
老家老屋/046
我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孙子/049
第3章岂能无梦
浅议纪录片
从知识、风土、人情到社会、历史、反思/055
纪录片断想一、二、三、四/058
从“他们说”到“他说”/061
精品就是既好看又深刻/063
昨天今天明天/065
我心中的纪录片/073
时空更迭中的电视艺术/077
电视九问/080
再说纪录片故事片化与故事片纪录片化/082
居住·改变中国/087
在对外宣传上我们做了太多的“无用功”/088
看懂是前提/092
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095
浅说“首先”,097
隐埋在字里行间与挑明了说/098
鸡毛与铁拳/099
背景声响是一种国际语言/100
纪录片里的音乐,103
纪录片的片首歌/105
好像不是这样/106
普通人有了话语权/108
让未来无误地知道历史/110
让观众享受激动/111
我所经历的纪录片《收租院》的拍摄过程/113
大江东去/120
首先要让观众听懂/122
划龙灯/124
关于《河殇》的制作和播出/127
长城的魅力/135
下辈子选择职业:还做电视人/137
漫话电视尉
一连看了十天戏/143
不知问题在哪里/146
争做名副其实的0001/150
浮躁的后果不只是平庸/158
电影与电视/160
说说广告
让广告成为高级的艺术品/166
中国的电视广告/168
“说”不易“服”更难/173
最佳选择/177
我为公益做广告/180
现代媒体与现代企业竞争力/182
电视观念
关于电视节目栏目化的若干问题/198
正点播出,势在必行/203
旧事重提/205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10
谈“节目主持人”/219
……
第4章风云岁月
第5章作品人品
第6章实情虚说
附录陈汉元电视作品创作年表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看懂是前提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产生较大的反响,不要像烟头扔到湖里,谁也没感觉,只有自知之。所谓“较大的反响”,就是有较多的人看了,并且有所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比较好看,而好看的前提是让人看懂了。
这里所说的“人”,既指中国人,也指外国人。这里所说的“懂”,既指语言文字,更是指某种理念和具体的社会背景。
外国人不懂中国话,不识中国字,所以看不懂中国的纪录片,这在情理之中。假如有翻译,而且是很到位的翻译,外国人还是不懂,这就值得琢磨了。
去年下半年,我应邀参加第一届广州国际纪录片研讨会并担任评委。中央电视台参赛的一部片子是从系列片《一个人与一个城市》中挑出来的一个选题,讲的是作家张贤亮与银川。以前我在北京看过这个片子,感觉非常好,觉得通片既有严谨的叙事结构,又有满腔的真实激情;不论是解说还是张贤亮的同期声述说,都充满着朴实而感人的文学色彩,找不到半句说教的言语;画面与语言的结合亦很紧密、流畅,几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就是在这样完美的气氛里很有说服力地展示了一代人和一个城市如何从灰暗走向明亮、从贫瘠走向繁华的坎坷历程。看这样的片子不但受到思想启迪,而且可以说是一次审美享受。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老职工,坐在评委席上与外国评委一起评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是暗喜加自豪,心想:“这片子不拿第一,也拿第二。”
我时时观察评委的反应,发觉男评委、女评委,几乎都没有表情。评奖规则有一条说,在评看时,如果看到15分钟有评委叫停,只要没人反对,或有一人附议,就可以不继续往下看。岂料,还真的有一位评委叫停,还真的没有人吭声。我很惊讶,有点按捺不住了,说:“这片子我曾看过,在中国业内评价甚高,能否请评委们再往下看看。”我还借此机会介绍了一些社会背景,大家还给面子,终于看完了。
我知道,如果不往下看,就意味着看个开头就要出局。我甚至还以为,这部片子真的出局了,会不会成了“冤案错案”呢?说实话,正是出于这样的焦虑,我竟然近乎违规要求评委们从头到尾看完。但在最后一轮公开投票表决时,这部片子还是没能入围,被淘汰出局。我清楚地记得,8个评委中有5个外国人,他们都没有给这部片子投赞成票。
这件事对我的刺激不小,回想起来,问题出在外国评委们压根儿没有看懂。
这部片子的主角张贤亮讲到解放初的“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 “反右、反右倾”、又讲到了后来的“三面红旗”、“大跃进”、“支边”、“插队”、“劳改”和“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事和这些政治术语,像我这样六七十岁的老头儿,一听就明白,可如今的年轻人就不一定清楚了,那么对外国人来说就更是云山雾罩、不知东西南北了。
细想起来,外国人没看懂,不能怪外国人,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的来龙去脉,不了解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尤其对中国社会近五六十年变化的状态、过程和原因,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外国评委给《一个人与一个城市》这样一种纯粹叙述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的作品打高分,实在是太脱离实际、自找没趣。
但是,在这次评奖中得头等奖的作品,也是中央电视台做的。在评奖之前,我也看过。它所讲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张贤亮与银川的故事还要早20年,片名叫《老镜子》。它讲的是一个有关红军遗孀如何忠于爱情的故事,故事里套了一个小故事,而且正是这个抓拍到的小故事,使主题更加有意思、有意义;很单纯,很有趣,也很真实。外国评委们不但看懂了,而且兴致很浓厚,觉得一个女人六七十年如一日地等待着一个男人的归来,既令人肃然起敬,又不可思议。所有的外国评委都给这部片子打了高分。